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是蒋介石的八大亲信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也有密切交往。张治中过着平静的生活,为国内的和平奔走。从创建黄埔军到共同建国,他是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代表人物。
北平和谈失败后,张治中听从毛泽东、周恩来的建议,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建设,为两岸和谈奔走。
1950年,张治中奉周恩来之命,秘密前往一个小岛执行任务,不料半夜接到叶剑英的紧急电报:赶快行动,离开这里。那么,叶剑英这么着急是怎么回事呢?
争取国共合作的和平将军
事实上,早在张治中进入黄埔军校时,他就与、惠等人建立了友好关系。
当时他被国民党右派诬陷为“黄埔四凶手”。在此期间,他还要求周恩来加入共产党,但周恩来想到了中国共产党两党之间的协议,拒绝了他的要求。
张治中
周恩来说:
当然,CCP欢迎你,但两党有协议,CCP不会招募国民党高级干部入党,但CCP承诺今后支持你的工作。
在随后的几年里,张治中虽然未能加入共产党,但仍与共产党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张治中受到极大刺激。他痛心地在日记中写道:“我坚决主张联合共产党的政策,反对两党分裂。眼看着双方关系无可挽回地恶化,这段时间,其痛苦真的难以用语言形容。”
国共十年内战期间,两党势不两立,但张治中始终避免卷入内战。国共内战期间,侵华日军趁机进攻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中国东北三省,随后又挑起上海一·二八事变,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张治中
张治中主动为抗战前线保驾护航,抗击日军。甚至在1937年,他率队参加指挥上海八·一三抗战,受到全国同胞的称赞。
1936年12月12日,Xi安事件爆发,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出面调停,最终促成了Xi安事件的和平解决。
1937年11月,张治中被任命为湖南省主席,中共还任命徐特立为八路军代表,长期驻长沙。
在此之前,我党在湖南的组织和人事受到反动军阀何键的打击,张治中接手后,也和徐特立相处得很好。每当周恩来和叶剑英来到长沙,他们就会坐在一起长谈。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的前景是好的。为了加深双方关系,维持和平局面,张治中诚恳地向蒋介石建议,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允许中国共产党公开活动,减少摩擦,使两党团结一致,有利于抗日。但蒋介石不听张治中的建议。
张治中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日军侵占长沙。为了抗日,国民党政府决定以焦土战争的名义秘密火烧长沙。
这场大火不仅摧毁了城市的大部分房屋,甚至有两万多居民被烧死。一时间,国民党当局成为众矢之的。
张治中作为湖南的行政长官,自然认为自己难逃此事。因此,他每天晚上翻来覆去,坐立不安。周恩来当时路过长沙,细心开导张治中,指出他的责任,告诉他主要责任是国民党当局实行抗日政策的错误。
周恩来
火灾发生后,张治中亲笔写了《长沙火灾真相的说明》,然后专门请周恩来帮忙审阅。周恩来也很热心,对手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对此张治中非常感激。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接近崩溃。为了调解双方关系,张治中大胆地向蒋介石讲了几万字,但蒋介石仍然没有采纳张治中的建议。
1945年8月下旬,蒋介石连续三次邀请毛泽东来渝共商国是。经过研究,中央政府决定派毛主席和周恩来进行和谈。
于是,就有了张治中到延安的故事。
在重庆谈判时,张治中忙得不可开交,一路护送毛主席。当然,毛主席也感受到了他的诚意,在延安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临走时,他亲自到机场送行,说:“你是真心为和平奔走的。”
可以说,张治中留在北京,周恩来对他的影响最大。在黄埔军校期间,周恩来对张治中的影响奠定了他们长期友谊的基础,这也是他坚持不反共,致力于国共合作的原因之一。
北平和谈结束时,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当张治中准备回南京求我的命时,周恩来立即赶到张治中那里,表达他的挽留之情。
在周恩来诚恳而坚决的劝阻下,张治中的思想终于动摇,决定留下来。但是,他留下来之后,思想非常矛盾。他在想着蒋介石的感激之情和周恩来的话,心里十分矛盾。
周恩来也多次劝说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是封建道德。为什么只想到一个人,而不想到整个国家、人民和革命?”正是这句话,让张治中下定决心与蒋介石决裂。
张治中虽然与国民党划清界限,但一直积极为两岸和平奔走。
张治中在执行任务时接到叶剑英的紧急电报。
蒋介石政府退到台湾省后,还在苟延残喘。
1950年初,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张治中领导了一个由武曲、李俊龙、余占邦等人组成的特别工作组,以启蒙国民党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张治中
有人推测,1950年初,张治中以到广州接女儿为名,与国民党秘密谈判。
之后,张治中的儿子张宜春也回忆了当时的情景。他还证明此事是周总理亲自安排的。周恩来安排张治中、蒋经国和陈诚在广东的一个小岛上会面。岛在广东番禺,他们得坐船去。那天晚上,他们住在岛上。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岛的名字。
他仍然记得那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他们住在二楼。将近傍晚两点时,叶剑英发来一封加急电报:请迅速行动。国民党特工已经知道你住在这里了,赶紧滚。
就这样,他们一家人连夜离开了那个地方。第二天,国民党的飞机真的炸毁了他们的住所。每当提起这件事,张宜春都会感慨地说,“叶老帅救了我们全家。”
叶剑英
叶剑英和张治中是老熟人了。抗战胜利后,马歇尔、周恩来、张治中组成了军事三人小组。其下的军事派遣部也是由国共两党和美国的代表组成。叶剑英是中共军事调度部的代表。抗战时期,张治中主政湖南时,也和叶剑英来往。
武汉撤军后,张治中还找叶剑英谈话,说如果长沙守不住,他就指挥保安部队和人民武装打游击战,然后聘请叶剑英当高级顾问,叶剑英也同意了。
张治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深受周恩来的影响。张治中曾在回忆录中说:
“我与中国共产党接触的二十五年,实质上是我在蒋介石手下工作并成为心腹的二十五年。这是我的历史的一个特点...我的一个根本认识和乐观信念从未改变,那就是共产党是革命的,共产党人是最好的,共产党是有前途的。”
张治中
张治中对CCP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不仅是因为周恩来的影响,也是因为他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和对国共合作的向往。
从他的行动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想法。
对于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张治中极为愤慨。当时他气得只能反抗,避免参加反共战争。后来,他也暴露了自己,说:
“我只是想避免战争,因为如果我继续带兵,就必须参加反共战争,这是我绝对不希望的。”
邓对张治中也很了解,证明张治中在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是一名国民党军人,从未与共产党打过仗。
后来他去延安时,还对中共领导人说:“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共产党会失败!”
张治中
当时,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官员,他能够全力支持CCP,这也表明了他对我们党的信任。
张治中多次表达对国民党的不满,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1941年3月2日,张治中以党内腐败官僚的精神,训诫蒋介石政府整顿党内不良风气。
1943年11月8日,张治中再次致信蒋介石,有识之士已对党内大失所望。1948年夏,张治中指出“进入党的阵地后,革命集团就成了革命的对象。”
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和失望,也把一心为党的张治中推向了共产党。基于对共产党的信仰,张治中更倾向于共产党,他更注重处理好与共产党领导人的关系,希望两党能够团结合作。
因此,当张治中决定留在北平与共产党合作时,他仍然不忘国民党,致力于台湾省的回归、祖国的统一和加强两岸对话。
张治中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省。
蒋介石逃到台湾省后,张治中一直在争取他们。
1950年,他暗中做国民党政客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带领本部门或个人返回祖国,以达到解放台湾省的目的。
张治中与周恩来
1950年6月初,张治中回到北京,参加政治会议筹备会。他和周恩来商量后,决定以张治中的名义给蒋介石写一封长信,劝他放弃反共思想。朝鲜战争爆发后,形式变了,拉拢蒋介石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1954年,张治中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广播,敦促台湾省国民党人员,以及台湾省的朋友、部属、学生等人员“积极想办法接近祖国和人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头,他们应该为国家、为人民、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
这次对台广播是大陆对台广播中一位前国民党高官更早的发言,所以也在台湾省引起轩然大波。这也是最早解决台湾省问题的思路。
张治中左毅
1956年,国内记者采访张治中关于台湾省的问题时,张治中说,国共之间有过多次和谈,大部分他都参加过。他认为共产党对和谈的态度是非常真诚的。
在一些亲美报纸诬蔑周总理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省问题是“和平攻势”的同时,张治中勇敢地站出来向周总理解释,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从抗美援朝战争和中美谈判中非常强硬的态度可以看出,中共和谈不是策略,也不是手段。
我们说要和平解决台湾省问题,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台湾省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我们也主动向国民党伸手和解。
此外,我军和平解放台湾省,也是反对美帝国主义侵占台湾省的行为。张治中说,他做了很多努力,对台湾也有一些影响,所以以后还是会致力于这项工作。
1956年,纪念了孙中山先生的90岁生日。借此,张治中在电台上称台湾省每空:
“过去国民党曾两次与共产党合作,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还有第三次合作的可能。”
张治中走了,周恩来走了。
张治中1957年在广州接受香港《大公报》采访时说,台湾省必将回到祖国怀抱,这只是时间问题,然后具体分析了有利于台湾省解放的各种因素。
接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和平解放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张治中主持和平解放台湾省的具体工作。
这些年来,虽然对方没有做出具体回应,但张治中一直在为蒋介石摇旗呐喊。他试图通过劝说来争取。他认为这项工作应该首先争取高层领导人的支持,他应该告诉他们要情绪化:
“你离开祖国多年,人生几何,能经得起几次沧桑?当一只鸟累了,它知道如何返回。谁想家了人情?回来吧,你的家人朋友在盼着你,祖国人民在呼唤你!”
此后,我们继续利用演讲、发表文章、发表广播讲话,呼吁“爱国、和谐”,争取台湾省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曹聚仁
就这样,在张治中的努力下,1956年到1958年,蒋介石终于松口,派宋义山和曹聚仁回大陆试探情况。同时,他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的热情接待。会议期间,张治中还与侃侃进行了交谈,并亲自分析了和平解放台湾对他们的好处。
关于台湾省回归祖国,毛泽东在会谈中还表示,台湾省回归后,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并节省军队。
1959年2月,在一次省市委书记会议上,毛主席再次谈到他在台湾省的工作。人们在可能给他粮食,或给他一些士兵来从事特务工作和三民主义时,他并不反对蒋介石总统。台湾省留给蒋介石比留给美国好。
对于台湾省的回归,毛主席信心十足,不慌不忙。我们可以等蒋介石,下一代可以完成解放台湾省的任务。台湾省的解放要逐步创造条件,时机成熟就容易了。
毛主席和周恩来
当蒋介石想连任时,毛主席和周恩来还专门发来贺电,祝贺他连任。其中,张治中成为两岸信息传递的重要人物。
好在台湾省还有一个讲道理的人。他虽然去了台湾省,但在对付美国和中共的问题上,他仍有清晰的思路。
1961年,美国邀请陈诚访美,企图离间他与蒋介石,扩大两人的矛盾。因此,就在陈诚赴美前,周恩来邀请张治中传话,提醒台当局加强内部团结,把军队掌握在手中。
陈诚去美国,准备拉拢他的时候,陈诚还大义凛然地说,中国拒绝美国的一切提议,是大国风范。
得知陈诚思想的变化,中共中央看到台湾省解放的有利形势,立即要求张治中给陈诚和蒋介石写信,阐明中共的对台政策。
陈诚
1965年3月,陈诚病逝。临终前,他通过有关渠道向周恩来和张治中发了电报。我们应该相信他的人格,他不会违背国家的正义。他还劝蒋介石,不能逆中共潮流而动,不能把台湾省的军队用于外国,不能相信美国,不能被日本愚弄。
收到信后,周恩来感到欣慰,并肯定了张治中多年来的工作。1969年4月,张治中在北京逝世。去世前,他还念念不忘台湾省的回归和祖国的统一。遗憾的是,“我无法尽我所能促进台湾省回归祖国。”
张治中去世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遗体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火化后安放在八宝山公墓。张治中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已经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