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看看您的家族源自哪里

啄组词2022-09-27  14

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看看您的家族源自哪里

无论在一个地方生活多久,中国人总想追溯自己的血源。

在长江出海口的南通如皋,毛姓的血脉来自遥远的蒙古草原;

在云南玉溪,很多张的祖先居住在南京的“柳树湾、高石坎”;

在皖鄂交界的大别山,王氏家族供奉的牌位上写着“王在太原”。

如果从族谱上追溯,中国人的迁徙史就像无数条纵横交错的河流,从一个地方喷涌而出,然后在某个地方汇聚、发散,蔓延成支流、沟渠甚至溪流。在气候、历史、土地、食物、财富和各种偶然命运的驱使下,中国人去了荒野,然后把荒野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尽管有大量的隶属、臆测和伪造,中国汉族人的姓氏族谱仍能大致勾勒出历史上汉族人的迁徙路线。

汉族的祖先生活在中原。他们因为诸侯的封地而得到姓氏,然后走向四面八方。

总的来说,从古代中国到近现代历史,有六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浪潮。

第一次被称为“衣冠南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迁居内地,与汉族杂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汉族南下,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南迁的中原人有70多万人;

第二次是公元8世纪安史之乱时,大量北方居民南下躲避战乱;

第三次,公元12世纪北宋末至南宋,随着女真族的建立,金国占领了中国大陆的中北部,大批民众随战败的金朝迁往偏南。

三北人南迁,使江南取代中原,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同时也是北方民族不断以归化者或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华北、华中乃至江南。

而汉族民族国家的统治者不断动员士兵和居民向值得开发的土地或需要守卫的边疆迁移。

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迁徙、迁出、迁出、现实、定居”这样的词语层出不穷。每一次它们的出现,都意味着或大或小的正式迁徙。

第四次,明初山西移民。

据官方记载,在这次移民之前,由于连年战乱屠杀和北方人南迁,北方人口从占全国总户数的40%减少到不足15%,数千里沃土化为废墟。

中国北方经济衰落,江南人满为患。比如扬州,曾经是长江北岸最繁华的城市,朱元璋的军队占领的时候只剩下18户人家。

作为统治者,朱元璋不得不发动大规模移民,命令他的人民和士兵开垦和守卫人烟稀少的土地。

这次迁移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空。据《中国移民简史》记载,明初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移民490万,西北、东北、西南边疆移民150万,共计1340万,几乎占当时中国总人口的20%。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迁徙的象征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在山东、河南、河北,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歌:“问我祖宗从哪里来,山西洪洞的槐树。祖屋叫什么,大槐树上的老鹳巢。”

这棵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北部,据说是汉代的古槐。

山西虽在北方,但地势孤立,战乱少,人口密度远超满目疮痍的华北平原。但是,山西的土地太小,养活不了太多的人。

明初山西人迁徙到河北、河南、山东、陕甘一带,南至淮河流域。

来自山西南部的移民经常经过山西省洪洞县,在那里做短暂停留。

据记载,明代洪洞北部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这座寺庙很宏伟,有许多僧侣。寺旁有一株汉代古槐,“四周绿树掩映”,车马大道在树荫下穿过。成群的乌鸦在树上筑巢,遍布各处。

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集中移民,槐树成为移民聚集地。如此雄伟的槐树,成了移民们在跋涉中最深的记忆。

这些移民到了他们的新聚居地,就告诉后代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但很长一段时间,山西的村名都湮没在传说中,后代也无法追溯到更早的家乡,于是祖先曾经停留过的那棵大槐树就成了寻根祭祖的终点。

▲洪洞大槐树

遍布全国的大移民中,并不是只有一棵大槐树。云南民间说祖上来自南靖城刘阳巷,镇守云南的士兵其实来自江西、浙江、湖南、河南。他们迁出的南京是指南京,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而不仅仅是南京城。

皖鄂移民只记得江西的瓦坝,而苏北人经常声称自己的祖先来自苏州的长门。这么小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就像那棵大槐树一样,它们不过是祖先去某个聚集地途中的记忆。

明初大移民后,华北、华中经济得到恢复。在后来的记载中,经常可以看到“邦朝之初,人丁稀少”的记载,到永乐时,土地逐渐被开垦。北京、开封、河间等城市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后来京南之战,北方又经历了一次人口迁徙,以补充京冀人口。朱迪,明朝的皇帝,定都在北京,北京是中国的一个国际大都市。其绝大多数人口是移民,但只有十分之一的土著人口。

第五回湖广填四川,“填康乾盛世”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就一个子字,意思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乌鸦”。

康熙二年(1663年),顺天巡抚张德地升任四川巡抚。这个时候,川渝地区只有几百户,县城里往往只有几十户甚至十几户居民,有的甚至只有一两户。人口稀少,结果四川老虎横行。顺年间,南充县吸引500余人开垦定居,228人被老虎吃掉。

面对如此乱局,上书要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张之乱以来地广人稀,请招人耕种。”康熙七年(1668年),移民再次被提及。

▲往西走。

移民四川始于政府的鼓励,回报相当诱人:入川移民五年不用交土地税。三藩之乱平息后,清政府宣布在四川的移民可以入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对夫妇,给30亩水田或50亩旱地,如果有个儿子可以当丁壮劳动力,再分配四亩。每户给十二两银子作为安家费。

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次巨大的迁徙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湖北和湖南的居民溯河而上进入四川东部;广东人大量进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把客家话带到了四川。

此外,还有福建、江西、广西的移民。以邻居和亲戚为纽带,他们组成了一个数百人的队伍,跋涉到未知的地方。

与此同时,湖广人继续北上,进入陕西南部,与四川相邻。到了乾隆后期,那些曾经杂草丛生的地区,一个县的人口增加到了上千户甚至上千户,山石深谷里都有居民。

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谓“健康繁荣的盛世”也是移民创造的盛世。

近代以来,中国仍有三波移民潮,人们习惯称之为“闯关东”、“西进”、“南亚”。与“湖广填四川”不同,这三次迁徙都是民众自发的。

第六次冒险东进,到西口,下南洋。

关,山海关;关东,也就是今天的东北三省。康熙年间,东北被封禁,汉人不得进入“龙兴之地”耕种开矿。然而,仍然很难禁止农民私自突破海关关卡,前往禁区开垦土地。到咸丰末年,长达200年的封锁政策被解除,移民被鼓励开垦荒地。关内移民开始大量进入东北。

清朝灭亡后,移民关东的浪潮越来越高,每年都有数十万人移居关外。高峰时,数百万来自河北和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东北。

在整个东进大潮中,多达3700万华北居民向东北迁移,东北三省成为中国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区。

当华北的人们跨过渤海和山海关时,晋西北的居民受困于频繁的干旱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越长城,前往今天的内蒙古寻找生存之道。

而福建和广东的居民则分批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瀛寰陆贽》记载“闽广人民渴望造船涉海。买田娶女,留而不归者不下数十万,如吕宋、加罗巴(爪哇岛)诸岛。”这些地区大致位于现在的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这群探索海洋的移民也成为第一批具有现代思维的中国人。

晚清以来,南洋优秀华人反哺内地,创办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慷慨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贸易。许多南洋子弟已回国参加革命和抗战。

抗日战争期间,仅在滇缅公路上服役的华侨就多达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死在那里。

阅读历史|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伦书院——“中国十大国学教育机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106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