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闻报道可以赚零花钱,玩视频可以攒积分买产品,连走路都可以赚钱…
现在销售市场上有一些号称盈利的手机app,吸引了很多客户安装下载。
记者暗访发现,挣钱只是一个旗号,很多客户以此为乐,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时间活力不成正比。而且这些app大多设置了很高的提现门槛,无法兑现宣传策划时做出的服务承诺,部分服务平台鼓励客户拉人头提现,深受质疑。
“能赚钱”营销手段APP注册触目惊心
广告:赚取改变的武器。可以用手机玩视频,看新闻,看书赚零花钱。你看,我的账户余额已经超过80元了,所以我可以随时随地取现...
是某短视频APP上一款名为“闪电盒子”的APP发布的广告活动。广告宣传声称,如果你在应用程序中访问新闻信息,你可以获得视频观看的现金奖励,并且可以随时随地提取现金。记者发现,“闪电盒子”盈利标准复杂,客户在完成获取新闻资讯、绑定手机、填写资料、邀请人、开红包等日常任务后,可以获得相对回报。澎湃新闻记者根据日常任务将该APP分享给微信好友,对方收到一条链接,标题为“看手机就能挣钱,我已经在闪电盒子赚了14.7元”。
事实上,新闻记者此时的盈利页面只有1.43元。就在新闻记者准备提现这1.43元的时候,被告知要登录五天后才能提现一元。
喊着“能赚钱”营销方式的类似app不在少数。各种广告铺天盖地:“挂机10分钟领几十元”、“首次申请注册奖励38元”、“邀请一个客户返18元”……各种宣传策划诱惑,其实服务承诺通常都无法兑现。
广告也为这类应用程序带来了丰富的客户。仅在华为的应用销售市场,“汇投”的安装量就将超过5亿。“趣步”、“种子视频”等应用的注册量也超过了1万。
最低现金提取规则难以实现,收入努力不成比例
家住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孙(音译)已经接触这种APP2年了。他表示,对于新手日常任务,服务平台一般会给予更多奖励。但越是中后期难以达成目标并获得奖励,难度系数越大。现在她必须做一整天的日常任务才能得到一点报酬:
孙:加你好友,或者给你看一篇文章,很累。挣一块钱需要很多个小时,有的要十几八个小时。
孙说,她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多看点文章,加强锻炼,所以坚持了两年多。她觉得服务平台不应该给顾客画太多高不可攀的烤饼。很多时候,她和朋友都达不到服务平台设定的最低提现要求。一个靠走路挣钱的APP“步步高王”会让她心虚:
孙:每走一步就是王,可以提现50元。半年赚了48块钱,半年累了,开始怀疑人生。我流浪到哈尔滨,走了几万步才剩下10多块钱帮我解乏。
记者暗访发现,也有赚钱app以各种巨额奖励鼓励客户退出发展趋势。比如宣称走路能赚钱的APP“趣步”,会把总人头数和用户级别、利润挂钩。如果下面的线有更多的发展趋势,释放的收益会相对提高。一位专业人士说:
专业人士:趣走的方式就是在健身运动中挖财,把人带进来,很多新人要进去支持。它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越是底层的人越多,只能进入新手的优秀人才越会获利。
此外,这类APP的内容也良莠不齐,很多APP都有大量虚假宣传和低俗好奇的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利用这些垃圾内容来获取页面浏览量和权限。
“挣钱”APP隐藏消费陷阱,拉人头号发展趋势,退出涉嫌传销的个人行为
据统计,现阶段部分地区正在治理这种“挣钱”APP。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对曾经宣称“听新闻能赚钱”的汇头条、趣头条等新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提醒,并规定相关公司应增强广告投放前的严格把关,避免发布虚假广告。
专家、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刘俊海也提醒顾客,不一定非要听这种广告在家看手机刷微信赚钱,以免上当受骗。
刘俊海:一笔看似无利可图的交易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消费陷阱。因为很多客户不仅花了很多时间,还要看很多虚假广告,有些人最后得到了一些奖励,兑现起来非常困难。我觉得要评估APP免费下载的风险。
此外,针对部分app因疑似拉人头人数的发展趋势而退出,刘俊海建议:
刘俊海:如果开发、设计、应用的唯一目的是把网络排成一条线,吸引人头,让金字塔顶端的策划者发财,这种运营模式就无法继续下去了。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组成传销组织的个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