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党史概论》2006年第10期,汤祖祥著。
大别山腹地金寨县双河镇,是一个“鸡叫狗叫三省”的地方。1913年2月2日,开国将军洪学智就诞生在这里。洪学智1929年参加长夏节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历次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进。进入川陕根据地后,先后任该营政治指导员、共青团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三围”“六围”运动。1935年3月起,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迎接中央红军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失败,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据地,进行西征。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战斗,于12月进入川北,迅速发展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三县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西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1月,红25军也奉命撤出鄂豫皖根据地,转战鄂豫陕地区。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决定中央红军向川西转移,并要求红四方面军予以配合。《中央电报》指出:“宜迅速集结兵力完成进攻准备,并于最近时期进攻嘉陵江以西。”红四方面军在王仓坝召开紧急会议,认为迎接中央红军是当务之急,决定适当收缩东线兵力。同时采取牵制战术,集中兵力进攻陕南,以迷惑和调动敌人,为苍溪南北地区渡嘉陵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与已到达商县的红25军会合。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后,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5月,向川西北进军,准备与过渡中的中央红军会合。洪学智率红四军政治部、红十二军分区留守后方侧尾,负责建立地方政权,动员组织群众,支援红军。
红四方面军司令部进入黑水和鲁花后,把四方面军的一些医院和后方伤病员交给洪学智管理,还有一个补充师,全部由俘虏兵组成,主要任务是抬担架,运送伤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缺盐缺粮,筹粮十分困难。此外,它还得照顾大量伤病员,难度可想而知。
龚寨是少数民族地区。红四军进入后,在思想和物资上缺乏准备,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不懂语言,风俗习惯各异。少数民族的首领都是武装起来的,他们经常互相争斗,他们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很严格。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矛盾极其尖锐,红军很难做群众工作。
红30军走在前面,反动领导人天天派人到处攻击红军。他们在打麻雀战,躲在大山、峡谷、河流里。他们会突然向你开枪,红军战士会死会伤。红30军路过时打他们,抓了一些人交给红4军。洪学智试过很多办法,教育后放回去,还是无济于事。
1935年7月,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在黑水和鲁花接到四方面军指示,中央纵队要经过黑水和鲁花,要求洪学智准备粮草,做好迎接工作,负责接收中央红军伤病员。
洪学智接到通知后,对全军进行了动员,强调无论多么困难,也要保证中央红军的粮草供应。然后,立即组织民运部、安全部等机关和直属队,连夜出发,翻山越岭,打开几个反动头目的寨子,养了几万斤粮食和几百头牛羊。
中央纵队先遣队到达黑水和鲁花时,曾写信给红四军政治部,要求他们把饲养的牛羊和粮食送到红三军中转。中央纵队到达黑水和鲁花后,洪学智把饲养的牛羊和粮食直接送到中央纵队。洪学智前后送去了四批粮食、牛羊和慰问品,圆满完成了中央红军伤病员的转移安置任务。
中央纵队离开黑水和鲁花时,洪学智第一次见到了负责中央纵队粮草供应的刘少奇。刘少奇身材苗条,和蔼可亲。很高兴认识洪学智。他紧紧地握着洪学智的手说:“洪主任,谢谢你,谢谢红四方面军对中央纵队的大力支持。你们送来的粮食、牛羊和慰问品,可以解决我们的大问题。”
亲情类兄弟
长征途中,洪学智率领红四军政治部从黑水、鲁花到坂右,经过数百里无边无际的草原,那里人迹罕至,到处是沼泽,气候异常。洪学智不仅要负责伤病员的运输,还要每天琢磨怎么弄吃的,让部队不饿。
红四方面军翻过麻石坡最后一座山时,由于先头部队已经过了,山坡上的食用野菜和水果找不到了,红四方面军不得不在草地上走了一两天。得不到食物,又挖不到野菜充饥,红军只好杀了心爱的战马,有时甚至把它的皮带和皮马鞍煮了吃。有伤病员的政治部,又没有部队掩护,非常危险。洪学智只好率政治部返回黑水公司和鲁花。
洪学智虽然在组织上配了马,但骑的很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运送伤病员和粮食。8月底,回到黑水公司和鲁花后,洪学智终于积劳成疾。他发高烧,不省人事,生命垂危。后来部队找到一个70多岁的中医,把他从离部队六七十里的地方请来。红军战士围着老中医,对我说了一句话,求老中医赶快给洪学智治病:“我们离不开他,红四方面军也离不开他!”老中医说:“你不用慌。洪主任患了伤寒。我给你开个处方。只要你能拿到我的药,就拿去吃,保证把病治好!”红军战士立即按照老中医的药方找药,终于把所有的药都凑在了一起。“吃了三次药,洪学智真的渐渐康复了。
在洪学智生病学习期间,警卫排的一个回族战士看到首长病重,哭着说:“洪主任快不行了。我活着的时候在做什么?”我开枪自杀了。洪学智醒来后,听了这件事,回忆起长征路上那个小战士一路跟着他。我不知道他冒了多少险,受了多少苦,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935年9月,张反对红军北上,迫使红四方面军南下。洪学智和军长带领红四军不顾艰难险阻,徒步穿越草原。10月,红四方面军发起绥(京)冲(华)丹(巴)毛(公)战役,强渡大金川河,随后翻越终年积雪的金笳山脉,攻克天全、宝兴、芦山。第二次翻越金笳时,洪学智进行了充分的政治动员。他号召官兵们发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坚决翻越金笳山脉这一天然屏障。他要求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同志之间要团结友爱,一人有难人人帮,不能让一个伤病员留在山上。
金笳山区的气温为零下20-30摄氏度,天气恶劣,变化莫测,如大雪、强风或冰雹。因为空气薄,再加上长征,人少马多,困。走在山上,人会头晕浮肿,腰酸腿软,力不从心。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将永远“留”在山上。
洪学智组织了一个收容队,走在队伍的后面,收容那些被留在后面,冻得走不动的战士。一天中午,部队到达了金笳山脉的主峰,四周是冰天雪地。突然,乌云翻滚,天空一片漆黑,接着一场暴风雪席卷而来。六名红军战士在暴风雪中倒下,停止了呼吸。这些战士和敌人一起浴血奋战,结下了深厚的阶级友谊。洪学智不忍心把他们留在山上,就派人把他们抬了下来。
下山走了一段路后,战士们找了一个磨坊避风御寒。于是,我打算晚上住在磨坊里,煮大麦,把冻得“死去”的士兵抬进屋里。午夜过后,磨坊里的温度升高了,一个士兵发现一个冻僵的“死去的”士兵在动。大家都很惊讶,不相信。他们说:“你看,你眼睛瞎了!”“我不相信你。你看,真的动了!”士兵说。洪学智仔细一看,并不是。他呼吸急促,在移动。洪学智大喊:“快去救援!”那时候没有医生,大家都是靠人工呼吸给昏迷的战士喝姜汤,厨师太多让他活了下来。一个人活着,意味着其他五个人还有希望。大家一一施救,结果救了五个人。其中一个比较小的没有抢救过来,可能是心脏病。
经过四五天的休整,红军西行至道孚,翻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合抱山。这时,洪学智有了经验。在山脚下,他要求所有部队凌晨2点起床吃饭,用大锅煮辣椒牛肉汤,大家都喝了,趁热上路。大家在路上也带一瓶辣椒汤,爬到主峰的时候喝两口,增加一些热量。同时命令部队在上午10点前通过主峰,因为10点后气候变化快,容易出现大风大雪。部队还带了很多防冻的东西,比如盐、茶膏等,避免不必要的减员。为此,四方面军总部表扬了洪学智。
与吐司结盟
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先后攻占炉霍、沾化、甘孜。占领沾化城时,与2000多名酋长发生激战,数百名酋长被俘。经教育后,他们被释放,大量捕获的牛羊归还给群众。城市里有一个领袖,巴顿·多杰。群众向他报告,红军把我们的枪、牛羊都还回来了,俘虏都放了。这支队伍还不错。
第三天,巴顿多杰派人到红四方面军,要求红军派人与他谈判。他想通过谈判与红军讲和,把喇嘛首领诺娜交给红军。那是国民党中央民族委员会委员,蒋介石委派的西康使者。诺娜一行人多,还有一些武器和财物,经过沾化时被巴顿多吉抢劫,诺娜也被扣押。
事后,巴顿多杰觉得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他杀了纳诺,他就无法向国民党解释这件事。放了诺娜,你抢的东西一定要还回来,你拿到的枪就没了。不杀,怎么处理?巴杰想把这件事归咎于红军。
红军在多吉约谈判的地方在一个山头上。天亮前,他们占领山头,居高临下,布置了许多藏民,都手持长枪,生怕红军进攻。经过研究,洪学智决定派民运部长周渝民与他会谈。初步讨论富有成果。巴顿要求去沾化城见红军最大的“领袖”。
两天后,巴顿多杰来了,他带了一些人在山上守卫。洪学智在政治部认识了巴顿多吉。洪学智巴顿多吉详细讲解了红军的少数民族政策和红军长征的目的,他们谈得很投机。洪学智打开电唱机,一边说话一边放唱片。巴顿吉第一次听到唱片的时候,非常惊讶,觉得很奇怪:“这么小的东西怎么会有人唱?”洪学智笑着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巴顿印象很深刻,觉得红军真的很棒,这让他很开心。
中午,洪学智邀请巴顿多吉吃饭。巴顿吉怕红军毒害他,不肯动筷子。他请他喝酒,他不喝。洪学智先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吃了几口菜。巴顿吉见洪学智如此豪爽、平易近人、真诚,十分感动,便渐渐释怀,喝了起来,越喝越高兴。巴顿多吉说:“你们红军纪律严明,把我们藏族同胞当朋友。你真是仁义之师。我会让你成为一个朋友!”巴顿吉提议,并按藏族习俗,与洪学智共饮鸡血酒,与结为义结。
洪学智提出:我们可以接受纳诺,但我们有两个要求。第一,纳诺的门徒应该同时交给我们。第二,我们红军需要准备大量的粮食和草。请帮助我们解决它们。巴顿愉快地同意了。回来后,巴顿多杰告诉负责的寺庙,不允许他们反对红军。后来,寺庙还主动向红军捐赠了大量牛羊和粮食。
没几天,巴顿多杰派诺娜。诺70多岁,是黄教大喇嘛之一。巴顿多吉没有同时送诺娜的马,因为马很好,他想留下。洪学智认为这匹马是诺娜心爱的坐骑。诺娜年纪大了,没有马不行,他派人去和巴顿·多杰谈判,想把诺娜的马要回来。
后来,洪学智与政治部商量成立沾化革命委员会。为了便于在地方工作,巴顿·多杰被上级批准后请出来,成为沾化革命委员会主任。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红军需要的粮食、牛羊、帐篷等许多物资都是通过巴顿多吉运送到红军手中的。
第六军快到沾化时,洪学智接到肖克等人的通知,说两天后到,要洪学智准备食物。那时候连粮食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洪学智很着急,找到巴顿多吉:“老兄,我们又有红军来了,急需28万斤粮食,还有牛羊等。请一定要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巴吉说:“老弟,没问题。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会按时送到的。”这么大的数额,洪学智还是有点不放心:“老兄,你得说话算数!”巴吉说:“你放心吧,没问题。看我的行动。”巴顿吉只花了一天一夜就派人去筹运粮食,男女老少,把红军急需的粮食、牛羊全部拉、推、推。
红四方面军攻克甘孜,在甘孜建立邵峰国民革命委员会。洪学智派纳诺到甘孜,建议让诺担任革命委员会主任。诺老了,一个多月后去世了。他的徒弟海按照西藏的宗教仪式处理葬礼。海知道红军与诺娜交往的全过程。后来,国民党散布谣言说纳诺被红军打死了。海涛回沪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红军待纳诺很好,纳诺因年龄原因去世。他亲自照顾纳诺。最后说诺娜的事务怎么处理,遗物和资产分配多少,都很清楚。直到后来洪学智在延安抗战大学读书时,才看到这本东方杂志。事实证明,洪学智作为预见领袖的工作是比较成功的,他和西藏人民的关系很好,红军在各方面的保证都能兑现。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从甘孜出发,再次北上。洪学智带领政治部工作人员在各师进行宣传动员,鼓舞士气。抱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全军官兵三渡草原,北进。8月进入赣南后,洪学智调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不久,红四军政治部与红军总政治部合并,他成了组织部副部长。到达陕北后,洪学智进入红军大学,毕业后进入新的战斗岗位。
经过长征的洗礼,洪学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立下了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遭到“文化大革命”的打击,但他仍然坚定不移,为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和后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军唯一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家乡人民永远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