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后,封建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遭遇了倒退。死气沉沉的分封制三次入侵,分别是西汉分封制、西晋分封制和明初分封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次分封也无一例外地引起了内乱。西汉分封引起七国之乱,西晋分封引起八王之乱,明初分封引起荆南之战。这三次历史教训一次又一次证明,分封制在封建历史进程中确实没有机会。
如果说西汉西晋时期的分封制还可以算是对分封制的倚重,那么经过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运作,朱元璋又复活了分封制。他有什么样的考虑?
一般认为有三个因素:
第一,从内部,实现“平民”对地主的控制
和刘邦一样,朱元璋也是一介平民。没有封建地主的支持,一个老百姓几乎不可能建立一个封建王朝。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重在掠夺财富而不是统治。北方人口少,相对落后,而南方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南方的许多地方为元朝承担了运输粮食和财富的重要经济通道。江南是元朝的税源基地,粮食供应主要来自江浙、江西、湖广等地,加上河南、陕西、辽宁。
元朝时人口分为四等,其中第三等是汉族,第四等是南方人。元代的汉族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指的是前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南方人则是指前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元朝的人口分割也使得汉人,尤其是南方人,在情感上更加痛恨元朝在北方的统治,导致了南北思想文化上的对立和隔阂。元末,南方也戏剧性地出现了农民起义比较频繁的地区,导致元大都和袁俊缺粮,大刀阔斧灭亡是正常的。
元朝虽然对人口进行了等级划分,提高了蒙古的贵族地位,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但并不包括汉人的地主豪强。
早在蒙古灭金初期,汉族豪强地主就乘势建立自己的军队自保,并迅速向蒙古靠拢,成为蒙古统治者的帮凶。对于早期投靠蒙古的汉人豪强,蒙古统治者给予他们与蒙古贵族同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尤其是忽必烈主政中原后,利用汉文化进行治理,控制了北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南征大理、吐蕃胜利后,他在汉族地主阶级中的声望不断上升,很多汉族豪强、士绅接近他,愿意接受他的统治。如刘、、许衡、姚枢、、、等汉族地主、知识分子都是忽必烈的谋士,还有刘正、石、等一批武将。这些人也为忽必烈进攻灭南宋奠定了基础。
忽必烈在夺取汗位之前,就已经跳出了蒙古“黄金家族”的小圈子,逐渐成为一个懂汉法的新封建统治者。元朝灭宋时,忽必烈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封建统治秩序。
鉴于江南地区的金融重要性,元军南下作战时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应该注意保护江南的财富。获得江南后,他们也非常重视汉族地主。因此,南方的汉族地主在元朝也受到优待。
封建王朝本身就是地主阶级政权,元朝的统治也是如此。到了元末,元军早已失去了元初的勇猛,官兵早已腐化。元朝最后二十年,地主阶级武装基本上都在打仗,人数最多的是汉族地主武装,尤其是安徽和浙江的地主武装。
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前,农民军虽然起义范围广,战争区域大,军事力量发展快,但无论是刘福通还是徐寿辉,都很难有大的进步,因为他们各自为政,互不配合。
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后,肯定是农民出身,痛恨地主。但随着军事斗争的升级,他发现只打击消灭地主是不对的。因为对地主的打击只会激发他们的顽强抵抗,但要想建立政权,没有地主阶级的支持是做不到的。因此,只有团结地主阶级,与他们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起义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地主看到元政府日薄西山,支持朱元璋才是上策。于是很快,刘基、李善长、冯、宋濂、张仪和出现在朱元璋的阵营里。这些人都是浙皖一带的地主知识分子,在当地很有威望,都有自己的武装。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明朝都城南京既有群众基础,又有地主阶级的支持。那么对于北方来说,尤其是在蒙古政权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尤其是对被元朝统治的汉族豪强的控制,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实行藩王分封,让驻军威慑,也是上策。
与西汉时期的分封制相比,明初的藩王权力有限。西汉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完全自治,有权调兵遣将,任命使节,任免官员。这些权力在文景帝时期逐渐被收回。但是,在明朝的藩属地区,任免官员的权力和统治权力都是通过中央官僚体系来运作的。
朱元璋对儿子的分封,只给了兵权,没有统治权。所以,本质上,明朝的分封藩王只是在边疆,对内可以威慑北方的汉族地主,对外可以抵御外部势力的入侵。他是拥有精锐重兵的军队之王。
第二,从外部看,对蒙元王朝残余势力的恐惧。
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了北京,但元顺帝逃跑了,去了蒙古。虽然元顺帝弃京,但他的军事力量仍然强大,他仍然保持着完整的政治组织。所以,朱元璋攻占北京并不意味着元朝统治的结束,只是元朝统治者去了蒙古继续统治而已。402年以前,国号为“大元”,史称北元;402年后国号“蒙古”,成为明朝强硬的外敌。
所以明初洪武时期,明朝和北元政权之间发生了几次激烈的战争。比如太原之战、岭北之战、神二鱼之战、钓洱海之战。即使在朱迪篡位之后,永乐时期也有三次大的战争,如克鲁伦河之战、回纥古那河之战、呼兰骤失温之战等。然后就是土木堡之战,北京保卫战。可以说,北方的蒙元势力一直在“陪伴”明朝的统治。
朱元璋对明朝面临的外部形势也了如指掌。从东北到明朝的西北,再到西域,被北元、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蒙古势力包围占领。他们对明朝的山河虎视眈眈,总想着回中原,明朝的外部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外敌入侵,为了加强北方防御,防止蒙元势力的反攻,需要在北方设置防御体系,派驻重兵。那么谁会把军队交给谁呢?对这个部,朱元璋很不放心。一旦部里倒戈,会给朱的家人造成很大的麻烦。只有交给自己人,他才放心,于是实行了一包,把总权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每个皇宫都有自己的军队,同时如果接到皇帝的命令,也可以指挥地方军队。当有军事行动时,当地军队必须接受藩王的指挥。这样每一个边境地区的部队基本上都是中央直接指挥的。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封建制度是非常自私的。那么他有没有想过藩王的抗命?从他的包的布局来看,他确实考虑过。
明初,小包精致。北部的辽、宁、燕、古、戴、金、清、苏,南部的蜀、闽、靖江为最外围,主要负责镇守边疆,面对外敌入侵。而秦、周、鲁、齐、项、楚则在500公里之外开了一圈内部壁垒。
朱元璋的设计是有意的。外围藩王要造反,必须经过内藩王的领地。这样,内藩王和中央形成一股反对的力量。如果内藩王要造反,同样,外藩王和中央也可以形成夹击之势。简而言之,中央政府的统治是有保障的。
那么,为什么朱迪的反叛会成功呢?一是太子朱标早逝,无形中改变了很多局面;第二,朱元璋杀开国功臣的规模太大,几万人动。当朱迪开始他的军队时,明朝的勇士都是二流和三流球员,他们的军事优势已经失去了。此外,由于英雄集团和皇帝利益的统一,如果他们还在,他们肯定会全力支持文健的统治。可惜英雄集团被消灭了,官僚体系建立了。对于官员来说,朱迪的叛乱是王室的内部事务,不存在政权更迭的风险。从利益角度来说,和他们关系不大。谁当了皇帝,还是当官。所以这些官僚大多持观望态度,不会尽力为他服务。第三,李景隆确实是个大败笔。空花了50万大军。最后,它打开大门迎接朱迪,朱迪很快收到了“先抓贼”的效果。最终,分封制再次失败。
第三,来自首都。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也有他的考虑。随着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建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吃饭问题。
国家官员和部队靠什么为生?这时,南京的地缘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江浙皖经济发达,是粮棉产区。这样的地理条件为朱元璋的都城南京提供了衣食。
那么历代王朝建都洛阳、开封、Xi安是靠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中国历史发展中经济重心的转移。汉唐时期,丝绸之路、边贸、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基本融为一体。中唐以后,由于西北地区长期的政治动荡,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朝以前,国家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关中和洛阳。宋代以后,经济重心从政治中心分离出来,经济中心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历史上基本都发生在北方,也是诱发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所以过去古都不缺吃不缺穿,但是到了朱元璋的时代,如果回到北方,就要面临这个尴尬的问题。
其次,朱元璋的影响力也是以南京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地理位置也很危险。而南京在长江左侧,北方边防鞭长莫及。而之前在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都是短命王朝,这让朱元璋很纠结。他甚至想过回凤阳建都。
所以,朱元璋最终确立南京为都城,是对自身实力和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双重考虑的结果。那朱迪为什么要搬到北京呢?
首先,北京是朱迪的繁华之地,它的地理位置也很危险。辽、金、元之前都曾在此经营,也有一定的建都基础。其次,从政治需要来看,明初北方的蒙古贵族不断骚扰南方。为了有效抵御蒙古贵族的入侵,加强北方防御,以北京为政治中心比南京更为合适。第三,永乐时期对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土地面积进一步扩大,从而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建都北京比建都南京更有利。第四,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有效解决了南粮北运的问题,北京没有后勤问题。因此,迁都北京是朱迪的明智选择。
朱元璋建都南京有他自己的理由,朱迪迁都北京也有成熟的条件。从一国统治的角度来看,没有问题。但从边疆统治的角度来看,建都北京更有利于对周边地区的控制。
当然,朱元璋也意识到了建都南京的利弊,看到了北方蒙元势力的凶猛。因此,分封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弥补建都南京不足的一种补充方式。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了朱元璋的重新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