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央下令,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发生了什么事?

刺史制度2022-09-27  19

1969年中央下令,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发生了什么事?

1969年的一天,建国刚刚二十年,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天安门广场在机器轰鸣声中被拆除。据说是中央下的死命令:“拆除天安门城楼。”

随着楼房的倒塌,拆除了一部分房屋,让人思考,思绪随之回响。

可以说,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文化是我五千年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中央政府在1969年下令拆除天安门广场?

18岁男孩设计并建造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历史悠久。它始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即明朝皇帝朱迪统治时期。早期叫“承天门”。

清朝始祖“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八年(1651年),正式更名为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经历了两个朝代,明朝和清朝。它有6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无数皇权的更迭,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600年来,它也是作为国家首都的重要地方。

天安门不仅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几乎每一件古董都可以称之为历史文物。是见证中华文明传承的最现实依据。关于它的故事数不胜数。

在明清时期,所有重大的庆祝活动,如新皇帝登基和授予女王,都必须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仪式虽然繁琐,但足以见证这个地方对皇室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皇帝结婚,将军出征,拜天地,刑部秋审。有一个类似的活动流传至今;“金殿”,即科举制度,“名扬天下”。

可见,天安门广场对其他人来说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即使在今天的时代,开国大典、阅兵和升旗仪式都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对于现代人来说,那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故宫文物馆肯定有很多人见过这些文物。

恐怕大多数人游览北京时想到的第一站是天安门广场。

穿过天安门广场,就是曾经戒备森严的故宫,禁止随意出入。很多人都没去看过。在现在的开放期,让大家有机会多了解一下这个城门的历史。

现已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市中心。

在天安门广场上,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等。

不仅如此,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功能的建筑都与天安门广场遥相呼应。说到天安门城楼的建造,我们不得不说它的“总设计师”。

你可能想不到当建筑师建造天安门广场时,他只有18岁。他是个英雄,也是个少年。他叫蒯祥,江苏省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于凡村人。

虽然那年我们没有看到天安门,但它与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大不相同。它由城台和城楼组成,庄严厚重,气势磅礴,高达34.7米,堪称五门九塔。

几乎所有的建筑都雕刻着精美的彩画和金龙,13米高的猩红城平台上覆盖着琉璃瓦。

每块城砖重43kg,汉白玉基座,四周汉白玉栏杆,上面雕刻的莲花花瓶图案非常漂亮。

台湾总面积达到了4800平方米,台湾东西两侧的楼梯也被称为“马道”。五个拱形门道高8.82米,宽5.25米。皇权时期,中间不允许走其他人。

天安门广场的头两只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狮子作为城门有着悠久的历史。按照当时的制度,是最高等级的石狮。

不仅雕刻精美,而且两只狮子的大小、形状和雕刻几乎一模一样,是明代雕刻技术的完美体现。天安门广场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经三年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

同年,记载了郑和五下西洋,明朝皇帝朱迪下令建造承天门。它现在是天安门广场,意思是“继承天命,受天命”。

许多人误以为天安门广场是一座与故宫同年代的建筑。其实故宫早在元朝就建了,是皇城。

天安门广场和紫禁城作为一个整体完全建于永乐时期。至于元朝为什么不修建整个城墙,也有各种猜测,让人遐想。

天安门本身就已经是一座很有艺术历史的古建筑,建筑材料特别豪华昂贵。此外,朱迪在继位期间还迁都“顺天府”。在这里,大家一定都讲过朱迪称帝的故事。

朱元璋攻占庆忌推翻元朝后,在“金陵应天府”建都,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都于此。

据史书记载,朱迪的皇位是从他侄子手里继承的,这是不正当的,后世也有很多讨论。迁都的意图也是为了名正言顺。

这次迁都,流传至今,北京从此成为首都。以此为起点,“承天门”的建设可以说是尽心尽力。

在天安门城楼内部,基本结构几乎都是木制的,但是非常坚固。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榫卯结构,将古代工匠的受力平衡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不得不再次称赞蒯祥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匠,朱迪曾被誉为“蒯鲁班”。18、19岁,在当代可能还不够成熟,刚刚上大学。

吴志忠记载:“你可以用两只手画一条双龙,你就是一条。”由此可见,这位年轻的工匠是多么的厉害,两只手就能完美的写字画画,堪称当代天才。

这位优秀的建筑工人出生在江苏,从小学习木工。难怪苏州园林目前闻名于世。

“上有苏杭,下有天堂”更是耳熟能详。想必和苏州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不愧为中国历史文明的瑰宝。

然而,天安门广场,这样一个重要的建筑,已经被摧毁和重建了许多次。是因为什么?

天安门广场的灾难和毁灭

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承天门”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日顺元年(1456年)某日,第一次被灭。

在承天门修建26年的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天空电闪雷鸣空,其中一道闪电仿佛故意击中承天门,火焰迸射出,熊熊燃烧。

几乎是木制的天安门广场注定要失败。没有被时间腐蚀的木头,被雷火烧坏了,相当严重。

雷霆降临人间,自然有很多评论。这件事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无从考证,但从重建时间来看,除了有限的记录,里面肯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456年被毁,历经9年,直到1465年,工部大臣白圭主持修复,承天门总设计师绣像牵头重建。想必,作为广场的“家长”,蒯的心里也很无奈。

第一次被自然灾害摧毁,而细致的第一次建设也为今天的天安门模式奠定了基础。原来东西宽5间,南北深3间。建成后变成9间宽,5间深,改建成宫殿建筑。

第一次破坏修复看似相对简单,但时间证明了古人的建筑能力是高超的。很久以后,“承天门”矗立在那个地方,雄伟壮观。

第二次毁灭的故事多少有些道理。1644年,“承天门”建成已有200多年了。

明朝天启、崇祯年间,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农民暴动了,著名的李自成出现了。高迎祥死后,他接替王闯,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崇祯皇帝的命运也可以用悲惨来形容。他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退位后的明朝千疮百孔。他不愿意做亡国之王。他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勇于改革。

但传给他的大明山其实是一片狼藉。里面是农民起义,外面清军虎视眈眈。崇祯皇帝,凭自己的努力,终究回不了天庭。

相传李自成入侵北京前,曾与崇祯皇帝上书,要求割让土地,与明朝和平共处。但是,在“天子守国,君亡”代代相传的明朝,崇祯怎么可能甘心做亡国之君呢?

他试图迁都,用了各种方法,生活在内忧外患的境地,想要恢复明朝的辉煌。可惜朝廷之上不得安宁,迁都失败。在李自成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北京城门被攻破。

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那是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夜,他给三个儿子打电话。此时,他已不记得自己的皇帝身份,只有一个父亲呵护着儿女的爱。

他一直告诉他的孩子,为他们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告诉他们保持匿名,平静地生活。一旁的周皇后泪流满面。33岁嫁给崇祯18年,天下母亲,贤明贤惠,却无力救国。

她不停地在宫里走动,叫宫人赶紧逃命,看着雕梁画栋的宫殿和高耸入云的“承天门”,仿佛十八年来的一场梦。

他没有逃命,而是在皇宫上吊自杀了。崇祯皇帝也在景山公园自缢,留下千古遗憾。

中央政府下令拆除和重建天安门广场。

第二次破坏天安门广场的背景是李自成进京,战火烧毁了“承天门”。破坏后没有立即重建,这表明历史是充满兴趣的。李自成入侵北京后,并没有对被破坏的建筑进行修缮。

因为只经历了几个月,就在山海关外被吴三桂和清军打败,短短一年就结束了。

战争期间,天安门广场自然忙得不可开交。就像一个日渐衰老的老人,静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没有悲伤也没有喜悦,却充满了感情。

七年后,天下安定,顺治皇帝下令重建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广场。这次重建,天安门广场已经扩建了很多,而且已经初具规模。重修长33.7米,宽9间,深5间。

这也是历史上第二次重建天安门广场。这一次,天安门广场重新焕发了活力,焕然一新。它在北京已经屹立了300多年。

直到1966年3月8日,天安门广场再次受到伤害。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皇权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人们生活在积极的氛围中,一切都在变得更好。

就是这一天,河北邢台发生了6.8级地震。3月22日,又发生了7.2级地震,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据记载,两次地震造成8064人死亡,3.8万人受伤,经济损失10亿元,可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灾难。

当时中国还没有地震预警系统。从那时起,中国决心发展地震预警系统。邢台地震堪称地震预报的里程碑。虽然距离还很远,但是北京也被河北省包围了。

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地震和余震,屹立百年的天安门广场似乎已是垂暮之年,经不起余震,天安门城楼也已严重受损变形。

对于新中国来说,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这种伤害深入人心。领导们讨论后,立即下令提出了重建天安门广场的时间表。

新时代的天安门广场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第一个口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人们看到它的时候并不觉得它很美。中国著名书法家钟刻苦钻研,重新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个标语。

这个设计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规格也恰到好处。后来又改了几次,也没有改变书法的形式。

今天还在用,很多人不知道。据说在天安门广场的立面上,国徽的背面刻着一个人的名字,这是最初悬挂国徽的主人的名字。

有很多关于新时代的天安门广场、国歌的诞生等等的故事。可以说是很多历史的见证。

这第三次施工也是目前为止最后一次大规模施工。这个建筑可以用宏大来形容,天安门大厦的设计具有9级抗震防御能力。

即使在唐山大地震之后,它也没有再一次伤害到天安门广场。从那时起,天安门广场就被插上了崭新的红旗和标语,并屹立至今。

三次毁灭,三次重建,天安门一直在见证着每一个强大时代的诞生,见证着一个拥有自己灵魂的美丽新中国的诞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100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