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铜管乐器2022-09-28  16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八月,在秋天的中间,在我们的古代历法中被称为“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节”。

2.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满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常用“月圆”和“缺月”来形容“悲欢离合”,旅居他乡的游子们更是把深情寄托在了月亮上。李白的“抬起头来看,发现是月光,再沉回去,我忽然想起了家”唐代杜甫的“他知道今晚的露珠将是霜,家里的月光是多么明亮!”还有宋代王安石的《春风与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都是不朽的诗篇。

3.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拜月和赏月是中秋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日祭月的社会制度,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后来赏月比祭月更重要,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享乐。中秋节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有咏月诗,宋、明、清时期拜月的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为广泛。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许多历史遗迹,如拜月祭坛、拜月亭和望月楼。北京的“月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用于皇家祭祀月亮。每逢中秋月亮升起,便在露天立起案,桌案上摆上月饼、石榴、枣等水果。拜月之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欣赏明月。现在,拜月的拜月活动已被盛大而丰富多彩的群众赏月娱乐活动所取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179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