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红双喜香烟2022-09-25  13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朝闻社(原《我们爱历史》)是头条签约集团媒体。

清朝灭亡后,留下了上亿的坏账。最后你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答:落后挨打的晚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深远影响”,那就是一堆高达“上亿”的坏账,确切地说,是欠下的债。

找外国人向大庆“借钱”,始于19世纪中叶。但在1895年之前,清朝外债虽有60余笔,金额近6000万,但在当时仍是“易借易还”。然而,自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陷入了“债务坑”。正是为了收取《马关条约》赔款,清政府以盐税、厘金、铁路等国家利益为抵押,与英法俄德等国签订了七项借款协议。

此外,1900年“庚子民族危机”后,“庚子赔款”惨遭屠戮。45.2万元的本金赔偿,包括未来40年的利息加上地方赔偿,共计12亿元。这么大一笔钱怎么还?是清政府发行的债券,西方列强每年按“份额”比例以债券收账。所谓赔款,变成了巨额外债。

而且西方的“债权国”也在为这笔“巨债”挖坑空。就“结息”而言,“庚子赔款”的本金从1902年1月开始由清政府支付,但利息从1901年7月开始计算。光是这一个文字游戏,清朝就要额外付出1200万两白银连本带利。1905年,全球银价下跌,西方列强提出野蛮条件,勒令清政府以黄金赔款,并加钱补贴各国银价下跌造成的损失。仅这一项每年就要花费302万银元...

看看这种操作,你就知道,在今天,让很多“精X”坚决不认账的“西式双标”由来已久。

在这样的操作下,甲午战争后的七贷加上“庚子赔款”一项就成了晚清每年都喘不过气的大包袱。清政府每年偿还这八笔贷款,连本带利,一度占财政支出的45%,是实实在在的鬼王债。

而且,为了改善财政状况,在清末的最后几年,清朝还在苦苦举债。尤其是辛亥革命爆发后,垂死的清政府还在疯狂地向外国借钱。除了许多“军火贷款”,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寻求更大数额的贷款。结果西方列强也陷入了困境。武昌起义几个月后,西方列强以“中立”为借口,停止向清政府提供一切贷款,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可以说,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也是“借钱而死”。

但是,清朝灭亡了,上述那些烂账怎么办?其实你看看北洋政府出版的《中央政府短期借款报告书》就知道了,清末借的军火借款都是北洋政府扛下来的。其他零碎的贷款,不管财务状况多困难,都要按期还。无论北洋政府如何改旗易帜,“还钱”是不可或缺的。

至于清末成为沉重负担的“七贷”和“庚子赔款”,在随后的民国时代,基本上是“谁主谁扛”。就“甲午七贷”而言,不仅晚清以后的历届“国民政府”都要赔款,而且借款合同中还有一个特殊条款,禁止中国政府提前还贷,以免影响列强的“利息收入”。和整个“七贷款”的利息,通过各种操作的权力,是一倍以上的本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仅“七贷”中的“英德贷”就欠下了数百万英镑。

如此沉重的“烂账”,自然成了民国的沉重负担,难以还钱的民国只能继续借钱,而为了借钱,又要进行国家利益的让渡,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以北洋时期的段政府为例。曹儒林《民国初年外交回忆》记载,当时的段北洋政府每月要亏损800万银元,财政入不敷出。为此,目光短浅的段政府与日本签订了《西苑借款》,借了1.4亿银元。后来也拒不还钱,却被迫让渡了大量国家利益,为后来的诸多悲剧事件挖了一个坑。

就像当时一些日本政客宣传的那样,西原的一笔借款,就让日本对中国的兴趣“翻了一番”。这也是清末“坏账”在整个民国造成恶性循环的缩影。

说到“晚清烂账”,最大的就是“庚子赔款”。虽然时至今日仍有许多“精X”,但他们谈起“美国归还庚子赔款”时,却充满了感激之情。但真实的事实是,美国返还的赔款只是庚子赔款的一部分,这笔钱只能由中国用于“令美国满意”的指定领域,尤其是国防等领域。随后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等国纷纷效仿,以“退钱”为名,牵制中国发展。

尤其无耻的是,一战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因为法郎大幅贬值,炮制了“金法郎案”,即拒绝中国以法郎支付庚子赔款,只允许庚子赔款兑换成美元或英镑支付。这种无理要求在中国引起了全国性的谴责。然而,民国性格浓厚的北洋政府却被吓得骨头都软了,最终付出了全部代价。仅这一项,中国就损失了6000多万银元。

经过这一系列操作,账上有“12亿多银”的“庚子赔款”烂账,中国从清末到民国总共损失了6.6亿多两。看起来我们损失少了,但那主要是因为德国、俄国、奥地利等国在一战结束和十月革命后放弃了庚子赔款。相反,美、英、法等“自愿偿还庚子赔款”的国家,反而在“偿还”后从中国扣押了900多万两白银,使得许多“京X”感恩戴德的“归还行动”至今,实际上是流氓行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庚子赔款中的重要“债权人”,日本的作风更是赤裸裸。即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4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正确接受了“庚子赔款”,但“九一八国耻”后的国民政府呢?1931年至1937年,庚子赔款老老实实付给日本。尤其可笑的是,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惨烈的淞沪会战打响,数十万军民血染上海滩。但在淞沪会战爆发的当月,国民政府仍将其送往日本进行庚子赔款...

直到1939年1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被重庆国民政府打败。这才鼓起勇气“停付”庚子赔款给日本。这种小心翼翼的“说不”的过程,也让很多人在恢复抗日战争历史的时候,再次发出感叹和叹息——落后多少人就要挨打?更多人将被屠杀。“清王朝”留下的上亿坏账,的确是生动的例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815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