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丞相诸葛亮乘曹丕之死、曹睿新继位、魏国局势不稳之机,对曹魏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当时曹魏集中兵力在东部战场(合淝)和中部战场(靖州)防守吴栋,所以对蜀汉的防守松懈,因为自从刘备病逝后,魏蜀边境几年没有动静,也没有战争的迹象。所以诸葛亮这次出兵,敌人的防备非常松懈。这是一次突然袭击,对敌人的袭击是毫无准备的,出其不意的,这是成功的最好机会。
利用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事先声称已从顾颉路攻下城池,并派赵云、邓智引疑兵分遣队,占领吉谷,吸引曹魏的注意力,牵制曹魏主力,而自己则是蜀汉军主力,攻打岐山。诸葛亮的军队规模庞大,纪律严明。很快,陇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县在诸葛亮军队的强大军事威慑下相继投降,只剩下广卫县和陇西县不愿投降。此时,魏明帝曹睿亲自镇守长安,命大将曹真救援陇西。由于赵云的军队还在吉谷,对关中构成了威胁,曹真不知道赵云军队的虚实,不敢妄动,就命令曹魏的五子中的一个,也是唯一剩下的一个,张合,带兵救援陇右(甘肃一带),自己则在梅县,与赵云的军队对峙。
张颌率领五万兵马来到陇右,准备与诸葛亮决战。此时诸葛亮正在全力进攻广卫郡和陇西郡。只要诸葛亮打下这两个县,整个陇右就成了诸葛亮的囊中之物。诸葛亮占领陇右后,将来可以以陇右为军事基地,充分利用其土地、人口和粮草,在关中与曹魏作战,从而进攻中原,复兴汉室,重返故都。至此,张合五万大军来势汹汹,势在必行,堵住张合,堵住陇右城门,全力打下广卫郡、陇西郡,所谓关门打狗。于是,诸葛亮以马谡为总指挥,王平为副将,前往街亭阻击张合大军,为诸葛亮“打狗”赢得时间。马谡到了街亭,看到大道中间的破城,就放弃了守城。尽管王平苦口婆心地规劝,他还是带领部队上山了。马谡自以为深谙兵法,运筹帷幄,横扫千军。他认为他已经在山上扎营,他有一个有利的位置。魏军来攻山,山上蜀军的诸葛亮连弩,必然能打败魏军,魏军如果绕过山,马谡就可以从后面攻击魏军的粮草和辎重。太可惜了!几十年的战场经验,张合这种实战老手,岂是那么好对付的。张鹤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他没有主动攻山,也没有绕山走。而是命令自己的部队占领山脚下的水,切断山上蜀军的水源,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所以山上的蜀军不战自乱,士气涣散。马谡惊慌失措,指挥蜀军为困兽而战,被张合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好在王平在山脚下驻扎了一支部队。一千多人敲锣打鼓,张合吓坏了。他以为蜀军在山脚下埋伏了大量兵力,却没有追击马谡的溃兵。蜀兵慢慢撤退,平安归来,马谡也不会全军覆没。
此时,曹真的主力部队袭击了赵云在吉谷的游击队。赵云虽然寡不敌众,却集结败兵,与魏军决一死战,从容退守汉中。
得知诸葛亮在马谡大败,曹、魏的援军立刻赶到陇右,觉得继续打下去没有意义。见势不妙,将军队撤至汉中,同时将西郡千余户一并搬离。
回到汉中后,诸葛亮自讨苦吃,马谡为其不可饶恕的罪行被处死。
这次北伐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可以说已经做了一半了(陇右五郡,打下三郡)。诸葛亮战略高明,声东击西。赵云率领部分军队,占领了吉谷,牵制了曹真的主力。他亲自率领蜀军主力,猛攻陇右,派马谡阻挡曹魏援军救援陇右,并关上门(阻挡曹魏援军)。战斗中的失利导致战略上的失利,局部可以影响整体,细节决定成败。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