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是个有能力的好领导,但他事必躬亲,迟早要出事。
古代皇帝一般不带兵,但柴荣喜欢亲征,而亲征容易出现外行指挥内行,也容易让朝廷出现不可预测的变数,更容易造成自己的伤害。
赵匡胤得到了柴荣的赏识,因为他救了柴荣的命。从结果来看,柴荣的短命也与他的亲征有很大关系。
柴荣死得早,是整个中原的转折点。柴荣还活着的时候,当时五代十国人口差不多2500万,到了后周差不多1000万。以下国家中距离最近的国家南唐只有500万。在这种情况下,周朝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急着打南方。
柴荣的基本方针是先与南方媾和,重点是先收复北方的幽云十六州。因为这个时候辽国已经很强大了,如果拖下去,等辽国完全站稳了,基本上就很难拿回来了。但没想到,柴荣把辽国打成两半,身体就垮了。
接管赵匡胤的职位后,他改变了政策。他先统一南方各国,稳守之后再打辽国,这样他就强大了,但是辽国完全建立在幽云十六州。这时候宋朝再玩比后面几周玩的时候要难多了。
陈桥兵变应该是在柴荣快死或者已经死的时候策划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赵匡胤的能力,包括他打仗和赢得人心的能力。
廖进攻的消息一定是假的。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夺取军权。我们的一些使节确实支持赵匡胤登基,所以假消息应该是这些人发的。至于新闻,必须分真假。但在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问题,无法完全考证消息的真实性。此外,更有可能的是,在一些公务员的配合下,赵匡胤控制了情报网络。
如果消息属实,即使赵匡胤借此机会上台,他也必须派兵抵抗敌人。但实际上,他在迅速登基后,并没有派兵北上支援。所以可以看出他派人放出消息,从而理解他不发兵北上抗敌的行为。
赵匡胤一定是和丞相范雎合谋的。他没有这个权利自己操纵,也不太可能控制公务员。五十年代虽然军人治国,但是文人看不起军人,因为军人喜欢搞政变,也就是我们说的没有节操,没有底线。
许多学者讨厌军人,所以赵匡胤当然不能控制他们,但范雎可以利用他的权力来达到这些目的。范雎的最后一个问题,更像是两个人一起行动,让赵匡胤称帝更加合理合法,这只是给大家一个解释。
这是历史上赵匡胤第一次不战而屈人之兵。赵匡胤擅长赢得人心。从他能做出如此微妙的改朝换代,并成功登上皇位来看,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都能想到并做到。
赵匡胤是一个在历史上朝代更替时没有遇到大问题,而且几乎没有流血的人。几乎可以说就像我们每天正常上班,然后第二天虽然公司被收购改名了,但是一切照常进行,没有任何违和感。
《陈桥兵变》无疑是赵匡胤导演和表演的一部完美的戏剧。这看起来天衣无缝,但赵匡胤低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忽视了他的野心和手段。
尽管当时赵光义还太年轻,赵匡胤并没有把主要任务交给他。一些历史书籍说,赵匡胤试图保护赵匡胤,他也被拖住了。他不在陈巧仪的位置上。但无论如何,赵匡胤必须知道整个政变过程。
因此,赵光义最后的上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向他的哥哥赵匡胤学习的一种手段。唯一不同的是,赵匡胤当时已经尽力了。赵光义未能达到完美,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蜡烛和斧头的声音”。
宋朝未能实现统一与赵光义有很大关系。赵光义的后代不能打仗,所以他们只能被别人欺负。当赵光义的后代真的让赵匡胤重新登上王位时,宋朝在那个时候已经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