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是桂林战役中第131师的参谋长。在战争间歇期间,他每天写日记,他的1944年桂林会战日记成为研究这场战役的珍贵资料。
他在11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平峰山一带由131师391团把守。黄昏时分,天下着蒙蒙细雨。日军猛攻平峰山阵地,守军顽强抵抗。留下一百多具尸体后,日军撤退了。
然而过了一会儿,日军又组织了一次进攻,守军顽强抵抗。当晚,步枪声、机枪声、炮声、地雷爆炸声一直响到天亮。天亮后,日军因进攻不利而撤退。屏幕前,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堆积如山。
日军撤退后,一些士兵翻越障碍物,在日军尸体中翻找,从日军尸体中捡出大量头盔、子弹和手榴弹。而且每个日军身上都有一面小太阳旗,大概是日军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
老兵桂和罗守展回忆说,当时装备差,戴的是布帽子,日本人的头盔正好派上用场。
日军撤退后,士兵们还在阵地前发现了牛车。前一天晚上,狡猾的敌人伪装成老百姓,驾着牛车,拉着伪装的大炮,试图穿过桂军防线,然后炮轰城里的阵地。
日本人没有料到,在开战之前,桂军已经动员了所有没有参加战争的人撤离桂林。怎么会有牛车冒着枪林弹雨进城?所以,桂军一看到牛车,就知道这是日军的伪装。一发炮弹过去,日军丢下牛车,仓皇而逃。
这一天,131师昼夜激战,而170师防守的阵地只有零星日军。但是170师是无法支援131师的,因为谁也说不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日军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170师防守的西门和南门。两个师防守庞大的桂林城,捉襟见肘,远远不够坚固。
当时日军由东向西进攻,他们的作战方案是:佯攻南北,先取江东,后渡漓江,再直捣独秀峰,将守军分为南北两段,逐一击破。如果西门不攻,败兵就往西逃,如果在桃花江西重兵埋伏,就可以全歼桂军的守城,所以在东、北、南发现敌军时,西线无战事。
11月2日,日军继续向391团驻地平峰山、猫儿山发起进攻,战斗陷入胶着状态。91团的团部驻扎在七星岩,团部和屏峰山的联系也中断了,电话线被日本飞机炸毁了。与团部失去联系的战士,依然坚守在屏峰山、帽儿山,没有后退一步。
当时有两个步兵连和一个重机枪排,300多人,坚守平峰山和帽儿山。
当天晚上,日军组织敢死队,进攻平峰山,爬到了平峰山顶。然而,桂军的士兵很快切断了日军敢死队与后续部队的通信通道,使攀登平峰山的小股日军成为孤立的敌人。他们只敢按风险坚持,不敢跳水。桂林兵懒得理他们。让这支弹尽粮绝的日军在荒无人烟的山顶上饥寒交迫空。
此后,山下的日军发起了几十次冲锋,都被平峰山的桂军击退。坚守平峰山的桂军,一直坚持到11月4日晚,失去了阵地。300多人,只有20多人摸黑摸到了漓江西岸,其余全部壮烈牺牲。现在,这300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郭称他们为“无名英雄”。
11月5日凌晨,漓江西岸的20名勇士穿过城内守军的掩体。为了避免误伤,他们用广西话大声喊叫,守城的士兵把他们带到131师司令部。当参谋总长阚和郭看到这些浑身是血的战士时,都流下了眼泪。
这20名战士中有些是重机枪排。他们说,从战斗第一天开始,因为重机枪的连续扫射,枪管都是红色的。稍微冷却后,他们继续使用,导致重机枪报废,无法修复。
没有重机枪,战士们用步枪瞄准日军。后来步枪子弹没了,士兵用手榴弹砸烂了;没有手榴弹,战士们用刺刀和蜂拥而至的日军搏斗,刺刀都被打弯了才打退日军;后来日军又发动进攻,士兵们扔石头,用削尖的棍子捅,靠这样原始的武器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
几天来,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而且人数越来越少。日军死亡人数大大超过守军。就在昨晚,几天没睡觉的战士们困得背靠背躺在地上。半夜,日军又摸到山头了。经过一场战斗,他们只剩下20个人了。他们悄悄渡过漓江,来到131师司令部归队。
当时师部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坚守帽儿山的一个连队,弹药耗尽,遭到日军袭击。这个时候一个连只有7个兵,都是伤员。连长要求检查他们的武器,只留下一枚手榴弹。连长把年纪最小的战士送回团部所在地七星岩汇报消息。剩下的6个人互相拥抱,当日军逼近时,他们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后来从日军的战报中得知,攻打屏峰山和猫儿山的是两个日军旅。两个2000人的旅,面对一个300人防守的小山峰,轮番进攻了4天。在守军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依靠偷袭夺取成功。桂军的战斗能力令日本人敬畏。
标签
桂林战役中,以131师师长阚魏勇、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寰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将领,身先士卒,临危不惧,带领桂军将士,以雷霆万钧之势,歼灭了浩浩荡荡的日本侵略者。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健在、参加过桂林保卫战的抗战老兵屈指可数。在此,也祝老人能安享晚年!
今天,山河平安,国泰民安。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应该被我这一代人记住,永远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