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高层运营,本文认为以下五种运营思维值得掌握:流程思维;有利润意识的思维;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思维;系统思考。
一个从产品转到运营岗的朋友说,优秀的产品经理在产品经理岗位上,在一些思维方式上和其他普通人有显著的区别。
例如:
在做C端产品的时候,优秀的产品经理所有的问题都会回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有什么需求”这个原点去思考产品问题。在做B端产品规划时,我们会回归到“业务问题诊断、产品总体方案设计、产品细节方案设计、技术开发测试”的思维框架来思考产品问题。
讲完后朋友问我,一个优秀的运营是不是在某些思维方式上有一些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我想了很久,发现有一些思考的东西,优秀的操作和普通人有显著的区别。
我想到的大概有五个:
过程思维;有利润意识的思维;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思维;系统思考。
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或标准的。
我再次强调,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或标准的。
接下来,我就一一告诉你。
1. 流程化思维一般一个普通的操作得到一个问题后,会直接拿出问题的答案,而一个优秀的操作会把整个问题的整个流程梳理出来,然后针对流程的每个节点给出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你是一家连锁餐厅的经营者,从事社区运营,那么当你考虑社区运营时:
首先,我们将梳理一下社群运营思维的全过程:
进入初始用户群——用户分层分组——每一层的每一组都运营良好——实现最终想要的商业价值——将每个节点要完成的指标分解成任务,分配给团队。
然后,针对流程的每个节点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个节点:用户加入群。你可以考虑这个节点。如何让更多的用户加入群?
你可能用过社群裂变、线下流量线、全渠道流量转化为社群等方法。
第二个节点:用户分级别分组操作。综合评估后,你可能决定分三组用户运营,普通用户;储蓄卡用户;参与众筹的用户。
第三个节点:如何运营好各个群?你可能想过用“同善、结构、操作、输出、复制”的方法来指导你的操作。
第四个节点,商业价值的实现,这个商业价值,对于你的企业来说,可能是让用户花更多的钱,或者是让用户投入更多的钱与你公司的利益绑定。
第五个节点,把你思维的前四个节点分解成任务,委托给团队,并跟踪沟通。
面对一个问题,先有流程再有解决方案的想法,不仅对运营很重要,对产品也很重要。
即使在更大的维度上,经营公司的理念也是一样的。当你主管一家公司的运营时,首先要梳理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然后针对每个节点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利润意识思维如果你是公司运营的负责人,你独立负责某项业务,那么你所负责的业务是否盈利是你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如何评价是否盈利?这就要用到我经常讲的盈利公式:
利润=收入–成本
大部分普通运营,甚至运营经理,考虑的都是收入,却没有成本和利润的意识。
比如一个运营经理税后拿一万块钱的工资,你问他除了工资,公司实际上给你发了多少?他大部分都不知道。
比如有的员工想到一个好主意后,兴高采烈地跑去找老板,说自己有一个特别好的主意。老板说要花多少钱,最后能获得多少收益?这位员工大概是糊涂了。
作为一个初级甚至中级的运营,盈利的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是运营的负责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必须清楚地知道收入的来源;也清楚地了解成本结构。
有了逐利思维,才能做好运营负责人,才能管好一个企业,才能做好一个企业。
3. 第一性原理思维为什么第一性原理思维很重要?
这里有两个例子:
比如可口可乐、康师傅、脉动等产品。非常依赖各级线下分销渠道来销售商品。
这也是这类商品能够销售和出货的本质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什么方法流行就去尝试,比如互联网,就大力发展网络销售,显然没有效果。
再比如:婚庆服务、考研培训服务等低频消费产品。这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想办法找到用户,转化他们,在他们身上赚大钱。
但是如果,最近你看到私域流量火了,你也想做私域流量,那显然你没有看到你的业务本质。这是一次性消费项目。你用私有域流量做什么?这显然没有意义。
所以,透彻理解你的业务本质,找到你业务的第一原则,是你做好一个中高层运营的起点。
正如《道德经》所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一”是万物的本源,是我们所做一切的本源。很多人做事很糟糕,甚至是一团糟。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一个起源,或者说我们认为根本不会有。都是脑子快,反应快,到最后,我们做了很多事情,结果看起来很混乱。
4. 模型思维什么是模型思维?
例如:
说到需求,你会想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有什么需求模型;马斯洛需求理论模型。说到营销,你会想到:产品、价格、渠道、推广模式;识别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传递顾客价值,传播顾客价值模型。说到运营,你会想到:新的、转化的、活跃的、留存的、营收的、自增长的模式;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运营推广,数据运营模式。说到品牌,你会想到:品牌定位、品牌表现、品牌体验、品牌传播模式。说到事业部分析,你会想到:SWOT分析模型;3C分析模型。说到管理,你会想到:沟通、授权、跟踪模式;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模型。等一下。
这就是模型思维,如果你脑子里有足够多优秀的模型库的话。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快速的从你的模型库中拿出相应的模型来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拥有模型库思维的人,能很快理解事物的本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所以,在你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强烈建议你有意识地把各种有用的模型储存在你的模型库中,随时等待调用。
5.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我之前的很多文章都有提到,也详细描述过什么是系统思维。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谈系统思维的三点:
大于各部分的总和;理解整体中的部分;局部优化不一定有利于整体。
第一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简单的各个部分的集合,而是各个部分的有效连接,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例如:
一堆散沙不是一个系统。一堆散沙通过有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共同实现一个有效的目标,然后就成了一个系统。比如给孩子玩的地堡就是一个系统。
一个沙坑和许多沙子,如果你看一些部分,你会看到相同的东西,但如果你一起看元素,连接和目标,你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所以在分析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只看系统的组成部分,还要看联系和目标。
另一个例子:
某电商公司运营人员架构图,有3个用户运营组;3在渠道拓展组;手术组3例;2在推广组;手术组2例;
每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不是一个系统,但成员之间是有效连接的,以达到一定的指标;各个小组之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为了达到周转的目的,就成了一个系统。
所以,系统分析的第一点告诉我们,在分析一个系统的时候,不能只分析零件,还要分析零件之间的联系,有哪些目标连接在一起。
第二个:要在整体中理解部分这里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天,三个石匠在敲打石头。一个路人路过,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射石头是为了养家。”
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抬起头说:“我在建一座大教堂。”
现在假设你是这三个泥瓦匠的领导,那么哪个泥瓦匠最让你放心?
正确答案是:
第三个石匠是最让人放心的,因为他知道整体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建造一座大教堂。虽然他只是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但他心中有整体目标。他从整体系统对自己的局部工作有了更高更深的认识。
在工作中,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整体运营的目标是什么?你需要深入了解。然后,在整体上,把工作分解成各个模块,分配任务。同时让大家在接到工作后明白自己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让大家在整体上了解自己的局部工作。
第三个:对部分的最优化对整体不一定有利以三个小泥瓦匠的故事为例。这三个泥瓦匠你觉得哪个最让你担心?
答案是第二个。为什么?
因为部分的优化不一定对整体有利,在一个系统中,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我们往往需要优化某一部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整体。但是这种优化是为整体服务的,这部分本身不一定要优化。
第二个石匠说他想成为全国最好的石匠。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他正在局部优化他的部分。他只考虑自己的目标,不考虑系统的整体目标。
比如,为了建造一座教堂,有些石头可能需要雕刻得很完美,但有些石头却不一定。
所以第二个泥瓦匠这样做,是局部的优化,对他个人目标有利,但不一定对整体目标有利。
最后,这里是优秀操作和普通人的显著区别。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启发,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