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辉
编辑|王
“让新生力量跑一会儿,传统车企一发力就能反超。”
到了2022年年中,就该检验这句话了。
鉴于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特殊性,我们先抛开这两家,看看国内的新势力和传统车企。
月销量超过1万辆,是新势力车企第一梯队的入门门槛,包括:小鹏、哪吒、理想、蔚来、零跑。共有5家新势力车企达标。
那么新能源车月均销量过万的传统车企有哪些呢?
资料来源:联邦。
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公布的数据,共有五菱、吉利、奇瑞、广汽、大众、长安、长城7家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过万。
从数据上看,月销量过万的车企,新势力略逊于传统车企,而销量的绝对差距更大。只有五菱的新能源车月均销量超过3万辆,销量最好的新势力车企月均销量也只有1.15万辆。
不过,新势力也有自己的优势。在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市场,蔚来、小鹏、理想都有所突破。传统车企中,只有大众勉强能和新势力抗衡。
这场传统车企与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有了阶段性的答案:
五菱、吉利、广汽等传统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超越新势力;
BBA、大众、丰田、本田等传统外资车企,新能源车销量不如新势力;
至于比亚迪和特斯拉,他们已经脱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正在带领新能源汽车逆袭燃油车市场,开始吞噬传统燃油车企业的优势市场。
传统强人的历史优势正在消失。
01
自主品牌借用“新”风格
传统品牌车企,趁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挖燃油车的墙角。
以五菱洪光MINI EV为代表的A00 mini电动车,避开了与燃油车的直接竞争,在燃油车未能触及的细分市场大显身手,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资料来源:联邦。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五菱洪光MINI EV超越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等车型,成为1-7月汽车销量榜第二名,下半年有望冲击冠军。
同样,奇瑞新能源、长安新能源,以及哪吒、零跑这两家新能源车企,依靠迷你纯电车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但从销量来看,五菱和奇瑞的迷你纯电车销量明显领先哪吒和零跑。在A00级车市场,传统自主品牌车企已经超越新势力车企。
在新能源的助力下,自主传统车企开始逆袭合资品牌燃油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车企是广汽,广汽通过推出阿亚恩纯电动车品牌,连续推出了AION S、LX、V、Y等车型,并在10-20万价格区间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资料来源:联邦。
在乘联会公布的7月新能源SUV车型销量排行榜上,爱安品牌的AION Y以12530辆位列SUV车型总榜第11位,超越同级别同价位燃油车本田XR-V。
轿车方面,7月份交付的帝豪L Hi X插电式混动车型当月销量超5500辆,预计8月份将达到万辆以上的销售规模。
最近上市的长安深蓝SL03采用了插电式增程技术和纯电动技术。预售半小时就收到1万个订单,总订单量超过6万,可见该车的受欢迎程度。
从吉利、爱安、长安的情况来看,在10-20万元价格区间,传统自主品牌车企的新能源车都找到了合适的市场定位,消费者乐于接受这些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自主品牌新能源开始冲击合资品牌的传统车型。
02
豪车逼入华容道。
豪华车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皮革和设计,而是技术。
以蔚来ES8的上市为标志,豪华车的定义被改写。从豪华车的传统标准——设计、材料、动力性能,到技术、服务、设计。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已经把高科技作为豪华车的基础,而不是选项。
能像手机一样用车载机,能像玩电子游戏一样开车。
新动力汽车公司的杀手锏是智能驾驶舱和辅助驾驶功能。在新势力车企的车上,智能车机不再局限于实现汽车功能,而是开始探索全车乘员的场景交互。
驾驶不再局限于SAE自动驾驶标准分类,而是逐场景优化。在自动泊车、高级辅助驾驶硬件嵌入等方面。,新势力车企的豪华车型全方位碾压传统豪华车。
终端销售可以反映消费者认知的变化。
对于所有进入20万元以上纯电车销售榜单的车型,语音交互和L2级以上辅助驾驶是基本功能。
而且技术越强,销量越高。
蔚来、小鹏、吉氪、特斯拉、比亚迪的汽车都搭载了高通8155智能车载芯片,或者同等计算能力的车载芯片,支持5G车联网等功能。,销量已经超过BBA等传统豪华车企的新能源车。
具体来说,在4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市场,蔚来是唯一一个月销量超过1000辆的品牌。在30-40万元价格区间,特斯拉和蔚来品牌销量超过BBA。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小鹏P7和氪气001的销量高于大众ID6的总销量。
可见中国品牌用科技重新定义了奢侈品牌。
传统豪华车企的失败,说明他们对用户需求的感知是滞后的。
自主车企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在车机系统联网、语音交互功能等方面已经对豪华车企形成了碾压性优势。而传统豪华车企滞后的市场反馈机制,使得自家的汽车产品成为模仿的产物。
一方面是车企内部工作机制的拖累;另一方面是自主新势力车企的互联网产品基因。
看不懂,赶不上,传统豪车企业纷纷进入华容道,在新能源汽车上进退两难。
展望未来,传统豪华汽车公司必须承认新动力汽车公司的崛起,并跟上中国智能汽车的步伐。退一步讲,还是面临失去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局面,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传统豪华车企目前不仅没有让“让新生力量跑一会儿,传统车企发力就能反超”成为现实,反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03
比亚迪和特斯拉才是终极老大。
在这一波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有两家车企正在迅速崛起,分别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目前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整个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所有车企都必须思考如何面对。
从销量来看,无论是轿车还是SUV车型,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产品在销量榜上都名列前茅。
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超过64万辆,特斯拉全球销量超过56万辆。预计年销售规模将超过100万辆,成为贯穿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企业。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车企。
在产品规划上,比亚迪深耕电动化,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两个品类都有庞大的产品线。到2023年底,比亚迪将是一家SUV、MPV、coupe、越野车、皮卡产品线横跨A00级车到D级车的车企。这意味着比亚迪将涉足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类。
特斯拉的产品线短小精悍,每一款车在价格之上都有充分的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级辅助驾驶技术方面,领先于其他车企。即使没有高成本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驾驶辅助传感器,特斯拉Model系列车型的驾驶辅助能力也能达到市场领先水平。
品牌方面,比亚迪顺势而为,在品牌上不断突破,先后布局腾势和高端品牌,冲击30-50万元甚至更高的汽车市场。特斯拉将通过产品线的横向扩展来延伸品牌价值,推出CyberTruck皮卡和Semi cards,未来还可能推出定位低于Model 3的车型。
在新技术的研发上,特斯拉非常激进,集成压铸、4680电池等技术会首先应用到新车上。
比亚迪的技术优势比较全面,在电池和电驱动系统方面有自己的独家优势。纯电车的E-platform 3.0技术会向比亚迪OS等软件方向发展。2023年第二代将推出用于插电式电车的DM-i技术,能耗更低,动力更强。
雪球效应也开始在比亚迪和特斯拉身上显现,比亚迪和特斯拉开始利用现有的销量优势扩大生产。到2023年底,两家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产能都将超过200万辆。
新势力跑了一段时间后,传统车企很难追上。比亚迪和特斯拉跑了这么久这么快。传统强人如果没有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就很难超越,只能退居追赶者的位置。
04
是时候重新定义“新”力量了。
重新讨论“先让新势力车企跑一段时间,传统车企一发力就能赶上”是个伪命题。
首先,新势力车企的定义和三年前不一样了。如果把无燃油车产能定义为新生力量,那么未来大部分车企都将没有纯燃油车产能,那么所有车企都将成为新生力量?
其次,传统车企的转型需要时间,他们努力的机会也不一样。不能只看短期情况。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税政策的退出,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发生巨大变化。在年销量达到百万规模的情况下,新动力车企的产品优势还能延续吗?
再次,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充电桩和能源补充网络的建设能否跟上汽车销售的需求,是否会成为限制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瓶颈?
总而言之,新势力车企和传统车企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车企和车企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权力形式的差异。汽车与汽车衍生品的竞争,如生产规模、智能化、动力电池容量、芯片技术、车主服务、充电网络等,将是接下来的竞争焦点。
未来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将面临全方位的竞争,新势力车企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除非改变定义。
是时候重新定义“新”力量了。
-结束-
您的“喜欢”和“观看”对我们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