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八月的忧愁赏析(八月的忧愁诗歌赏析)

居里夫人的成就2022-09-29  12

林徽因八月的忧愁赏析(八月的忧愁诗歌赏析)

林《八月愁》赏析

《八月哀》被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以平静的叙述表达了抒情主体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以及难以言说的辛酸。。一句“不知人生如何与梦相连”道出了诗人深深的悲哀:为什么浪漫的理想与现实会有这样的差距。在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的背景下,有诗人深沉的思考和难以自拔的忧郁。“池塘”、“鸭子”、“高粱”是传统田园诗中的经典意象,意象的组合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乡村生活场景。第三节“从来没有人说过八月”,潜台词似乎是“虽然八月……”,似乎暗示了诗人个体对八月的不满和无奈。然而,诗人并不直接表达他的痛苦。而是用一句“夏天过去了,还没到秋天”,来表达一种看似冷漠,却又持久而深刻的在时间的煎熬下难以摆脱的无奈和焦虑。

原《八月的悲哀》

黄色的池塘里有白色的鸭子在游泳,

高粱茎太高了,

如何插入这颗跳动的心脏,

田野里的一条窄路,这八月的忧愁?

昨晚雨水冲刷了山丘。

照着太阳,留下阴影;

羊群跟着牧羊人进了村子,

一棵大树把树荫下的井遮住了,就像一颗心!

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奥古斯特,

夏天过去了,还不是秋天。

但是我看着田野,土墙上的瓜,

我还是不明白人生和梦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简介

林(1904-1955),原名,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林长民的父亲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进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他随父亲林长民游历了欧洲的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进入伦敦圣玛丽女子学校,认识了当时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的徐志摩。1921年回国,重新进入培华女子中学。1923年,他加入新月社。1924年赴美留学,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他于1927年毕业,获得美术学士学位。同年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 .帕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与梁思成结婚。婚后赴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1日上午,在与疾病进行了15年的顽强斗争后,他与世长辞,享年51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33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