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灭亡,与其不能正确对待“归正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马元坤2022-09-26  31

南宋的灭亡,与其不能正确对待“归正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中国北方陷入金朝主导的战争。为了逃避战争,人们已经迁往南方。其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农民起义军,还有金人支持的抛弃伪齐政权的忠臣。

据历史统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约有一百万人被迫背井离乡南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

被迫南移的人们(剧照)

他们来到江南后,南宋朝廷想尽办法安置他们,并从中挑选了一些年轻力壮的男子加入抗金队伍。或者根据相应的情况,组建一支单独的武装力量,称为“北方军”。这样就加强了南宋对黄金的抵抗力。

为了将这些来自北方“沦陷区”的人与一直生活在南方的本地人区别开来,南宋朝廷称他们为“改革人”。

这一称谓最早是由宋孝宗右丞相、浙江宁波人石昊提出的。其内涵是,这些移民曾经被“外来势力”统治,那么他们就生活在江南,成为正统南宋政权的人。话语之中,包含着一定的轻蔑。

石昊(肖像)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缺少主要将领,改革派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抗金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宋军队在大量改革派人士的帮助下,在西起川陕,东至淮北的广大地区,对晋军发动了多次成功的战役,一度夺回了一些战略要地的控制权。

在陆续南下的众多改革派人士中,有些人原本就是将军。在为南宋朝廷效力后,他们继续带兵作战,如小琪,他起兵反抗金朝,向宋朝投降。

著名抗金英雄岳飞率领的英勇无敌的“岳家军”,也得益于改革派人士的不断参与。其中,牛皋、董贤等主要人物都是改革派。

牛皋(雕像)

此外,一直高举反金大旗的著名豪放诗人辛弃疾也是一位改革派人士。

由此可见,维新派是南宋国防和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新派日夜牵挂北方家园,奋力抗争,希望朝廷击败金人收复失地,早日回归故土。这个人是人之常情,也应该是南宋政府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

但是,没有陷入战争的南方人的想法和改革宗的人不一样。他们希望维持现状,不赞成北伐,不愿意因为战争消耗财力物力,宁愿和谈。

随着南宋政权的稳定和宋金双边和谈的开始,弱小的宋高宗赵构为了不留下侵金的借口,开始遣返回民,并禁止地方政府和地方驻军继续接受委托回民。

然而,南宋与金的和谈并不顺利。每当金人兴风作浪,大肆发动战争时,又下令所有作战部队,不惜任何代价,尽可能地招募和征召经过改造的人去作战。

宋高宗(肖像)

结果,改革派的人往往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南宋政府的不满。随着这种不满情绪的不断发酵,南宋逐渐失去了“沦陷区”的民心。

同时,已经对改革宗人士有看法的南方人,也把他们视为“麻烦”的来源。南宋大学者朱说:“古今之患,必有根源。……今日病归对人,……”

基于这种认识,在对外关系相对稳定的时候,以南方人为主的南宋朝廷,为了控制和约束归正人组成的“北军”,将归正人组成的“北军”打散,编入南军。

南宋朝廷还规定,原则上“改革宗官员”的任命只能附加和依附于南方人掌握实权的职位,成为闲职官员。

这样,改革派与南方人的矛盾加剧,部队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逐渐下降。

1234年,蒙古政权打败金朝后,直接对抗南宋。不久,蒙古军队消灭了西南地区的吐蕃和大理两个小政权,形成了被南宋三面包围的态势。

蒙古与南宋局势图

1268年,执掌蒙古政权的忽必烈,拉开了南宋灭亡的序幕。

在此期间,新的改革派人士来到南宋,包括刘正、江才、张士杰等曾经在金朝任职的将领。

起初,他们全力以赴援助南宋军队,抗击蒙古军队。比如江才在淮西地区率兵抗击蒙元军队,宁死不屈。

再比如,刘征,河南邓县人,骁勇善战,人称“赛存孝”(即晚唐名将李存孝)。南宋“归正”后,他屡立战功。信阳之战,曾“过护城河入城,攻取之”。

可惜刘正等屡立战功的改革将领,后来都被浙江人、南宋权威贾思道清洗了。

于是,“怕害己”又不愿做“鱼”的刘正,叛逃南宋,投靠了孟渊。并迅速成为深水炸弹,由孟渊灭宋,积极“为南征出谋划策”。

刘铮(剧照)

当时刘正不仅驻守南宋长江上游防御重镇泸州,而且对南宋整个江防的部署了如指掌。

孟渊的军队在刘正的建议下,先攻占襄阳,然后组建水军,横扫南宋。然后,南宋的大门大开,江南陷入万劫不复!

综上所述,可见南宋朝廷只是起用了改革派而没有真正重用他们,南方人轻视和排斥改革派,导致了改革派与南方人的矛盾,削弱了南宋的防御力量,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主要参考资料:《宋史》、《斋藤优子流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924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