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到处都是烟。在残酷的战场上,留给我们的只有鲜血和损失。其实,在革命年代,那些可敬的革命先行者,不仅有着为民族大业贡献终身的崇高远大志向,更有着弥足珍贵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正是这些丰富的情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完美,更加难忘。
比如十大开国将军中,个人最崇拜的陈赓将军,一生有两段艰辛的婚姻。最令人钦佩的是,两位女士虽然人生经历不同,但同样优秀,可圈可点。尤其是第二任妻子傅涯,在将军死后,她不仅养育了几个年幼的孩子,还照顾着将军的第一任妻子王根英的母亲,直到老人去世。
她的所作所为是出于她对将军的深爱和对王根英的钦佩。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她临终之际,她的妻子告诉她的孩子们,她死后不要和将军葬在一起?
见将军
浙江上虞人,富雅,1918年出生于当地一个富裕家庭。由于家境优越,傅家子弟才有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走上不平凡的人生。
傅涯的大哥受林的启发,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事业。从那以后,富森经常给他的家人寄进步报纸和革命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大哥的感召下,傅涯和妹妹傅莹、弟弟傅千里迢迢来到革命的摇篮延安,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国立抗战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傅涯被分配到国立抗战大学文工团。
1940年5月,傅涯来到山西武乡盘龙镇,随艺术团演出。一天,她和两个女伴去王智涛家拿道具,遇到了八路军传奇人物陈赓。三个姑娘终于见到了主人公,围着他叽叽喳喳,让陈赓讲几个战斗故事才走。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邂逅”竟然是王智涛的有意安排。三个女孩走后,王团长问陈赓:
“我的老首长,你喜欢哪一个”。
听了这话,陈赓意识到了王智涛让自己来的目的。他想了一下,说:“中间那个”,这个人就是傅涯。
不久,在王智涛的安排下,陈赓和傅涯进行了他们的第一次正式会晤。这一次,陈赓像一个相处已久的老朋友一样,向傅涯讲述了他与妻子王根英的感情经历,说到王根英牺牲的时候,傅涯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她感慨道,“她的牺牲令人心碎,也是她的不幸。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真心实意,对感情尽心尽力的好老公。如果她什么都知道,她应该很欣慰,我很羡慕她。”
因为王根英牺牲后,陈赓曾立誓为亡妻守节三年,而傅涯也有自己未竟的事业。直到1943年2月,两人终于步入婚姻殿堂,成为令人羡慕的革命夫妇。
一个值得尊敬的女人。
陈赓将军能成为我军名将。除了他自身的优秀,他从革命时代一路走来也很不容易。他曾多次遇险。
1933年3月,他打算伤愈后返回中央苏区,却因叛徒出卖被捕。当时残忍的敌特为了逼陈赓说出党组织的秘密,电死了他。即便如此,陈赓将军也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为了减轻被折磨的痛苦,他贿赂了看守,送了他一些香烟。在被折磨之前,他把香烟嚼碎吞下,可以起到一定的麻醉作用。
虽然将军最终出狱,但电刑对他身体,尤其是心脏造成的伤害是终身的。
建国后,陈赓将军仍然忙于公务,奔波于世界各地,没有时间休息和休养。过度劳累影响了他的身体状况。1957年,他因为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幸好抢救过来了。
没想到,1961年3月16日,将军突发心脏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
多年来,陈赓一直是傅涯心中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柱。可想而知丈夫的死对她的打击有多大,以至于傅涯在将军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摆脱悲痛,甚至失眠。
但是摆在傅亚面前的,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她和将军抚养的四个孩子都还没成年,最小的才六岁。后来,在同事和朋友的鼓励下,傅亚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时,她除了努力减轻内心的巨大痛苦,还想着如何为陈赓的葬礼做点什么。
这位将军多年来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于是傅涯开始整理研究这些资料,同时从这些文字中重新认识丈夫。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陈赓日记终于在1982年出版。
这些年来,傅雅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每月给住在上海的王根英母亲寄生活费。这是陈赓生前做的一件事。丈夫去世后,傅雅没有忘记,一直坚持到1982年老人病逝。
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她的儿女们长大了,几十年后被授予将军军衔。开国将军家中从众多将军中走出一个家族,实属罕见。
生命的最后一句话
2010年1月4日,傅雅去世。临死前,她把儿子陈知非(生于王根英)叫到身边,对他说:我死后,不要和你父亲葬在一起,要让你母亲和你父亲葬在一起。
了解母亲的陈知非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让他非常感动,也让他想起了亲生母亲和父亲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
傅老去世后,儿女们把父亲的墓搬到了湖南老家,同时也把王根英的墓搬到了远离津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地方。于是两位母亲的坟墓都伴随着她们父亲的墓地。他们生前是相互致敬、相亲相爱的亲人,不应该分开,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