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创新:读《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平均平动动能2022-09-26  23

探索与创新:读《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这几天很多微信的朋友都在热议2022年第三期《历史研究》发表的署名中国历史学会课题组的文章《明清闭关锁国问题新探》。有褒有贬,有比较理性愤怒的,也有朋友转发了马克思关于清朝“闭关锁国”的论述,等等。

《历史研究》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引起这么大的讨论,不可能不关注。

坦白说,刚开始看到《新侦探》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有点疑惑。“闭关锁国”的说法,一般是指清朝“干勇时代”到“鸦片战争”这段时间。明清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但看完全文,感觉这篇文章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新探索”,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首先梳理了“闭关锁国”概念的由来,揭示了其合理性和不准确性。

正如《新探索》所言,“闭关锁国”作为明清外交政策的标志性理念,被写入各类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普罗大众中形成了“共识”。这篇文章质疑的是,这样一种“共识”不仅在普通大众中形成,也在主流学术界形成。

文章指出,在翻译赫尔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著作时,产生了“闭关锁国”的概念,将原本描述地理上隔绝、孤立、不受外界影响的状态,翻译成“闭关锁国”或“闭关锁国”,将地理上的隔绝状态空或孤立状态表述为一种人为的政策选择。“闭关锁国”这个词,早在1906年的匿名文章《论中国人不适应外面世界的原因》中就使用过。后来,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鲁迅,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社会各界,不仅明确使用“闭关锁国”,而且常用“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或“闭关锁国”等词语,以达到推动革命和社会发展的目的。1978年后,基于改革开放的背景,出于对“文革”的反思,历史学家在阐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时,用“闭关锁国”来概括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于是,“闭关锁国”一词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上流行起来,成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和社会形势的主流认识,并被固定为一个概念。

这种梳理大体符合“闭关锁国”观念出现并成为“定论”的客观事实。既指出了翻译造成的错误,又肯定了采用这一概念的合理性:民国时期采用“闭关锁国”是出于对传统“封建社会”的批判;改革开放时代采取“闭关锁国”,是出于对文革的反思。应该说,过去“闭关锁国”的说法曾经有过积极的意义,但对于明清时期的客观政策是不准确的,国内外学术界也有不少反对意见,日本学术界也基本否定了这种说法。

这种梳理也给人新的启示,很多看似“结论”其实问题很大。例如,人们不熟悉明太祖朱元璋的禁海令和“剥皮填草”的土地庙。明太祖确实有禁海令,但所谓“寸板不准下海”是嘉靖日乱后的说法;明太祖确实严惩腐败,但所谓的“剥草塞草”,甚至把各地的土地庙作为剥草塞草的场所的想法,却在明朝中期以后,一传再传。

二是揭示了康熙末年驱逐传教士的真相。所谓“闭关锁国”,不是清廷限制中外贸易造成的,也不是贯穿明清两代的,而是因为教廷禁止中国信众祭祖、孔。

从明太祖洪武三年开始,为了海上安全和政治稳定,明清两代多次“禁海”。然而,正如许多明清研究者所指出的,这种海禁并不是完全的“闭关”,而是有限的闭关或有限的门户开放。“闭关锁国”或“闭关锁国”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封锁中外贸易,而是与“民族本源”和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有关:随着中国信徒的日益增多,教廷残酷地禁止他们参加对孔子和祖先的崇拜,痛斥他们是“迷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冲突。1717年,康熙皇帝批准将天主教堂改建为“公庙”,将传教士驱逐出境,禁止天主教在中国传播。雍正帝即位后,大规模驱逐西方传教士,把他们迁到澳门,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这个事实,国内民众甚至学者都不清楚。所以,人们只指责康熙、雍正驱逐西方传教士、取缔天主教,从开放走向封闭,却不知道这完全是由于教廷的无知和傲慢。能够在中国设立教会,传播教义,发展信徒,应该说是明清时期“开放”的一种表现。但教廷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这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能容忍的。

这个启示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当被一种舆论推演时,我们是否需要静下心来,分析其来龙去脉,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第三,尽量用“独立关限”的概念代替“闭关”,但不否认和强调“独立关限”的严重后果。

文章认为,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固步自封”。同时认为“独立关限”政策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和防止西方殖民侵略的意图,其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历史合理性。“独立关禁”并没有阻断明清时期中外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国在明朝不仅毫无疑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且在康熙到乾隆的一百多年间,海外贸易量大增,“一口通商”也没有成为西方商船进入中国。

同时,文章指出“独立制约海关”也有明显的先天缺陷,不仅具有很强的保守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前者体现在明清统治者的盲目自大,以为手握“中国大国”之权,就可以化解一切外来冲击;后者体现在明清统治者固步自封,试图单纯通过某种政策调整来抵御一切外来威胁。事实上,海关的独立限制只是一个短暂的成就和喘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明清王朝的命运和中国社会的走向。当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日益强大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私欲不断膨胀,当嘉庆、道光时期的政治腐败日益严重,“独立制约海关”难以为继,无法支撑清廷的统治,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

这个描述,应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并没有因为“克己复礼”的提出而否定明清统治者的盲目自大和自我约束,甚至指出了其严重后果。

当然,《新探索》在做出上述理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探讨的问题。

例如,在描述“独立关禁”政策下的中外贸易状况时,忽略了中国沿海民众和商人对“海禁”的抵制。正是他们的非法“走私”和“出海”,突破了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成就了明清中外贸易的辉煌。

再比如,确实“嘉庆道光时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但是从康熙中后期开始,清朝的政治腐败非常严重,雍正就进行了铁腕打击。嘉道时期的腐败是乾隆时期腐败的延续和发展。特别是这种腐败,是制度决定的。

再比如明清时期的“国际形势”,说明清朝的世界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期,“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这是事实。但说“面对汹涌而来的来自东方的西方殖民狂潮,明清中央政府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外交政策”并不准确。明朝的海禁首先是针对浙江沿海袭击官军的海贼,然后是倭寇,而不是肆虐的西方殖民狂潮。即使葡萄牙人占领了澳门,一度与明军发生冲突,西班牙人占领了马尼拉,屠杀了两万多福建商人,但明朝的海禁并不是针对他们的,而是与他们进行贸易,向他们购买火器,所以大量白银从马尼拉和澳门进入mainland China。直到清朝的鸦片战争,清政府都没有感受到这股狂潮,所以鸦片战争来了也很无奈。

“独立制约”这一概念可以视为作者的“新探索”但不一定是最终结论。客观地说,用“固步自封”代替“闭关锁国”,似乎更符合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和社会状态。

当然,提出这些不足和讨论,并不是否定本文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论证上的创新和贡献,而是希望让这种探索更加合理,并将其推向前进。

文章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网络热议,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新探索》之所以引起如此关注和热议,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的学术讨论,二是当前的国际形势。两个层面的结合,足以成为热门话题。

“闭关锁国”虽不准确,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成为一种“定论”。要突破这个“结论”必然会引发争议,这是学术层面的讨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改革开放推进40多年,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美欧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中国进行各方面的牵制。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还是回到收缩状态,是所有中国人关心的问题。很多人担心,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我们能不能站出来,不走清朝的老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主动应对,而不是被动收缩?因此,“新探索”成为当下的热点。有的人疑神疑鬼,直接提问。这篇文章是在释放某种信号吗?鉴于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系,这种怀疑和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少数评论者没有真正看过文章,直接引出了“闭关锁国”论,这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这种超出学术层面的意见完全可以忽略。而且这种态度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批评和指责。

而学术界和社会对文章的关注,可以说是鼓励了作者(课题组)的探索。希望作者(课题组)在这方面有更新的成果和更深入的探讨,为推动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994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