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提到结核病和肺结核,很多人普遍认为它已经被消灭了,或者说它只在不发达国家流行,但事实并非如此。结核病已经危害人类三千多年了。随着20世纪50年代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病一度得到控制。近年来,由于耐药性和增长,全球结核病在沉寂几十年后卷土重来。
2020年10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新增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人,新增结核病患者死亡约141万人。其中,中国新增结核病患者约83.3万人,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所有法定传染病中,结核病仍然是第二大致死疾病,仅次于艾滋病。
近年来,高校聚集性肺结核病例频发。为什么结核病总是光顾学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艳林说:“我国结核病总体发病率仍在逐年下降,但我国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发病缓慢,部分患者有隐匿症状。那么如果是针对这些没有明显主观身体不适的患者,特别容易被患者忽视而不就医。”
赵艳林告诉记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可以侵犯人体除头发和指甲以外的所有器官,主要侵犯肺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病,中国约有20%的人是结核病携带者。由于结核杆菌寄生在细胞体中,生长缓慢,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侵蚀人体,所以只有5%到10%的感染者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发病,也正是因为结核杆菌的这些狡猾特性,很难被彻底消灭。
近年来,高校聚集性肺结核病例频发。为什么结核病总是光顾学生?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良说:“我们的愿望是消灭结核病,但结核病从未离开过我们,离我们很近。”
以前贫困患者往往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所以感染了肺结核。所以肺结核也被称为“穷病”,很难和青年学生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由于学校人群聚集,结核病发病影响较大,容易构成公共卫生,引起关注。因此,学校结核病防控是我国结核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高校聚集性肺结核病例频发:2020年10月,江苏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发生肺结核疫情;2019年底,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也被确认多名学生患肺结核;2017年,湖南益阳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群体性肺结核事件;2013年5月,中国石油大学校园爆发肺结核疫情。
近年来,高校聚集性肺结核病例频发。为什么结核病总是光顾学生?
李良说,学生们住在宿舍,一起吃饭,一起上课。如果这样的学生得了肺结核,很容易传播。这是第一点;第二,很多学校不太注意通风,通风不好容易传播肺结核。第三点,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很大,有利于肺结核的传播。
李良告诉记者,在临床上,他们接触的结核病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学生群体在中国并不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结核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75-79岁年龄组达到峰值,约为1500万/10万人,是活动性结核病患病率(15岁及以上459/10万人)的3倍。然而,聚集性肺结核疫情经常发生在校园内。
近年来,高校聚集性肺结核病例频发。为什么结核病总是光顾学生?
因此,国家卫生部门和部委三次联合发布结核病防治文件。2018年7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启动了学生结核病单病例预警机制,要求各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在接到预警信号后24小时内初步核实患者人群分类,3个工作日内完成病例调查,通报病例所在学校,并按要求进行处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赵艳林说:“学校要严格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要求,对新生进行结核病筛查。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对其病因进行追踪和管理,做好上午和下午的检查,然后尽快对有症状的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严格执行我国休学复学管理制度,然后对发现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对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学校疫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