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研究中的整体与个案

电蚊拍原理2022-09-27  17

民国史研究中的整体与个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室、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民国史青年论坛于2022年8月24-25日在南京举行,主题为“整体历史视野下的民国史研究”。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民国档案编辑部、《历史月刊》编辑部等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个论坛。本次论坛以线下举办为主,线上会议为辅。参赛论文分为A、B两组,每组举办了四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和前三场研讨会于24日举行,第四场和闭幕式于25日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蒋主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朱分别发表开幕致辞。张生回顾了民国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民国史在史料、观念、方法和研究群体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并向与会学者致欢迎辞。金艺林立足个人学术生涯,寄语青年学者,历史研究的关键在于兴趣和努力;朱重申了论坛的主题,指出了民国史研究中整体与个案关系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民国史研究的发展前景。随后,论坛分为会场和小组讨论,专家学者报告和评论,线上线下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浓厚。

A组第一次会议由《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高莺莺主持。中山大学安东强、北京大学张林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江涛、清华大学李世鹏、华东师范大学王亚飞等学者分别报告了论文。《江海日报》编辑部的莫磊和厦门大学的刘士谷对此进行了评论。安东强以海外报刊和书信材料为基础,论述了民国初年康梁创建国民党的过程及其最终被废除的原因,呈现了这一隐晦史实的来龙去脉。张林西认为,1912-1913年蒙古与北京政府的战争是中国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最后一战。蒙古意图凭借宗教势力和二次革命的契机入侵南方,而民国则以“跳庙打”作为回应,封锁物资和慰安所,两者最终形成了事实上的分界线。江涛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裁兵论的演变,指出从一开始,裁兵就是精英集团为了南北和谈而主张的,但五四以后,裁兵更加突出,“民兵”也就存在了。与此同时,以切割为主的“民兵制”在5月30日后逐渐转向五华和学生军运动,最终演变为国民革命。李世鹏论述了大革命后期的京官南下现象,分析了“政治南征”话语的兴起及其在国民党内外的传播和演变过程。在梳理制度重构过程的基础上,王亚飞论述了江苏及江苏两省的县官选举制度与实践。

A组第二场由《安徽史》编辑部王千干主持。南京大学的胡、厦大的刘士谷、兰大的、河海大学的、山东大学的李分别汇报了研究成果,南开大学的何江峰、南京师范大学的严海建先后进行了点评。本文涉及历史地理,重点是长江和淮河流域。其中,胡重视郡县的划分,郡县的划分源于铁路的修建,以河滩的开发为特征。他从多个维度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南京江浦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探讨了变化背后的政治过程。刘师古以长江中游的江心洲、桑洛洲、张家洲为重点,探讨它们长期的自然演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及滨水人群围绕资源的相互作用。李依据台湾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水利局和农商部档案,梳理了领导淮河委员会的提案及其引发的诸多争议,探讨了齐的现实诉求、北京政府淮河委员会的最终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北京政府淮河委员会的来龙去脉作了新的解读。另外两篇是刘宝记对山东沂水县卫主张克玉《随营日记》的考证。从微观历史的角度,对季末北洋政权及其下的社会生态给予多面透视。本文从周倩倩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沦陷区的食盐运销制度、盐商的生存状况以及食盐的供求状况。

A组第三场由《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胡永恒主持。南京大学的黄鹤、南开大学的黄炜、苏州大学的徐鹤涛、清华大学的、广州社科院的黄百里、华南师范大学的分别汇报了论文,南京大学的陈海一、山东大学的李依次进行了点评。本文从中国实业公司的资本来源入手,考察了战时国家资本的渗透和扩张。黄维以福建省政府与日本围绕安溪铁矿的经济合作为案例,探讨了陈毅在福建如何应对日本,进而分析了近代中日关系中福建的战略价值与日本对华战略的地方差异。黄百里和李晓军聚焦民国时期政府对广州茶馆的控制,从一个相对微观的领域考察了广州城市生活的内部,展示了茶馆如何成为地方文化与国家权力微妙较量的舞台。徐鹤涛从财政的角度,对北洋政府时期国有公立大学的官方拨款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梳理了财政的变化如何影响国有公立大学的运行经费。李玉荣根据石家庄城市解放过程中建立和发展城市合作社的经验,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城市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并从整体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入城初期的工商经济环境。

A组第四场由南京大学民国研究中心陈亮主持。南京大学孙杨、北师大孙惠秀、安徽大学梁、安徽大学黄、团结报文史周刊王先后报道了研究成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的王卫星和南京大学的孙杨担任审稿人。孙杨从化党史研究之弊为利的角度,阐述了拓展民国史研究的三种可能启示,即“超越学科”、“理论自觉”、“当下追求”。孙惠秀论述了CCP早期的发展路线,分析了四大会议前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1925年改为数量第一的发展路线,以及CCP在大发展后如何改革组织人由弱变强的过程。梁介绍了1927-1928年中共陕西暴动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共陕西党组织在暴动中从结盟到"博弈"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黄从组织史的角度梳理了安徽省临时委员会"两建两废"的组织过程,以及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安徽省组织建设的演变逻辑,探讨了中共早期省委体制下中央政府对地方变革的应对。王以华北根据地城市工业组织领导下的沦陷区伪军伪警察工作为切口,重新审视了中共伪军伪警察工作的具体做法、成果及其后续的制度因素。

B组的第一场学术讨论由四川大学的王果主持。南京师范大学严海建、中国社会科学院石启贤、南开大学何江峰、北师大钟芳华、南京大学马林先后上报论文,《民国档案》编辑部杨斌、四川大学周岳峰先后点评。严海建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吴稚晖、蔡元培、李世曾、张静江的权力兴衰,可以在国民党派系格局演变的脉络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在权力资本的起伏中得知。施启贤指出,杨叔侃的就职和离任,既是1923年以来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互动博弈的结果,也是国共合作后新旧势力消长的历史缩影。何江峰以鹿晗为例,展示了地方实力派面临解放期待,国民党军队在其左右的现实。为了自保,他试图在联共和亲蒋之间反复权衡,其政治态度呈现出两面性。钟芳华梳理了“九一八”事变后陈粤军入赣问题的缘起、反复、重启和落地过程,揭示了其背后与广东的互动和博弈关系。马林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铸币的控制为重点,梳理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中央银行等货币政策的实施,协助和推动了两币成元和法币改革,逐步建立了统一集中的新货币体系。

B组第二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侯主持,南京大学陈海义、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姚江洪分别作报告论文,中山大学安东强、北师大孙惠秀作点评。陈海-易的《李顿调查团与九一八事变调停再研究》一文,不仅包含了对调查调停的重新梳理,还涉及到对调查团言行的重新审视和对调查团成败的重新判断。陈谦梳理了日本全面侵华后法国在西沙群岛的考虑和行动。本文从王马克国民政府和英国两个角度,梳理了中英两国在解决旧债问题上的谈判过程、作用和影响。鲁花认为,国民党对东亚革命的叙述、对民族革命和阶级革命关系的处理以及中国自身的大国历史传统,都存在着矛盾和自我瓦解的内在张力。张莉两广事变爆发后,日本虽然宣布中立,不加干涉,但外务省和军方都想借中国内乱之机,推动“华北分治”。姚江洪提出,日军一号行动与国共谈判的关系深刻反映了战局对政局的影响,也反映了战时中国特殊的军政关系,呈现出新的军政格局。

B组第三场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何江峰主持。南京大学的陈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王毅和李志宇、复旦大学的王昭、南京师范大学的易青和四川大学的王果分别发表了论文。《历史月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赵依次发表评论。借助陈亮的数字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家庭背景与学业发展的关系。王毅分析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新闻危机的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左翼记者的转型发展过程。李贽从精神和人格状态出发,指出西方个人主义的女性主义话语不能完全解释中国革命女性的经历。她认为,在中国革命女性的生活实践中,可能存在着一种现代女性意识,能够使人突破“自我”得以成长,超越个体成为主体,立足于女性优于女性。王昭借用社会经济学中的“网络”视角,分析城市职业女性的友谊所编织的社会网络,在传统网络所归纳出的一般要素之外,找到了新的支持系统。易卿研究了立法过程、立法渊源、日本与伪满洲国司法界的博弈、日本法律界的影响等。,以调查数据为切入点,考虑法律规定。王果论述了近代中国贫困概念的第二次转变,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对贫困原因和挽救贫困的策略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救国策略的转变。

B组第四场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瞿俊主持。四川大学周岳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赵、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丁毅、南京大学何欣先后发表论文。审查人员是复旦大学的马建彪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姜宝林。周岳峰从质疑入手,分析了“梁启超系”是如何从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同情者变成“反社会主义者”的。赵在《把爱带回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漫主义方面》一文中别出心裁地提出要重视五四运动中的情感因素,是对过去强调五四运动启蒙理性的一种纠正和反思。王鹏伟引入了知识史的视角,认为国家意识的培养是重视基础地理教育的关键因素。牛莉论述了学科体系的引进和引进对中国大学地理学科建立和成长的影响。丁毅通过文章再现了江苏教育会的发起、实践和最后短暂的命运。何新认为,萧一山不仅在太平天国史的创作和史料的发掘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基于史料的新发现和历史观的转变,他也注意到了自己对同一重大历史事件叙述的变化。

圆桌会议和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罗敏主持。厦大刘士谷和华东师范大学瞿俊分别代表两个分会场做了分组总结发言。本次会议的参会论文,不仅有从整体历史的角度,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根本性问题;在民国重大政治转折点上也有全方位的新探索;也有运用新方法展示新史料的优秀作品,从整体历史的尺度扩展和转换入手。之后,又有、李、李渔、叶美兰、岳前厚、等前辈学者对其进行介绍。学者们就疫情下的历史转折、整体历史视角下的民国史研究方法和途径等关键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朝光、南京大学陈前平、浙江大学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对会议做了总结。第四届中华民国历史青年论坛圆满结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8076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