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所以孔子不会向两千多年后的人借钱。然而清末高密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孔子借钱案”,封建官僚劣绅借此中饱私囊。在高密联盟成员的努力下,当事人终于圆了一个梦空,身败名裂。
1908年秋(清光绪三十四年),高密县学术顾问尹(相当于教育局长)兼任高等小学校长。虽然不是高密本地人,但作为一个贪得无厌的封建官僚,他很快就找到了与高密劣绅张、傅等人志同道合。他们相互勾结赚大钱,但是找不到机会。经过一些秘密的讨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林将她的黑手伸向了县级小学,她也是该校的校长。
和他的同事们为这起窃案编造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以孔子的名义打借条向学校借钱,张为他写了一本书,傅是证人。他们写了一张欠条,上面写着:“李子人大圣师孔子,因房屋漏雨,每年修缮缺少费用,深感羞耻,多次要求借款。现在,董官说,五百元将从高小学借给穷人,利息将由董免除。周是如此的焦急,以至于他都深有感触。他从来不敢久留,所以对自己的庙堂之姿感到羞耻。恐后无依据,字存。”在欠条的下方,他们还假意写着寺祷(寺内负责烧香的人)尹、作家张、证人傅。结果本该用于教育的学校经费被他们三人贪污瓜分。
这明明是一起集体腐败案件,却在当时愚弄了很多人。事情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封建社会所有的皇帝都不断加封孔子,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千古楷模”。孔子是古代第一个在校膜拜的孩子。既然大家都很尊重孔子,那么孔子借点钱修庙,谁会说不呢?林吟成功的原因是利用了人们对孔子的尊敬。
后来,此事传到正在读小学的联盟成员王林岑和唐寿贤耳中。林肯于1888年10月出生在高密县王家岭支村,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1906年,18岁的他考入高密县立中学。林肯在这个村子读书的时候,听到和目睹了德国侵略者在吉焦铁路修建过程中在高密制造的堤东、沙窝、鹤等诸多悲剧。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农民领袖孙文抗德阻路的英雄壮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志向。在小学读书期间,他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和理论,并涉猎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报道和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入学不久,邹炳寿老师介绍他入团,成为高密最年轻的团员之一,积极参加新思想、革命理论的宣传,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封建势力作斗争。
因此,王等人敏锐地意识到,隐藏在“孔氏借钱”幌子下的,很可能是殷等人制造的一起贪污案。为了查明真相,王林岑悄悄进入夫子庙,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欠条,了解了其内容,确认了孔子借钱的事实。随后,王立即向他的盟友蔡、蔡子韶、蔡子胜、张金寿等人通报了情况,并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对策。联盟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利用这一事件充分揭露封建官僚的腐败和劣绅的无耻,增强人民的反清情绪。
林肯等人发动县小学的学生团结起来,一起向学校要借条。在掌握了诈骗和贪污的确切证据后,王林岑及其同伙立即向全县各行各业公开揭露了尹等人侵吞学校经费的丑闻。与此同时,联盟成员还联合县内新学界人士,共同推选代表,向曲阜公爵盛宴和山东最高当局提出申诉,要求严惩当事人。济南、青岛等地的报纸也及时报道了这一丑闻,引起了全省轰动,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当地政府和清学校收回了借款,并追究当事人责任。至此,“孔子借钱”的闹剧以殷等人的失败而告终。
“孔子借钱案”斗争的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官场腐败黑暗势力,使全县人民欢欣鼓舞,而且扩大了同盟会在群众中的影响。同时,它不仅极大地鼓舞了高密盟的战斗精神,而且对高密盟在山东的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联盟成员前来交流信息和经验,使高密成为全省联盟的革命联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