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在一定时期(年度或季度)内初次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主要区别在于gdp是按国家和地区划分的。比如,一家日本企业(任何外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计入中国的GDP,而在日本则计入他们国家的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简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价格变动指数。
理论上,cpi的上涨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而gdp是以最终的产品总值来计算的,也就是说cpi的上涨会影响gdp的上涨。反之亦然。
实际上,cpi的过快上涨代表的是物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会引起企业和居民对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导致生产和消费减少,gdp下降,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另外,物价上涨会提高利率,导致投资下降,这也是gdp的下降。最后,国内物价上涨使得国外产品相对便宜,影响出口,从而降低gdp!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什么意思?它是如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往往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重要的综合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GDP不适合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数额不一样,所以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也不一样。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结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是相同的。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居民单位在会计期间新创造的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会计期间生产的产品总值中,扣除投入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益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益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收益份额来反映最终结果的一种会计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是由工人报酬、净产品税、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而得。
支出法从最终用途的角度来衡量产品和服务在会计期间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
扩展信息:
GDP指数的意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重要的综合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处于增长阶段还是衰退阶段,可以从这个数字的变化来观察。一般来说,GDP公布的形式不超过两种,以总量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
当GDP增长数字为正时,说明当地经济处于扩张阶段;相反,如果为负,则意味着该地区的经济进入了衰退期。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场价格”得到的数字,即名义GDP,名义GDP增长率等于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
所以,即使总产出不增加,只有物价水平上升,名义GDP还是会上升。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GDP的上涨只是一种假象,真正有实质影响的是实际的GDP变化率。
因此,在使用GDP指数时,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调整,才能准确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化。
因此,一个季度GDP收缩指数的增加足以说明该季度的通胀情况。如果GDP缩减指数大幅增加,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也是货币供应紧张、利率上升、外汇汇率走高的先兆。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居民单位生产活动成就的指标。常驻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经济单位。
领土是指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即在该国地理范围的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援助机构等。,并相应扣减上述驻外机构所在国(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驻单位,但其员工属于所在国的常驻居民)。
经济利益中心是指在一国经济版图上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生活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一个机构或个人只能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
就一般机构(单位)而言,无论哪个国家控制其资产和管理,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机构在其所在国就会有一个经济利益中心。就个人而言,无论其国籍属于哪个国家,只要符合上述标准,该居民就会拥有所在国的经济利益中心。
因为居民单位的概念严格界定了一国经济主体的范围,对于确定GDP的计算口径、界定国内外的核算边界和各种交易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通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包括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力、燃气、供水、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
统计: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来,再加上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也就是说,就是给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
一个人出了车祸,然后去看医生,买了车,不能算作GDP,因为那是消费,不是生产。
GDP的主要特征
1.限制
(1)因为GDP使用市场价格来评估商品和服务,所以它不包括市场之外几乎所有活动的价值。特别是,GDP忽略了家庭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2)GDP不包括环境质量。假设政府废除了所有的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可以生产商品和服务而不考虑它们造成的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减少,煤气和水质的恶化会大于更多生产带来的福利收益。
(3)GDP与收入和分配无关。
(4)GDP的概念来源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
2.相似性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用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此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季度GDP历史数据在全国经济普查后或计算方法、分类标准变更后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
来源:搜狗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的GDP总量。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采矿业;建筑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公用事业;电力、燃气和自来水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统计: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起来,再加上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也就是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个人出了车祸,然后去看医生。买车不能算GDP。你在消费,而不是生产。
理想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单位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常被视为衡量该国(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1]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它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数额不同,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也不同。一般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统计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