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首次被授予军衔。十年后,军衔制度被废除。在官方史书中,经常会简略提及此事。
不过这一次,是在天下安定之后才授予的爵位。虽然主要不是论资排辈,论功行赏,但难免让人想起麒麟阁的历史排名,云台阁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杰。每个将军都有一长串的故事。长期以来,这个封爵都是军迷津津乐道的话题。
今天的《百件文物讲述党的历史》也回顾了这段历史。
一、历史上军衔制度渊源军衔是外来物,中国历史上没有军衔制度。
六国统一之前,秦国为了增强战斗力,在军队中实行了爵位制,勉强可以和军衔相提并论。共有20个等级:
男秀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大良),第十七,第七。
汉代有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诫将军(东、西、南、北)等高级将领,也有校尉、中郎将等中级将领,还有偏将军、毕将军、军卫等低级将领。
这些将军的称号历代都有,但也有很多变化。但主要是结合实际岗位,并不是排名。
至于军衔中的元帅,在春秋时期,“元帅”二字是对军队中资历最高、威望最高、战功最大的人的尊称。从南北朝开始,军队开始设置元帅一职,历代都有天下元帅、兵马大元帅、行军元帅、营元帅之称。这些“元帅”也是根据作战需要设置的实际岗位。
欧洲军衔是随着15、16世纪常备军的出现而形成的。早期的欧洲军队,最大的组织是团,所以当时的最高军衔只有上校,将军是代表君主或国家元首指挥作战的领导人。
武装力量的规模不断扩大,将领也分为若干军衔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从而逐步形成由元帅、将官、校官、初级军官、准尉、士官、士兵组成的军衔体系。肩膀、衣领、袖子、帽子和其他地方的特殊徽章被用作反映军衔和所属军种和兵种的标志。
清末建立新军,引入军衔制度。1904年有6个军衔,18个军衔:第一级包括将军、上将、总指挥,第二级为副总指挥,第三级为解都统;中层的第一级是常规参与者,第二级是副参与者,第三级是共同参与者;第一初级是军校,第二级是副军校,第三级是军校。增设军官级别;士官分为三级: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三个等级:正规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沿用清末新军军衔。1931年4月,国民政府颁布《陆军官兵军衔表》,继续沿用北洋政府的军衔制度,军衔和衔级不变。
到1935年3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军衔,将将军分为一、二等,并增设了特级将军。整个排名是6和18。
二、红军、解放军(建国前)都不授衔,八路军被动授衔红军时期,没有军衔和军衔,官兵都一样。从外面的衣服和识别标志来看,没有什么不同。
朱德曾有一副对联:“在白军,校尉俸禄不同;在红军中,官兵一视同仁。”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并按国民革命军军衔授予各级干部军衔。
但当时八路军、新四军并不在意国民党授予的军衔,所以在简历中有记载。很多人对自己的军衔完全没有印象。
少数指挥官佩戴过军衔标志,如新四军军长叶挺,留有许多中将制服的照片。
中共中央也派了一些干部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工作。他们还拥有军衔。例如,周恩来被授予政治部副主任军衔。
国民党控制区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有军衔,以便与国民党军对接。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授予的军衔就自然消失了。
建国后有过实行军衔制度的动议,因朝鲜战争爆发而搁置。
在朝鲜战场上,因为要和友军合作,要和美军谈判,志愿军没有军衔,不方便平等地相互接近。
所以抗美援朝结束后,册封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三、1955年军衔等级:6等19级1955年,我国根据自己的传统和国外的经验,制定了军衔制度,并采用了世界通用的军衔制度。分为6等19等,适应了当时我军军衔较多的情况,比苏美军衔略少。
6、19级为:大元帅、元帅;上将、将军、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上尉、中尉、少尉;中士、中士、下士;一等兵。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的指示》。同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我军实行世界通用的军衔制度。
1955年9月27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朱德、彭、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许、聂、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一天,国务院举行了授予上将军衔的仪式。周恩来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小、张、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位将军军衔。各大军区也举行了授衔仪式。
此外,还有57名将军(当年55名,后来增加2名),177名中将,1360名少将。
四、“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我们知道毛泽东没有等级。然而,在1955年授予头衔的初步方案中,打算授予毛泽东元帅军衔。被授予元帅称号的,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将军,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
在讨论中,人们引用史达林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先例,建议毛泽东接受大元帅的头衔。毛主席说:“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要抄。”
1955年8月下旬,彭、罗荣桓、宋任穷、赖传珠到中南海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颁发勋章的进展情况。毛主席强调:“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我不想当大元帅。我穿大元帅的制服多难受啊!在群众中讲话、搞活动也不方便。”
毛泽东的态度很坚决,大统领把它搁置了。受他影响的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所有人都放弃了他们的军衔。
授予的将军数量,参照苏联的先例,是总量控制的。因此,中央决定,已经在地方工作的军队干部,原则上不再授予现役军衔。考虑到历史情况和实际需要,有些人可以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如邓小平、陈毅等。
邓小平已经放弃了职称评定。陈毅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最后授予元帅,主要是为了平衡。南方三年游击战的代表项英已经去世,新四军的代表叶挺和已经去世,挣了钱的张再也没有当过专职官员,已经离开军界,华东军和的代表粟裕已经明确拒绝元帅。因此,陈毅虽然没有担任军职,却被授予元帅称号。
五、“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军人是一个讲究勇敢战斗的群体。他们可以不为钱而战,但军衔涉及荣誉和面子,所以有些同志觉得自己工作努力,资历高,理应得到更高的军衔和荣誉。但是,如果他们对自己的下级不满意,他们就会把自己和有同样经历的人进行比较。
一些同志的比较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他们很不高兴。他们讽刺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因为没被授予称号。”
此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拒绝接受委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还有很多老革命家主动退位,要求降级,也在很大程度上给那些“闹”的同志做了榜样。
最突出的是粟裕,战功辉煌,堪称“军神”。他彬彬有礼,历史上两次辞去统帅职务。在讨论粟裕军衔问题时,毛主席对粟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考虑到粟裕的资历、威望和战功,称“苏论功、历、才、德者,得元帅称号”,将粟裕授予元帅称号。
但粟裕又一次选择了辞职,不做元帅,甚至不做将军。周总理说,“粟裕二将兼先将后元帅,人才难得,但将军还是得当将军。”
毛主席又说:“而且他是第一将军”。
结果,粟裕被授予共和国将军军衔。
六、将帅群体授衔花絮此次授予的将领中,因战致残的军事将领有12人,包括刘伯承元帅、独臂将领彭、何,独臂将领于、颜,独臂将领,独臂少将童、左奇、彭青云、陈波、苏禄,独臂少将谢良。
少数民族将领37名:粟裕将军(侗族)、乌兰夫将军(蒙古族)、魏国庆将军(壮族)、赛皮丁的中将·阿孜孜(维吾尔族)、阿沛·阿旺晋美(藏族)、廖汉生(土家族)、西安(壮族)、万依(满族)、魏杰中将(壮族)、谭健中将。
原国民党起义将领11人:董(原国民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1949年9月绥远起义)、陈明仁(原国民党华中“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8月长沙起义)、陶之岳(原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新疆起义);中将·孔从周(原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副军长,1946年5月在珙县起义)、曾泽生(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军长,1948年10月在长春起义)、韩练成(原国民党海南岛防御司令,1948年10月离开国民党军队参加人民解放军);少将邓兆祥、张世珍、林遵、魏真、廖运周等。
归侨将领有八位:最著名的是菲律宾归侨叶飞将军,还有新马的中将庄田、中将卢生、少将吴克智、少将陈青山,澳洲的少将曾生,印尼的少将叶松生,苏联的少将唐铎。
唯一的外国人:来自越南河内的少将·洪水(京族)。
当时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将军:李贞。
当少将·周恩来的勋章授予李珍时,他对她说:“祝贺你,李珍同志,你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将军。”
七、军衔制的废除与恢复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时代的局限,很多人对军衔制度有偏见,认为军衔制度不符合我军实际。军衔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废除军衔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1965年6月1日,我军取消了实行了10年的军衔制度。在接下来的20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不实行军衔制度的军队之一。
1982年初,中央军委作出恢复军衔制度的决定。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这标志着新的军衔制度的诞生。
新的军官级别定为三级和十一级:
将官: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上尉:上尉,中尉和少尉。
士兵的军衔设三级和七级:
中士:军士长、职业军士;
中士: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一等兵。
回望1955年,开国将领授衔的时候,无疑是一份“神榜”,是对之前28年军史的回顾和总结。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尤其是大元帅、元帅、将军等军衔成为最有名的,只能让后人产生无限遐想。
本文地址:http://www.diemang.com/post/6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