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ThoughtWorks一年半,在前辈的帮助下参与了两本书的翻译。虽然总字数超过10万,但谈翻译还远远不够。还是希望能在本文中从经验的角度分享一些真实简单的感受,给想入坑的伙伴一些参考。
翻译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答案肯定是因人而异的。就我个人而言,一开始,只是一个名字的错误。后来发现,翻译几乎是比精读更精读一本书。你需要了解作者提到的各种术语,了解证据案例背后的事实。有时候,查找一个句子的信息就像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最终的译文质量如何,你一定会对原文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理解,因为你需要不断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至于花这么长时间精读一本书是否值得,还是要看书本身。所以在这里,首先建议有尝试意向的人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内容,这对克服懒惰这个天敌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了谷歌翻译,还需要人工翻译吗?”机器学习技术普及后,很多人对翻译价值的认识打了更大的折扣。如果说以前人们认为书籍的翻译出版有“信、达、雅”的标准,那么现在大部分人大概都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Google Translate的译文调整一下,使其表达流畅而已。其实没错,真的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谷歌翻译确实降低了翻译的门槛,不是因为翻译的要求降低了,而是机器翻译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翻译一直是一门对技术高度敏感的学科。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已经发展了30多年,翻译实践已经从纯粹的人工行为转向人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策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和语料库的不断扩充和完善,机器翻译已经成为译者依赖的工具。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发明和改进工具本来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当然,我不打算讨论机器翻译是否会完全取代人工翻译。有兴趣的可以回复交流。写这篇博客的目的是想谈谈翻译本身。
翻译是什么?通常,我们所说的翻译是将语音产品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从广义上讲,它还可以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如手语,以及不同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如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翻译。然而,从本质上讲,翻译的核心是在译文中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如果把人工翻译的过程拆开,就是阅读原文,理解原文,输出译文。
理解原文关于翻译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关于翻译实践的技巧也很多,但都没有把重点放在“输出”这个环节上。其实对原文的理解才是翻译的源头。有多重要,有多难,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最有发言权。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原著一般都是非文学领域的,比如技术书籍或者商业分析等。这类文字相对规范的作品,出于自己的写作目的,通常是为了阐明某个问题,介绍某种方法,或者表达某种观点。一般都是表达清晰客观,语言规范,歧义少。借助语境和逻辑,准确理解原文并不太难。当句子结构复杂,你不确定断句和原意时,Google Translate可以派上用场。从英文翻译的角度来说,虽然Google翻译出来的译文不能直接使用,但是不得不承认,机器学习翻译在理解原文方面的准确性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Google Translate对专业术语或者一些惯用表达的翻译,对提高效率有很大帮助。
也要记住,Google Translate的定义并不是完全有意义的,所以你必须和上下文保持联系,看整个表达是否有意义,你要寻求各种帮助来理解什么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译者本人并没有理解作者在说什么,而只是用模糊的术语复制了原文的表达,不知何故,读者的困惑只会更高。
输出译文准确理解原文后,接下来就是目标语的转换了。如果说前一阶段需要的是对源语言的理解,那么这一阶段需要的就是目标语言的写作能力。巴克斯特的写作能力越高。它对目标语言的控制越强。在理解准确的前提下,当然能更准确的还原原文的意思。是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写作能力不是看几本书就能立马提高的。这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打磨的技能。可以加入一些写作工作坊,尝试“21天连续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直译还是意译?当翻译被创造出来(如果有“创造性”的翻译),永恒的问题就来了,是选择意译还是直译?
一般来说,符合原文结构的翻译方法是直译,只翻译意思的翻译方法是意译。逐字翻译、直译、意译和解释性翻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四者的顺序反映了一个自由度提高的过程。其实直译和意译没什么区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翻译风格。直译可以保留更多原著的韵味和隐喻,但经常被批评为“翻译腔”,意思是表达方式过于西化。意译就像一个滤镜,与目的语的融合度更高,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但也会失去更多的原文风格,读者会离原文更远。
直译和意译之间的选择不是绝对的。对于非文学翻译,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非常适合。我们的目的是准确清晰地将原著的知识和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以读者为中心),首先是再现意义,其次是风格。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优先级:准确,易读/易懂,尽量还原作者的风格(比如幽默)。如果直译的结构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那么我们应该在保证意思准确的前提下选择意译。
一些实用技巧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技巧,可以为我们在处理具体结构的表达时提供参考:
1.不要拘泥于词性
对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敏感性。)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绑定表达。因为词类的概念是建立在语言的表层结构上的,而英语和汉语的表层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拘泥于词性对应会严重影响意思的表达,比如:
切分、合并和移位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目的是用目标语言更自然地表达原语言,对短语/从句进行拆分、合并或调整顺序。
3.被动语态的处理
被动语态是英语中惯用的表达方式,比如我被告知……虽然汉语中也有被动结构,比如上面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被告知……”,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除非特别强调,主谓宾语通常不会颠倒,比如“他被逮捕了”。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结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在技术书籍中,因为没有具体的主语,被动结构就成了一种常规表达。译者在翻译中什么时候应该主动,什么时候应该用被动取决于译者目前的判断,并没有直接的判断标准。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加词通常有两个目的:一是用更多的词解释原意,如长篇总统驾到;前面提到过;二是增加语境之间的衔接词,如“和”、“所以”、“所以”等,使表达更加流畅。
减法的目的是提高中文写作。比如他摇头不需要翻译成“他摇头”,可以去掉“他的”两个字。由于英语语法结构严谨,实际上很多代词、连词、介词都不需要逐字翻译,通过减去不影响表达的词来保证汉语的简洁性是常用手段。
所以无论是增词还是减词,目的都是让表达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不是对原文的意思进行加减。在保证意思准确的前提下,译者可以自己控制这个度。
5.校对
翻译完一定要自己校对!这一点很重要!很多翻译时觉得很正常的表达,到最后校对时会觉得完全不合理。一般校对是和原稿分开的。这时候除了纠正错别字,最重要的是调整表达。把自己当成一个奇怪的读者,看看翻译是否令人满意。
写在最后综上所述,偏于标准化的专业书籍翻译没有所谓的门槛,是一种大家都可以尝试的学习方法。最大的障碍是懒惰和不理解(其实是一回事)。差不多到了大量图书认领的时候了。分享一些个人建议:
Text//ThoughtWorks王靖元
原文链接:https://insights.thoughtworks.cn/about-translation/
本文地址:http://www.diemang.com/post/9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