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生的创造的二十五个纪录,近千年来未有人打破

出草2022-09-27  24

汉武帝一生的创造的二十五个纪录,近千年来未有人打破

作者/赵立波

公元前141年,刚满16岁的刘彻继承了王位。凭着年轻时的激情,刘彻开始治理这个国家几十年。其背后,往往被“才华与天赋”所勾勒。这种豪迈的男性词汇,满足了人们对强势皇帝的期待。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帝国。在汉武帝手中,他塑造了主流意识形态,规划了制度,招贤纳士,改革了内政,建立了货币制度和财政,决战匈奴,拓展了外交,不仅重新确立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也为一直到2000年清朝建立的中国君主立宪制提供了一套相当稳定和成熟的模式和范式。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起初,汉朝人认为汉武帝是汉朝四大成功皇帝之一。这四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文帝、武帝和光武帝。然而,汉武帝时崩于左雾宫,葬于茂陵。一些虾兵蟹将认为汉武帝犯了大错,不宜立祠堂,反对此事,于是对汉武帝的评价开始出现负面。

汉武帝画像

哀帝即位后,刘欣等人力劝汉武帝立功,并主张“永建世宗之庙”。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武帝背后的深远影响,汉朝的人们逐渐记住了这位伟大的皇帝。但仅仅在汉代范围内评价汉武帝的功绩是不够的,实际上降低了汉武帝的历史地位。所以东汉末年,应劭打破朝代界限,从中国历史发展出发,说“大帝练皇位,四海义安。”世宗(汉武帝)占据边疆,崇礼学、制度篇,被百王加冕。“这段话第一次指出,秦末之乱后,汉武帝即位,天下安定。汉武帝在“征伐异乡,崇礼尚文”方面的成就是“凌驾于诸王之上”,即凌驾于历代帝王之上。也就是说,黄帝之后,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汉武帝的成就是所有帝王之冠(诸王之冠),这就赋予了汉武帝极其崇高的历史地位。

汉武帝雕像

在“征伐蛮夷”方面,汉武帝不仅制止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还平定了南越、东越、西南夷,并降服了西市三十六国。他还打败了自商朝以来就一直威胁北方的匈奴,导致匈奴在轩辕时期臣服于汉朝,当然他开发的疆域也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比拟的。在礼乐制度“崇礼”方面,汉武帝像历代帝王一样,崇天、崇祖、崇名山大川;秦始皇前一次去泰山打坐,打坐六次,为的是升天成功;在甘泉祭祀三位一体,在分阴祭祀后土;他以前在郊区祭拜不用乐舞,用乐舞等。,都说明“崇礼”超越了以前的帝王。

从“制度篇”方面,汉武帝尊儒术,学而延百端;发展乐府歌诗,建立采诗、夜诵民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改革选举制度、监察制度,建立内部王朝,改革军事制度,设立官营农业、盐营和铁营政府,等等;在实行德治的同时,他重视法治;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哲学、文学、历史、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成就为后世所熟知。这说明它在“制度篇”上也超越了以前的帝王。简而言之,汉武帝是一个吸收了历代帝王之长,又有所超越的帝王。他是一个在事业上胜过前几任皇帝的杰出皇帝,文化和武艺都很优秀。说应劭“高于一切王”,体现了他崇高的历史地位。同时,这也是符合历史现实的评价。

相关地图

在应劭称赞汉武帝“百王加冕”之后,后来说汉武帝对整个中国历史影响很大的人不断出现。如汉武帝曹植赞曰:“世宗之荣,文武繁华,威势大盛,疆域扩大,律历简化,辨修旧章,合天理地,成就越大。”从梁武帝对“功业多过百王”的褒奖来看,其含义与英绍相似。明代李自成评价梁武帝说:孝、武、绍(以下),黄帝,千古大圣,不可轻论。孝是大圣。当时延伸了数万里的土地,不下于汉高的两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古代史》说:“汉朝有一个伟大的皇帝,所以是伟大的祖先。有中国二十四个朝代的皇帝,包括秦煌和汉武。”

这种生动的语言告诉人们,汉武帝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了几代人的历史人物。此外,也有学者从文化、制度、疆域等某一方面探讨汉武帝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以上是前人对他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评价。

而伟人和人才是不可描述的,不可思议的,难以用普通的标准衡量,也不可能用世俗的标准衡量和估计。因此,从25个方面进行总结,作为本文的重点部分。

1.汉武帝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后是四年。

2.汉武帝是第一个在全国统一制定和颁布太初历法的皇帝,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图片

3.汉武帝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传记式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舆图》。元初四年四月,施。“太仆,公孙贺,充任御史大夫...,奏于图,求国名。”《汉武帝纪》记载,六年秋,“复居公孙贺将军出九原”,注引臣赞曰:“复居,井名,匈奴中,往九原二千里。见汉宇地图。”据颜师古考证,陈赞生活在金代初期。这说明汉朝地图是金代初期陈赞看到的。这也说明国家的地域概念在汉代已经明显出现。这对后来的自然地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5.汉武帝采纳贤良祖师的建议,亲自过问,选拔人才为官。后世的科举制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6.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设弟子五十人,身体恢复;地方郡县和国家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派一些人,可以培养成弟子。考试合格后,可以通过一技之长,可以入仕。从全国台生中选拔官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8.汉武帝在尊儒的同时“博采众长”,形成了以儒家为统治思想,兼收并蓄百家之长的格局。这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9.元丰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亲临现场视察,封堵黄河獐口。秦统一后,是第一次皇帝亲自治理黄河。

在狼山被打败

10.汉武帝时推广种植大车(土著播种机),从此这种方法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

1.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2.汉武帝第六年(前105年),娶乌孙及其亲属为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西方国家友好相处。

13.在轮台和运河里耕田,并配置使者和一名船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新疆定居农田。

14.汉武帝以井渠法为龙头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传入波斯等地。

15.葡萄和苜蓿是从西域引进的,天马是从大湾引进的良种马。西域的音乐和魔法传到了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绸和漆器传到了大湾等地。

16.汉武帝实行仁义,以德治国;同时也重视法治,以严刑峻法治国。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

17.元丰五年(前106年),为加强对地方官员和豪强的监督,任命十三州刺史,六百石级刺史,两千石级郡督。

18.为了加强皇权,改革宰相制度,设置中朝(内朝),对后来宰相制度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影视影像

19.在丁原的第二年(前115年),郡县制被禁止赚钱。国有上林三官赚钱,不是三官赚的钱不允许流通。以前县邦造的钱都废了。从此国家垄断了铸币权,对后世影响很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定居农田,对击退匈奴战争的胜利和治理西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曹操曾在《开荒令》中说“萧武屯垦西域,是前代的好榜样”,就说明了这一点。

21.汉武帝任用官员时,是多元化的。拥有2000石以上的官员可以通过任命儿子的制度让后代成为官员,有钱人可以通过“选举”当选官员,圣贤的后代可以得到照顾。比如贾谊的两个儿子都是县长照顾。但是,特别突出的是,梁武帝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例如,魏如昀子夫就是从奴婢中选出来的。卫青和傅去病分别选自奴隶和奴隶子弟。而宰相公孙弘、御史之子关、颜铸、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出来的;神医张汤、杜周、赵宇泽是从小官吏中选拔出来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命的一些将领是越人和匈奴人。又选匈奴俘虏、宫中养马的奴才金日为臣子,托孤给霍光、上官狄杰。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不受阶级出身和民族差异的制约。但是,这并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是“拓宽艺术能力之路,什么都学。”

学之端”,“州县考官而民有异材,惟为将军而使国绝者”。也就是说,只要愿意为汉朝的事业而战,有艺术才能和才能的人都可以被任命为将军,可以出使遥远国家的人也可以。总之,用人的标准就是任人唯贤。正因如此,汉武帝人才辈出。班固惊异地说:“汉朝成功的人,在这里都是昌盛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认真研究。

2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兵匈奴腹地决战的皇帝。

2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让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归顺中原王朝的皇帝,所以在今天的内蒙古建了受降城。虽然汉武帝生前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但是在宣元年间,匈奴作为诸侯隶属于汉朝。

24.李广利伐大宛后,西域南方诸州大多投降汉朝。在宣帝成为骑士的第二年(前60年),匈奴每天都在征服汉朝。匈奴人不敢为西域而战,只好等着仆人。宣帝任命季峥为西域都督,掌管西域南北诸国,西域诸国臣服于汉朝。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5.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天的海南岛设立了楚尔县和朱雅县。除了上述的二十五项创造,还可以列举出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一些第一。

影视影像

他的政策导致了他所处时代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巨大的冲突和争议,使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甚至被误解的人物。他一生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阉割了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最伟大的历史雪茄烟之一,而这个人,是最能理解他,同时也最能佩服他的人。结果这个人因为仇恨用笔惩罚了他,让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他的人生成为了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时代。汉武帝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历史人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113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