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因其经济、军事和交通优势而长期成为都城

congratulation2022-09-26  17

西安因其经济、军事和交通优势而长期成为都城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历史上有西周、秦、西汉、辛莽、隋、唐六个大一统王朝,有刘璇、东汉献帝、西晋惠帝、成帝、赤眉军、黄巢、李自成等十几个政权在此建都,延续了1000年。

那么,为什么古人会选择在这里建都呢?

军事优势

这自然与Xi安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影响首都位置的地理条件有很多,往往因时而异。但是,有利的军事地形和优越的经济支持是每一个政权的统治者都不能忽视的。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选择都城选址上举棋不定时,张亮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向刘邦陈述了关中地区在全国的优越地位,促使刘邦最终做出了在关中建国的决定。

关中的军事和经济地理特征,用张亮的话来概括就是“千里之城,天府之国”。事实上,张亮的话也可以说是历代统治者在关中建都的基本决策指导思想。

1.晋城在千里之外

“千里金城”是指关中平原山水环绕,像一座大型的天然城堡。关中之名为人们所称道,大概出自战国末期,其名与函谷关有关。古关原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县。汉武帝东移时,迁址到现在的河南省新安县。大致在东汉末年,设关之地移至今陕西潼关县,关名改为潼关。

虽然函馆的名字和地位从一个地方换到了另一个地方,但它的作用还是相当平等的。设置函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屏蔽关西,控制关东。关中之名,最初仅指函谷关(即关西)之内的地方,后来演变为渭河流域上的关中平原。中南部有秦岭,西部有龙山,北部有黄土高原,北部和西北有黄河屏障,东部有黄河屏障,易守难攻。所以自战国以来,就有“一国四堵”的说法,与张亮“千里金城”的说法如出一辙。

2.从战略角度看高层建筑

但是,仅仅拥有一个“四堵之国”并不能满足建都的军事和地理要求。对于一个政权的统治者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个统一王朝的君主来说,国家首都的位置也便于控制天下。古语有云,“古之帝王必居上游”,意思是所有国家都应该能够发挥战略作用。

中唐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一直在黄河中下游。在建立首都时,有必要考虑如何在军事上更牢固地控制这些地区。在这方面,关中是最理想的地方。

当张亮说服刘邦定都关中时,他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管仲是“三面防守,独霸诸侯”。这里所说的“防三面”,是指关中、中南、西北三面都有兵力,可以靠高山、原山,可以用兵抵抗。“独霸一方诸侯”是指关中东部经过韩坤山区,形成一条东西向的通道,与中原、江南肩台地区紧密相连。进则天下,退则守土,以保京师安全。

西汉初年,另一位坚持定都关中的谋士娄敬形象地分析了这种情况,说这就像两个人一起互相厮杀,如果不掐住对方的脖子,打在他的背上,就无法完全制服对手。如果在关中建立都城,无异于扼住了天下的脖子,打击了天下的脊梁。就算函谷关以东发生动乱,也足以守住秦在关中的老地方。

经济优势

1.天府之国

现在,人们对四川盆地很熟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天府之国”,也就是说,它物产丰富,就像天堂的宝库。其实最早叫“天府”,不过始于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陈琴惠王讲述“连横”之计时,极力称赞关中“良田、富民、千车、苦抗百万、地大物博、积重难返”,并说“此所谓天府,乃天下霸主也”。张亮的“天府之国”实际上是对苏秦所说的话的重申。

这绝不是苏秦随口说的一句话,而是当时普遍且一致的看法。丰富的关中经济是历代政权在此建都的重要基础。

按照苏秦的说法,关中经济富裕首先表现为“良田”,“良田千里”。在中国封建社会,粮食生产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而关中广袤的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苏秦虽称赞关中农田肥沃,却未能说明其肥沃程度。战国时期的《尚书·龚宇》在综合评价全国各地区的农田状况时,对关中的农田作了具体的评价。

龚宇把全国各地的农田划分为九个等级,并通过对比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管仲所在的永州被确定为“上上”,居全国之首。写于东汉的《汉书地理志》至今仍把关中的农田誉为“九州良田”,初中时仍列为上品。

2.产品丰富

发展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水利灌溉。关中地势平坦,有渭、、巴、浐、丰等河流流经,是发展农田水利的良好基础。战国时,开凿300余里长的灌溉农田4万余亩(秦制),亩产高达一分。秦国依靠它富强起来,最终与诸侯国合并,统一了全国。

此后,刘福运河、白渠、草渠、郭城运河、龙首运河、圣源运河等渠道相继开凿。此外,一些河流直接引水灌溉,有力地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为在此建都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由于关中土壤肥沃,水利发达,不仅长期种植粟、黍、麦等旱作物,而且《诗经》中也曾提到,Xi安附近和水镜下游都有稻田种植。汉武帝时,人们特别称赞关中盛产粳米。所以可以说,最迟在春秋时期,关中就种植了更多的水稻。除了粮食作物,关中还盛产其他许多物品。主要经济作物有梨、栗、桑、麻、薯、姜、芋等。有竹子、檀香、柘、等树木,有玉、金、银、铜、铁、朱砂等矿产。这些都是关中的产物,在全国占有相当的地位。

古人用“陆海”来形容并不过分。其中板栗和竹子是两个,特别有特色。司马迁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在这里拥有几千棵栗树或者几千亩竹田,他的经济地位就等于千家万户。丰富的“陆海”产品可以满足国民经济生活的大部分需求。苏秦管仲“民富国强”和“富贵大方”主要指上述情况。

人口优势

关中建都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人口密集。苏秦的“战车千骑,战百万”,就是说关中人口众多。平日可作农业,战时可作伴侣。据司马迁说,西汉时期关中人口占全国十分之八。

这个说法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足以说明关中人口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关中建都的皇帝大多实行所谓的“强弱支”政策,将大量外来居民迁入都城周围,使关中人口越来越多。

前面说过,娄敬曾经告诉刘邦,在关中建都后,即使函谷关以东发生动乱,他也可以投降关中。虽然这是对军事形势的估计,但上面提到的关中,无论从经济还是人口来说,都有相当的基础,但这是娄敬说出这句话的依据。

关中足以容得下土地自卫,但对于一个统一的王朝或试图吞并天下的政权来说还不够。也有必要将首都与其他重要的经济区联系起来。

交通优势

对此,张亮分析说,如果函谷关以东地区发生动乱,有可能从关中沿渭河、黄河顺流而下运送粮食和物资,保证作战供应;当天下安定后,反过来,关东广大地区的粮食、物资可以通过黄河、渭河运输到京城,从而维持京城的繁荣,维持其强大的国力。

关东地区的粮食运输在汉唐都城长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般年份,每年从西部运到海关的粮食,一般都在百万石以上。由于渭河水浅沙多,河道曲折,汉隋唐几代人在渭河开凿了一条从长安到黄河的运河,用于运粮。此外,关中南北也有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

关于这一点,张亮也讨论过刘邦。他说,管仲“南有巴蜀之恩,北有虎牢关之利”。巴蜀是指现在的四川盆地,自古以经济发达著称。关中与四川盆地之间虽有秦岭屏障,但也有陈仓路、公协路、罗虎路、伍兹路等山地谷道,可以穿山而过,相互影响。

虽然天下太平的时候,关中的都城并不太依赖四川盆地的补给,但是一旦关东出现混乱,尤其是关中战事深入的时候,四川盆地的补给往往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汉初刘邦从汉中进入关中时,依靠萧何从汉中运军粮在关中立足。唐代关东几次战争封锁曹璐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四川的援助。所以可以说巴蜀之地是关中可靠的后院。

所谓“虎源之利”,是指关中北部靠近匈奴等游牧部落,容易直接从他们那里获得马匹,其次也有可能在草原地区养马。在古代,马匹是军队最重要的装备,马匹的数量和繁殖力往往决定了战斗力的强弱。因此,关中靠近北方的湖源,有利于在首都周围维持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以保护首都不受侵犯。

正是因为关中本身以及在全国的这种优越的军事经济地位,才受到众多统治者的青睐,一个又一个都城不断建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869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