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风物】长排陈氏:以盐为基“创世业”,发展壮大富甲一方

上海市委委员2022-09-26  29

【惠州文脉·风物】长排陈氏:以盐为基“创世业”,发展壮大富甲一方

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马勇

文/段王杰邓梅珍

羊城晚报8月26日惠州语境版面

[编者按]

据宋代《元·九峰·于之》记载:“徽州是盐田,淡水好。”随着盐业的扩张,古淡水田分为毕家闸和大洲田。惠州惠东稔山长排村位于毕家闸,是沿海传统盐村之一。追根溯源,长排村盐业的形成和发展与该村最著名的陈姓家族密切相关。

据考证,长排村陈氏家族于明末迁入稔山,后以购买土地建围屋的方式定居长排。清朝时,陈以盐业为基础,稳固家业。经过多年的奋斗,他的后代辈出,一度走出显赫的“盐官”;民国时期,陈填海造盐场,促进了长排盐业生产的扩大...数百年来,陈氏家族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对长排丰富的渔盐资源的控制和垄断,发家致富。

陈氏家族为何迁入稔山长牌罗坛开基?其宗族是如何依靠盐业发展壮大的?盐田开垦对当地盐业发展有何影响?本期《徽州文脉》跟随盐业调查团,走进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追溯陈氏家族与长排村盐业发展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陈丽媛)

仁山镇沿海地区自古渔盐受益,形成了一批传统盐村。王小虎摄

长排村,原名排里,位于仁山镇南部,东有范河村,南有大墩村,与繁华的仁山市相连。长排村作为传统的沿海盐村,依山傍水,自古就有渔盐之利。村民大多以打鱼晒盐为生。过去由于捕鱼归来的船只较多,码头上经常出现排队等候靠岸的长龙,场面壮观,故改名为“长龙”。

长排村村民主要有陈、林、陆、余、庄等姓氏,其中陈是最早迁入并定居的。经过几百年的繁衍,陈已经发展成为村里的一个大姓。长排村的盐业历史与陈氏家族密切相关。基于此,对陈氏族谱的解读和研究是探究长排村盐业历史的重要渠道。

家谱叙述祖先“择腹创业”

课题组在长排村收集了两份陈氏族谱:广东澄海县澄城沟下池陈氏族谱(以下简称澄城陈氏族谱)和广东惠东县稔山长排村大敦陈氏族谱(以下简称稔山陈氏族谱)。其中,澄城陈氏族谱记载了陈氏先民迁入稔山前居住在澄城沟下池的世系和事迹。仁山陈氏族谱记载了陈氏支系迁入仁山长排村和大墩村后的世系和事迹。

追根溯源,长排村陈的祖先秦全功来自澄海县城沟下池。据《成成陈氏族谱》“秦全公(七世),祖信唐公之子,第三室,任云南巡抚司。家族的第8代到第10代,是一个盛世,人口众多,大量的人开始做官,家族事业发达。他们相继建功,被誉为‘九贡献、十八贡献’……”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陈氏宗族是从七祖秦全公成为云南巡抚司开始进入官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在迁入稔山之前,陈氏家族已经是名门望族了。

据《澄城陈氏族谱》记载,“三室祖公子孙,自八世迁居徽州桂山县司海州角村(今惠东稔山镇海州村),三室第七祖公第三子为平洲公、益州公,无一公详传(以致有东关桥头乡)。平公的子孙流传到25世纪,夷公的子孙流传到22世纪。现在人口多了,在仁山都成了一个大家庭了……”

根据上述记载,七祖秦全公之子平州公、益州公迁居惠东稔山。仁山陈家传到武功第三祖籍时,从仁山海州村迁到仁山长排村。报道称,康熙元年(1662年),祖籍第三代的吴公与同乡邻居一起,在长排村买了一块围地,取名“外肚”,村里也叫肚子,用它建起了围屋。

为了保证各族人民的生活安全,充分防范盗贼、盗窃和土匪,陈在围场四周修筑了高大的围墙,外墙高达10米,只在东南面开了城门,方便管理。陈氏家族由此开始了定居长排村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陈氏宗族通过购买圈地获得了长排村的合法户籍。

据稔山陈氏族谱记载,稔山陈氏宗族于明嘉靖后期从沟下池迁入稔山岛村,始祖平洲“择腹地创业,留影子孙成族”。这里的“继承”是什么意思?经过仔细研究,认为是盐业。

仁山海州村始建于明代,因人口迁徙而形成。因为历史上是一个孤岛,四周都是浅水,所以取名海州村。海州村世代以盐业为主,农渔业为辅。陈搬进后,自然离不开盐业。陈祖籍平洲,不仅奠定了基业,而且“阴氏后裔”。稔山陈氏兴盛,传至第三祖籍武功,由海州村迁至长排村。

到了清代,宗族逐渐壮大,走出了显赫的“盐官”

清朝时期,陈氏家族逐渐发展起来,作为家族“遗产”的盐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调查组走访发现,清代时期,长排村的陈姓人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了动荡与稳定,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事迹。

据考证,自第三祖籍武功定居长排村以来,由于社会动荡,陈人多次迁居。其中,陈氏四祖、五祖在动乱中坚持下来,促进了宗族的发展壮大。在家谱中,第四个祖先公的故事是最详细的。明末清初,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清,东南沿海社会动荡。当地山贼、海贼趁机作乱,易福公等人“一度留在王瑶岭旧村,不得不暂迁平海城”。

在社会动荡之时,易福公带领族人不断迁徙,最终回到长排仁山定居,反映了清康熙时期东南沿海边界移动和重新确立的历史。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新重新建立的世界背景下,乱世未平,易福公率众回到仁山,但好景不长。据《稔山陈氏族谱》记载:“不料,康熙十五年,长毛郑贼骤哨至仁公,仁公被处死。”——易福公因战乱被郑贼捉。他的儿子,五祖元稹公,年轻勇敢。他假扮成贼,深入贼营,向首领诉苦、行贿,才救出易福公。

稔山陈氏族谱记载了元稹公的事迹:“他入粤,恩禄学生无所不为,可惜短命,所以不上进,没有得到事业发展。”虽然元稹公入宫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他“救父于贼营”和“入宫于粤”的事迹证明了他过人的才智和胆识。后人对陈也很敬重,并建了“陈祠”纪念他。

陈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长排村最早建立的祠堂资料图。

目前,长排村仍保留着几十座祠堂,其中以陈氏祠堂为主,包括德庆堂、堂、善丰堂等24座祠堂。祠堂众多,陈氏家族的辉煌依旧历历在目。祠堂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陈氏家族在清代能够修建大量的公祠,可以推断其家族势力和财富不容小觑。

综合研究家谱、祠堂、匾额可以看出,清代陈氏宗族人才辈出,一度走出显赫的“盐官”。族谱记载了陈后裔入仕后历任的官职,其中长房十二世恭王曾担任盐司使。据记载,其公瑾陈大恩于道光二十八年出任盐务司使并分拨至福建,后在各地担任盐场使。同时,调研组在陈氏宗祠内还发现了4块牌匾,其中道光二十八年竖立的“护国一号”牌匾,与其出使陈大恩盐司的时间相吻合。

陈祠堂内发现的“冀”牌匾英摄

陈氏家族四处迁徙,最终通过购买圈地获得了一长串合法户籍。此后,它在盐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家族企业。其后代辈出,并逐渐成为官员,促进了家族财富势力的进一步积累和发展。

垄断盐业带动围垦建盐田。

在调查过程中,团队找到了民国时期盐业的大部分调查资料,人们对这一时期盐业的记忆更加清晰。民国时期,仁山地区盐场私有化加深——70%以上的盐场掌握在地主、地主(盐场所有者)、恶霸、官僚手中。当时有钱有势的漏者填海造盐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盐业的发展,但在生活和生产上剥削底层盐民的历史也不容忽视。大量盐民以耙盐为生,生活艰辛。即使在显赫的陈氏家族,血缘关系也交织着主人与盐民的矛盾。

据地方志史籍记载:“民国时期,由于盐场有限,盐民为了生计,用土著的方法在海里建盐场。当时长排村的陈楼珠在仁山沿岸填海造盐场,填海近10亩(630亩)。随后,各地盐民纷纷效仿,联合垦荒建盐场。垦殖盐田开发已扩大到仁山镇9个自然村,1300余人参与制盐,面积达2万多公顷(约200公顷)。”

从清朝开始发展壮大的陈氏家族,一直牢牢掌握着当地盐业的话语权,世代延续。民国时期,陈氏宗族在已有基础的基础上,推动食盐生产的需求,有实力从海上造盐场,证明其财力雄厚。陈氏家族对盐业生产的热情直接推动了仁山盐业生产的扩大。

然而,在这一时期,盐民受到剥削,生活艰难。《惠州(东江)盐务纪事》提到:“岷山盐田12个自然村662户...地主所有的盐场574亩,农田5675亩,开设店铺186家,其中有不少盐厅专卖食盐。”《任山镇志》记载,楼主设立的盐堂实行“专利统管”,垄断盐区食盐销售,剥削盐民,盐民生活无保障。

据当地80岁的盐农陈来华说,他是陈的第14代子孙,从13岁开始耙盐。他提到,长排村盐田有很多漏业主,其中陈的漏业主比较多。关于产盐的分配,40%归所有者,60%留存。此外,《徽州(东江)盐务志》记载了一个典型调查:“长排村盐农陈冠荣,新中国成立前耙陈瑞德盐田,年产量600吨,粮食产量100吨,其中地租50吨,保证金3吨,年赠2吨,生产工具4吨,实际收入37吨。”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耙地主”(即漏盐的主人)陈瑞德和盐农陈冠荣都是陈氏宗亲的后代。两人都属于陈氏宗亲,却有两个不同的身份:漏主和盐民。

当长排村的盐业发展到民国时期,陈家不仅拥有大量的盐场并垄断了食盐的销售,而且还有以此为生、饱受压迫的盐民。一项对比研究显示了长排村盐业史与平海镇众多盐业村的不同——长排村盐业史的“书写者”一直是陈氏家族。自迁居仁山以来,他一直以盐业为宗族根基,但家族内部却交织着贫富差距、地主与盐民之间的压迫与反压迫等复杂矛盾。

陈氏家族的奋斗史勾勒了长排村盐业的兴衰

调查组发现,21世纪以来,长排村与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如今,村里的大部分盐田都已废弃或改作鱼塘,只有少数村民还保留着晒盐的传统工作。

近20年来,长排村食盐产量大规模、大范围的下降,与当地盐民的转业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在政策的鼓励下,许多盐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当时一般用海水养殖鱼虾蟹,制盐从此逐渐淡出村民的生活。

现在传统盐业村坚持晒盐的村民资料图已经很少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长排村仍有3000多名专职盐人;到2013年,全村专职盐农只有二三十人,专职盐农不到100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上,盐场面积缩减到200亩以下。该小组调查发现,仍在从事耙盐的村民数量仍在2013年的基础上大幅减少,继续从事盐生产的往往年龄较大。他们扒盐不再是为了生计,而是被大半辈子与盐为伴的情结所驱使。时过境迁,长排村的盐业在历史和时间的淘洗下逐渐走向沉寂,成为老一辈盐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长排村的盐业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些沉重的盐业记忆中,交织着陈氏家族的奋斗史,渗透着无数盐人的汗水和艰辛。

[语境面试]

仁山长排村:村内周长挺大,古韵犹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丽媛

日前,记者来到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试图探寻历史在这个沿海村庄留下的盐痕。沿着村道走,可以看到不远处大片的网格田。据当地村民介绍,大部分是以前的盐场。现在还在晒盐的村民已经很少了,很多盐场都被改造成了鱼虾养殖场。但长排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围屋——围墙内围,见证了陈氏宗亲“择腹创业”。当地人也称之为“肚皮”。

邓英摄,长排村内围正门

记者走访看到,村子的内围相当大,古韵犹存。走进古老的围屋,青砖铺设的地面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将围屋内的古宅和建筑有序串联起来。房子周围有很多古建筑,但是周围的围墙在历史上已经失传了。

"如果你仔细看,你还能找到城门的旧址."据一位村民介绍,村子的内墙是陈等6个姓氏的家庭共同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的盗贼和海盗,当时人们还在房子周围修建了高耸的围墙。这位村民说,近年来,许多游客都来参观古老的围屋。

据介绍,长排村自古以来就居住着很多姓氏的人。各种姓氏的人在村里建了许多祠堂,如陈氏宗祠、林氏宗祠、吕氏宗祠等。祠堂气派十足,具有岭南特色。

令人惊讶的是,长排村的内周界距离著名的凡河古村不到3公里,附近还有上千亩红树林。鹭鸟飞舞,碧水绿树,微风习习,让人流连忘返。记者获悉,近年来,仁山镇着力推进长排村、凡河村、芙蓉村、大墩村四个村的连片发展,形成“四星联动明珠”的发展格局,打造观光休闲娱乐服务区。近来,长排村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渔盐习俗和优美的红树林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入住。

[上下文跟踪]

长盖狮表演展现东江风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丽媛

辉县市稔山镇长排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盖头狮”表演。记者了解到,长线盖狮的表演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村民逢年过节娱乐消遣的方式之一。

“盖狮在古代被称为‘金狮’,不同地区的盖狮形象也不一样。”据稔山长排传承人介绍,长排盖狮可能是从福建传入海丰、陆丰、汕尾、稔山等地,一直被尊称为“狮王”。它造型简单,额头红脸绿,头部以一个锅盖命名,所以在狮子类中地位最高。

据介绍,长排盖头狮的表演套路十分机智幽默,寓教于乐,极具东江本地特色;表演中所展示的舞蹈习俗、采青方法、进出屋规等习俗,与徽州客家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整体来看,长线盖狮的表演具有较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今年5月,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惠东丐狮成功入选,包括仁山长牌丐狮、铁涌丐狮。近年来,惠东县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进校园、培养传承人等方式,推动醒狮表演与新时代接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非物质项目。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编辑|朱光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867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