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嬴政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为什么以前夏商周的大佬不能叫皇帝?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关键,就是从秦始皇开始,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地方政府听命于中央,而不是诸侯。
当然后来的很多朝代还是有一些小规模的分封制,但最后要么是因为割据被破坏,要么是通过各种手段解除了分封制。比如汉武帝的恩宠令,成功加速了分封势力的解散;明太祖文健斩断了宗族,但他收留了自己,让四叔继位。
回到正题,由于分封制被郡县取代,王权高度集中,演变为皇权。
能影响皇权的,也是官制的安排。秦始皇的官制非常复杂,不断变化,但可以概括为“三公九吏”。
“三公”批丞相,批邱,批神医。其中,宰相是所有官员的首脑,是最高行政长官,协调一切国家事务;邱掌管全国军务,与丞相同级;御史相当于副总理,辅助总理。
从三公的分布可以看出,宰相的权力很大,如果宰相和御史们站在同一战线,对皇权的威胁很大。
实际情况不仅如此。宰相有一个专门的助手班子,类似于今天的刺史,叫“十三曹”。这也是相对权力达到顶峰的标志,甚至是相对权力高于皇权的标志。
这么说,比较一下皇帝的秘书和宰相:
皇帝的秘书处被称为“六商”,包括商一、商事、商官、商Xi、商舆和商书。听名字就知道是关于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东西。今天用几个app就能解决。
但是曹的十三丞相就不同了,明确地说:
曹,掌管丞相府的一切事务;
曹东,掌管全国主要官员的任免,包括太尉军事的官员任免;
曹,主管农业;
奏曹,掌管朝廷的章奏;
曹,主管国家司法和民事法律;
曹,主管全国陆路交通和驿站;
曹伟,主管国家交通;
曹,主管国家盗窃等各类案件;
曹,主管刑法;
曹,主管兵役;
曹,掌管国民经济、货币、盐铁专卖;
曹,掌管全国粮食;
黄阁,主管总理府秘书处事务。
综上所述,皇帝任命三公,但是宰相可以任命除了皇帝和三公以外的任何人,国家的各种重大事务都集中在宰相身上。
不仅如此,宰相还有九卿,他们是掌管国家各种行政事务的高级官员,包括:
常,掌管祠堂礼仪;
朗钟灵,掌管宫廷侍卫;
卫尉,掌管宫门守卫;
太仆,掌管国家马政;
廷尉,主管国家司法审判;
客,负责中国各民族的外事和人民事务;
完颜政,掌管皇室和帝国事务;
内史粟,掌管国家财税钱粮;
少府掌管王室事务,税收涉及王室和政府财产。
于是,宰相管辖下的机构,不仅在国家的各种行政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就连宰相也可以插手王室的人身安全,吃喝拉撒穿!
可以理解为皇帝是大股东,股份多,有投票权;但是总理是主席和总统。虽然他没有股份,但他有很大的权力。都是他自己人的。立空皇帝甚至搞垮他都很容易。
最后的情况是皇帝和宰相共同治理国家。皇帝在思想统一上有优势,宰相在权力统一上有优势。
如果是一个秦皇汉武的皇帝,丞相会稍微收掉他的光;如果是别的皇帝扶不起来,那项权就牢牢地握着皇权。
这也是后世不断改革官制的重要原因。本质基本上是扩大皇权,削弱相对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