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的三条遗嘱

冻顶乌龙2022-09-25  17

刘亚楼的三条遗嘱

资料来源:《党史调查》2006年第5期,作者张慕蓉。

1947年,刘亚楼和翟云英新婚。

1991年4月5日,清明节。在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墓地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手捧鲜花,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将军空面前。老人轻轻收好花,掏出手帕,拂去骨灰盒上的细尘。他的动作很轻,就好像获胜的将军拂去了制服上的灰尘...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亚楼将军同甘共苦的妻子翟云英。

一个是俄罗斯血统的姑娘,一个是叱咤风云的“中国战神”。他们在战争年代喜结连理,共同演绎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

悲伤战士

"雅楼,今晚请你去王西平同志家."1946年的一个雪夜,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韩光神秘地告诉刘亚楼。

“有任务?”刘亚楼见韩光神色异常,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一本正经地问道。

没想到,韩光激动地说:“我给你相亲。好姑娘,你会满意的……”

“相亲?!"韩光的话触动了刘亚楼心中脆弱而微妙的情感弦。

刘亚楼,1911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像他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有一个童养媳。然而,在他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她被一个民团带走,并很快被迫嫁到另一个国家。

从一名普通士兵到红军高级指挥员,刘亚楼转战南北,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直到长征后到了陕北,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当训导部长兼教育局长的时候,我才和来抗日大学读书的女青年凌毅结了婚。结婚一年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名叫Yunan。就是在这一刻,刘亚楼奉命到苏联沃龙茨军事学院学习。

在刘亚楼和苏联留学期间,纳粹德国悍然向苏联发动了进攻。很快,凌毅委员得到了刘亚楼在战斗中牺牲的消息,悲痛过后,她嫁给了另一位红军干部。当刘亚楼从莫斯科的一位战友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很快就冷静下来。“她毕竟那么年轻……”刘亚楼总是用这句话安慰自己。很快,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很快,丘比特之箭让他和李肃走到了一起。华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苏·赵征的女儿。1929年苏病逝后,中共中央把娃、她的母亲和弟弟送到苏联莫斯科郊区的国际儿童院生活学习。1936年,娃、毛、毛岸青、瞿(瞿秋白之女)等人被派往共产国际主办的莫斯科共产主义东方劳动大学学习。由于李肃娃的俄语成绩很好,刘亚楼来到苏联后,她主动要求做他的俄语家庭教师。在面对面的学习中,两颗年轻的心渐渐迸发出爱的火花。

1940年,刘亚楼和李肃结婚了。但刘亚楼的婚姻维持了不到三年,就因为种种原因终止了。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刘亚楼化名王松。作为苏联的一名主要官员,他在苏联军队对日作战近八年后回到了他的祖国。随军来到大连,担任苏区司令部与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时,34岁的他孤身一人,自然引起了韩光和王西平的注意。

初次见面

在王西平的家里,坐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她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眼睛闪闪发光。刘亚楼一看,觉得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王西平没有理会刘亚楼的反应。她反而径直走到姑娘跟前,笑着说:“小寨,这位是刘亚楼同志,刚从苏联回来。你是半个苏联人,所以你命中注定!”

王西平刚说完,韩光就走到刘亚楼跟前,笑着说:“亚楼,这是翟云英同志,大连市的妇女代表,先进工作者,香炉礁小学的老师。还记得上次群众大会吗?她是演讲者之一。”

“哦,我想起来了!”经韩光一提醒,刘亚楼想起了有一次应韩光的邀请,参加了一个由市委主办的群众大会。会上,香炉礁小学教师翟云英含泪控诉了日军和汉奸的滔天罪行。翟云英的发言赢得了掌声,深受感染的刘亚楼写下了一张“有理、有情、有力”的纸条,递给了韩光。

没想到,韩光和王西平会把她介绍给自己。刘亚楼大方地向翟云英问好,“你好,翟云英同志!”高度紧张的翟云英抬起头,看到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盯着自己,心不禁怦怦直跳。她伸手和刘亚楼握手时,害羞地低下了头。

在课堂上、在会场上自信滔滔不绝的翟云英不见了,女孩一言不发;而同样在千军万马面前口若悬河的刘亚楼,却像卡壳的机关枪一样沉默。看到这尴尬的局面,韩光和王西平故意说了些题外话,试图打破僵局,但收效甚微。

虽然第一次见面,但刘亚楼给翟云英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精力充沛,口才好,雄浑自然,有大将风度。有很多男人追求翟云英,但她从来不扔自己的红绣球,因为她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眼前这位军官不就是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吗?翟云英沉浸在甜蜜的幻想中。

相爱相知

第一次见面几天后,刘亚楼和翟云英在王西平的精心安排下再次见面。翟云英不像第一次那样紧张和害羞了。她静静地坐着,用生动可爱的大眼睛盯着刘亚楼。事实上,刘亚楼从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上了翟云英,他的直觉清楚地告诉他,眼前的这个女孩可以成为他的终身伴侣。然而,刘亚楼并没有直接透露两次婚姻破裂的阴影还没有完全从他的脑海中散去。结婚是人生大事,他不希望也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出现第三次爱情危机。

于是,刘亚楼小心翼翼地采取了“迂回战术”:“小翟,日本人虽然投降了,蒋介石又开始内战了。我是军人,随时都要上前线打仗。战斗是血淋淋的牺牲。”

“这个我知道,革命中总会有流血事件,我父亲就是在日寇手里牺牲的……”

“你爸爸?”翟云英的话突然引起了刘亚楼的注意。

翟云英开始讲述他的家族历史,他清澈的眼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雾气。

翟云英的父亲翟凤岐是从东北逃到俄国的中国南方工人。1917年,翟凤岐参加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成为“中国团”的英雄战士。在一次保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战斗中,翟凤岐腰部中弹,被分配到莫斯科一家纺织厂工作。在那里,他爱上了苏联女工安娜·卡米洛夫娜,两人结为夫妻。1929年,他们带着他们爱情的结晶——儿子翟和女儿,回到大连,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1942年,翟凤岐被日军逮捕,折磨致死。

说着说着,翟云英的声音哽咽了,两行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听着她的哭喊,刘亚楼心里涌起一股热浪。他更加了解翟云英: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而且有深刻的正义感和坚定的革命信念。那不是她寻找多年的知音吗?

不过,刘亚楼还是有点怀疑...

一切都好。

转眼到了1947年1月,刘亚楼和翟云英已经认识两个多月了,双方都觉得可以相处,彼此的了解也加深了。翟云英觉得刘亚楼是个有野心的人,她决定和他在一起一辈子。

有多少人会批评一个年轻女孩嫁给一个36岁结过两次婚的男人!而且就算刘亚楼和翟云英可以无视别人的偏见,她妈妈在感情上能接受吗?这恰恰是刘亚楼关心的问题。正如刘亚楼所料,安娜,翟云英的母亲,坚持她的女儿不应该嫁给刘亚楼。见自己无法说服母亲,翟云英恳求母亲听听刘亚楼的陈述。经过女儿的执念,安娜终于同意见刘亚楼。

一天晚上,刘亚楼来到翟云英家。看着这位淳朴善良、坚韧不屈的俄罗斯老太太,刘亚楼用俄语亲切地叫了一声“沙妈妈”(俄语对女性长辈的尊称)!接着,刘亚楼用流利的俄语与老人交谈。听着熟悉的地方口音,安娜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当她听完刘亚楼的讲述和经历,老人的眼眶湿润了。眼见为实·安娜终于相信了女儿的选择,欣然同意了他们两人的结合。

1947年5月1日,经罗荣桓审阅,林彪批准,韩光主持,刘亚楼和翟云英在大连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新婚之夜,送走所有的客人后,刘亚楼笑着问翟云英:“塔玛拉(翟云英的俄语名字),我今年36岁,结过两次婚,而你才19岁。你现在会后悔嫁给我吗?”

“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翟云英俏皮地回答,然后她一本正经地补充道:“反正我相信我的选择!”

“云英啊,你要知道,做军人的妻子是要吃苦的!罗(即罗荣桓)和同志结婚不到半个月,就去了抗战前线,导致林妹妹还没过完蜜月就一个人呆在空房里了。你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刘亚楼抱住妻子,深情地说。

翟云英依偎着丈夫说:“我不怕吃苦。我能忍受任何痛苦。我会像林妹妹对罗政委那样对你的。你要放心!”

甜蜜的日子转瞬即逝。就像罗荣桓一样,已经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的刘亚楼,在度蜜月之前就去了前线。与林彪、罗荣桓一起,开始了东北战场夏季攻势的策划和指挥。令他高兴的是,翟云英被正式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1961年,刘亚楼与家人合影。

夫妻感情

作为东北战役的核心指挥员之一,刘亚楼一直在前方指挥所,而翟云英等领导同志的家属则留在后方。他们在战场上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一次,家属去前线探亲。当翟云英看到她丈夫的眼睛红红的,又黑又瘦,他很难过,哭了起来。他老婆一把鼻涕一把泪,刘亚楼鼻子也酸了,但他克制着自己的感情,说:“云英,别哭了。哭的话会扰乱军心的。”停顿了一下,刘亚楼说:“做军人的妻子得吃苦。你后悔吗?”

“不!不后悔!”翟云英不哭了,坚定地回答。

“那就好!”刘亚楼深情地看了妻子一眼,拍拍她的肩膀,又走进了指挥所。

1948年春,辽沈战役前夕,怀孕第六年的翟云英突然病倒了。她知道丈夫公务繁忙,为了不牵扯丈夫的精力,所以迟迟没有告诉别人。不料病情急剧恶化,最后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林月琴给刘亚楼发了一份加急电报,要他赶快回来。接到电报后,刘亚楼赶到妻子身边,翟云英已经奄奄一息。

“我病得这么重,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刘亚楼心疼地问。

“我...我怕影响你工作!告诉你,你治不了病,只会增加你的思想负担。”

“你……”刘亚楼摇摇头,重重地叹了口气。他的妻子病得很重。为了支持她的工作,她不让别人告诉她。刘亚楼感动又充满愧疚。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他四处奔走,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位德国医生,使翟云英起死回生,并生下了一个大胖男孩刘玉斌。

1949年10月,东北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正准备挥师南下,中央命令他原地不动。原来中央决定组建空军,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军长。双手空空,组建空军队有多容易?光是买飞机,对刘亚楼来说就够了。钱从哪里来?人是从哪里调过来的?刘亚楼突然忙起来,去地方请求支援,去苏联商谈援助,忙得一天都见不到。

繁重的工作让刘亚楼无暇顾及妻儿,而翟云英却渴望丈夫带着孩子去公园看电影。但是,刘亚楼似乎总是大有作为。他一天三班倒,工作到深夜,经常东奔西跑,出去监督检查工作,连坐飞机都嫌不愉快。

看着丈夫疲惫的脸,翟云英又心疼又焦虑。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抱怨:“你这是在自寻死路!”

“谁叫我是指挥官!你觉得司令这个名字好听,叫起来舒服!”这个时候,刘亚楼总是俏皮地对着妻子笑。翟云英还能说什么?看着丈夫的身体一天天消瘦,她很担心。

丈夫唱歌,妻子跟着唱

在翟云英想尽一切办法照顾丈夫的时候,上海华东医科大学招生,部队准备派一批同志去学习,为部队培养一批医生,其中就有翟云英的名字。听到这个消息后,翟云英喜出望外。她一直期待着这样一个学习机会。但她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老公工作那么重,应该牺牲自己,陪在他身边照顾他,替他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翟云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首长罗荣桓,得到了罗荣桓的支持。她以为她丈夫会同意。然而,当翟云英说出这个想法时,刘亚楼亲切地拉着她的手说:“我为什么不要你和我在一起呢?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还年轻,今年才23岁,精力充沛。你要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学习掌握更多真正的技能,以后有用的。”

翟云英很了解刘亚楼的脾气,他认真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看到丈夫为自己想了这么久,想了这么多,很感动,更觉得有义务照顾他:“我也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但是看得出你太辛苦了,觉得放弃学习,做点自我牺牲是应该的。”

翟云英刚说完,刘亚楼就笑了:“云英!听我说,有本事你才能吃,没本事你以后就没饭吃了。我空军长不靠谱。如果有一天我去见马克思,你们就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了!”听了丈夫的话,翟云英也开怀大笑。不久,她去了华东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空军区总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

失去爱人

让翟云英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丈夫的一个玩笑变成了残酷的现实。1964年,是刘亚楼在空集团军军长岗位上劳累过度的第15个年头。这年秋天,一向以精力充沛著称的将军病倒了,而且病一去不返:他患上了弥漫性肝癌。

弥留之际,刘亚楼除了继续关心空军的情况外,对医生只有一个要求:多看看亲人,多陪陪妻子翟云英。看着丈夫一天一天接近死亡,脸缩成一圈一圈,眼睛深深地陷进去,翟云英几乎整天都在以泪洗面,每当刘亚楼感觉到妻子异样的表情,就会伸出枯瘦的手,吃力地抓住翟云英的手:“云英,有你在身边,我真幸福!”

不能再等了,刘亚楼向妻子敞开了自己的感情:

“还记得解放初期的那段时间吗?你住院一个多月了,我只让秘书送了两箱苹果。你一定还恨我吧?”

“云英,我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了。你和我一起受了很多苦。你是一个贤妻良母。如果说这些年我为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是离不开你们的支持的。我从心底里感激你!”

“我已经被判了死刑。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不要难过。你可以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原来的理想已经基本实现了。我很满意。死亡的遗憾是什么?只是在我们家,有三件事还没做……”

“第一,把孩子养大,让他们成为自力更生的劳动者;第二,照顾好我的老父亲,为他而死,为我尽点孝心;第三,一定要帮妈妈找到她在苏联失散的亲人。我几次去苏联,她老太太让我去找苏联打听她几十年不见的亲人,国家大事我管不了家事。我为她的老太太感到难过。你一定要替我向她老太太道歉,请她谅解……”

“我们在一起很好,但是时间不多了...就像我们离开家去前线时一样,这次我又要离开你了……”

“云英,你还记得吗,我曾经说过,我作为空军的指挥官是不可靠的。你以后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一个正直的人……”

翟云英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1946年与他相恋,1947年结婚。刘亚楼先是投身于解放战争的战场,后投身于人民空军队的建设。她老公工作那么辛苦,累死了!“牙楼,别这么说...我听你的!”翟云英流着泪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同样的话...

1965年5月7日15时45分,著名的刘亚楼心脏永远停止跳动,享年54岁。

2010年,刘亚楼将军的妻子翟云英带着女儿刘玉红和刘玉振参观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失去爱人的翟云英决心完成最后一个愿望,不辜负刘亚楼的嘱托。她一直当医生,直到退休;孩子们在她的教育下,一个个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她每个月都给刘亚楼的父亲寄钱,从未间断,直到1978年刘亚楼的父亲去世;1980年,她再次找到了母亲失散的亲人。亲人团聚时,翟云英哭了,默默地说:“雅楼,我辜负了你的期望。你让我做的我都做了。放心吧!放心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834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