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出身贫寒,赫鲁晓夫的老师莉迪亚·舍甫琴科后来说,他从未见过像赫鲁晓夫的出生地卡里诺夫卡这样贫穷的村庄。他在访美期间在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孰优孰劣时,也曾透露他小时候是帮乌克兰的地主放牛,以此例子证明在苏联的体制下,只要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出头。
因此出身社会底层的赫鲁晓夫能够逆袭成为苏联领导人,是非常具有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在其政治生涯中,他即是斯大林路线的执行者,他在乌克兰担任地方领导人期间,支持斯大林的大清洗,并批准了数千人的逮捕。但是在斯大林去世后,他立马翻脸在195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大上作出的秘密报告中全面否定斯大林路线,因此才被世人质疑他其实就是骑墙派。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相差14岁,两人分别出生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若不是俄国革命爆发,两人不会有任何交集。根据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的描述,由于他的老师舍甫琴科是一个自由思想家,他敦促赫鲁晓夫学习进步思想,由此赫鲁晓夫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14年一战爆发时,赫鲁晓夫因为是一名熟练的金属工人而免于征兵。他受雇于一家为10座矿井提供服务的车间,他参与了几次罢工,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和结束战争。1917年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退位后,彼得格勒新的临时政府对乌克兰几乎没有影响。而赫鲁晓夫因为此前在工人阶级的声望,被选入鲁琴科沃的工人委员会,并于5月成为该委员会的主席。但是直到1918年,形势比较明朗时,赫鲁晓夫才加入布尔什维克,在这一年,布尔什维克和反对者联盟(被称为白俄军)之间的俄罗斯内战正式开始。
因此赫鲁晓夫是“火线入党”,正确地站队。赫鲁晓夫之所以迟迟不加入布尔什维克,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更接近那些以经济发展为优先目标的孟什维克,而布尔什维克则寻求通过革命获取政权,失败的风险极高,很容易就把命给搭进去。
而斯大林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布尔什维克的革命道路上,换言之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赫鲁晓夫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政治投机分子,比起斯大林因为加入革命而被沙俄6次流放,每次被流放都是九死一生,赫鲁晓夫就怂太多了。这也解释了后来他为何在斯大林去世后对斯大林的态度判若两人的原因,他们两人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同道合,赫鲁晓夫只是为了获取政治利益才和斯大林接近。
加入布尔什维克后,赫鲁晓夫在苏共的升迁非常迅速。1922年8月,他被任命为当地技校的党委书记,并成为尤佐夫卡镇(1924年更名为斯大利诺)党委管理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赫鲁晓夫善于沟通和协作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就变现了出来,他促成了托洛茨基的支持者与斯大林的支持者在政党民主问题上达成共识,使得工作的效率极大地提高。
因工作出色,1925年,赫鲁晓夫被任命为斯大利诺附近的彼得罗沃·马林斯基·雷科姆区的党委书记。雷科姆的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赫鲁晓夫在他的辖区内工作积极,事无巨细都得过问。1925年底,赫鲁晓夫被选为在莫斯科举行的苏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无投票权的代表,更加接近权力中心。
而赫鲁晓夫的第一个贵人卡加诺维奇,在1925年成为乌克兰的党魁,赫鲁晓夫在他的提携下迅速得到提升。卡加诺维奇将赫鲁晓夫调到当时的乌克兰首都哈尔科夫,担任乌克兰苏共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到了1928年,赫鲁晓夫就被调到基辅,他在那里担任党组织的二把手。
(卡加诺维奇)
1929年,卡加诺维奇作为斯大林的亲密伙伴在克里姆林宫任职,赫鲁晓夫也被带到莫斯科,并作为苏共的储备人才,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学习。尽管赫鲁晓夫从未在那里完成学业,但他在苏共的地位却蹿升很快。当斯大林工业学院的苏共党小组选出一些右派人士参加即将举行的地区党代会时,该小组在真理报遭到攻击。赫鲁晓夫在随后的政治斗争中获胜,成为学校的党委书记,随后便成为鲍曼区的党魁,之后又在莫斯科最大和最重要的克拉斯诺普雷森斯基区担任同样的职务。到1932年,赫鲁晓夫已成为莫斯科市苏共党组织的第二号人物,仅次于卡加诺维奇。
1934年,赫鲁晓夫成为莫斯科市的党魁和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赫鲁晓夫将自己的迅速崛起,归因于他与同校学生斯大林的妻子纳德兹达·阿利卢耶娃的熟识。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阿利鲁耶娃对他帮助很大。但他的传记作家威廉汤普森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赫鲁晓夫当时苏共的地位太低,无法得到斯大林关爱的关爱延伸,如果说在那时阶段对赫鲁晓夫的提携产生影响的只有卡加诺维奇。
也就是说, 赫鲁晓夫在失势后写的回忆录,很可能是违心之词。因为当时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纠正了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路线,停止了对斯大林雕像的摧毁。赫鲁晓夫可能是感觉风向变了,为了明哲保身而强行说自己是因为斯大林妻子的帮助而平步青云,这样一来就可以实质上成为斯大林的门徒,而让那些斯大林的支持者不对其进行秋后算账。
从另外一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赫鲁晓夫并不是因为裙带关系而平步青云。作为莫斯科城市组织的领导人,赫鲁晓夫负责莫斯科地铁的建设,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由卡加诺维奇全面负责。当时赫鲁晓夫冒着相当大的风险,敢于立下莫斯科将在1934年11月7日建成的军令状。在那段时间里,他在隧道里度过了他的大部分时间。然而不可避免的地铁建设事故还是发生了,赫鲁晓夫幸运地躲过一劫,并被苏联描绘成为了一项伟大事业敢于牺牲的英雄。而地铁直到1935年5月1日才开通,但赫鲁晓夫因其在地铁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而获得列宁勋章。同年晚些时候,他被选为莫斯科地区委员会的第一书记,该委员会负责管理拥有1100万人口的莫斯科州。也就是说,赫鲁晓夫是依靠实力而取得政绩获得提拔,根本不是依靠斯大林妻子的功劳。
而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最早接触,有据可查的是斯大林办公室的记录档案,其显示赫鲁晓夫在1932年就出席了斯大林在场的会议。两人越来越熟络,建立了表面上良好的关系。赫鲁晓夫此时变现出异常敬佩斯大林这位领导,并珍惜与他举行的非正式会晤和斯大林的私人邀请,而斯大林确实对他的年轻部下怀有温暖的感情。
根据后来苏联领导人的回忆,当时赫鲁晓夫矮胖的身材成为众人逗乐的人物,而且他的名字在乌克兰语里是“金龟子”的意思,更加让人与其形象贴合。而成为众人开心果的赫鲁晓夫,在斯大林去世前,每次他在其住所里举行工作酒会时,只要斯大林心血来潮,一旁殷勤恭候的赫鲁晓夫就会应声而起,穿着乌克兰传统的花裙子,大跳戈帕克舞为其助兴。也正是由于美国得知赫鲁晓夫有跳舞的兴趣,在其访美时特意为他“量身定制”的康康舞行程,想让其当面出丑。
总而言之,赫鲁晓夫为了讨好斯大林,投其所好地充当暖场的人。当1934年斯大林开始了一场被称为“大清洗”的运动时,赫鲁晓夫表达了他的强烈支持,他称:“每一个为我国所取得的成功,为伟大的斯大林领导的党的胜利而感到高兴的人,只会找到一个词,这个词就是执行,这适合托洛茨基派,津诺维特派的唯利是图的法西斯狗。”
而在这场大清洗的运动中,赫鲁晓夫协助清洗了莫斯科州的许多朋友和同事。在莫斯科市和州的38名苏共的高级官员中,35人被杀,三名幸存者被转移到苏联其他地区。在莫斯科州和市以外的146名苏共市委书记中,在他的回忆录中,赫鲁晓夫指出,几乎所有与他共事的人都被逮捕了。
而且1937年6月,苏共政治局规定在莫斯科省逮捕35000名所谓的“阶级敌人”,其中5000人将被处死。赫鲁晓夫为此要求2000名莫斯科富农在完成部分配额后将其杀害。赫鲁晓夫在接到命令两周后,就向斯大林报告说,41305名罪犯和库拉克反动分子被捕。根据赫鲁晓夫的说法,在被捕的人中,8500人应该被处死。
而且1937年末,斯大林任命赫鲁晓夫为乌克兰领导人,1938年1月,赫鲁晓夫正式离开莫斯科,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乌克兰曾是大规模清洗的场所,被害者包括斯大利诺的教授,赫鲁晓夫尽管非常尊敬他们,但是当赫鲁晓夫到达后,他在乌克兰实行逮捕的步伐加快了。除了一名乌克兰政治局组织局和秘书处的成员外,其他人都被捕了。在赫鲁晓夫到达后的头几个月里,几乎所有被逮捕的乌克兰政府官员和苏军指挥官都被判处死刑。
而赫鲁晓夫对大清洗这么卖力,是因为他也认为他处于被清洗的名单,只能与斯大林站到同一战线才能幸免于难。1937年,他向卡加诺维奇承认了自己1923年曾对斯大林政敌所发表的托洛茨基主义的支持。根据赫鲁晓夫的说法,卡加诺维奇“脸色苍白”,因为他部下的罪行可能会牵连到他。于是为了挽救赫鲁晓夫,也为了自救,卡加诺维奇建议赫鲁晓夫向斯大林坦诚之前错误的表态。
而斯大林接受了赫鲁晓夫的忏悔。而且在最初建议赫鲁晓夫保持沉默之后,卡加诺维奇还建议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党代会上讲述他的故事。赫鲁晓夫照做无误,赢得了在场代表的掌声,并立即获得连任。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提到,他也遭到一名被捕同事的谴责,斯大林亲自把这一指控告诉赫鲁晓夫,看着他的眼睛,等待他的回应。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推测,如果斯大林怀疑他的反应,他会被列为当时苏联人民的敌人。尽管如此,赫鲁晓夫通过立投名状和坦诚,在1938年1月14日成为苏联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在1939年3月成为正式委员,有惊无险地渡过了那段人人自危的黑暗时刻,并成为斯大林的心腹。
1939年9月17日,苏军根据苏德达成《莫洛托夫-里宾特罗普条约》入侵波兰东部地区时,大量乌克兰人居住在被侵略的地区,其中大部分今天形成了乌克兰的西部地区。因此,许多居民最初对苏军表示欢迎,尽管他们希望最终能够独立。
赫鲁晓夫此时的作用是确保苏军在西乌克兰的占领区投票赞成与苏联结盟。通过宣传,西乌克兰正式加入苏联,乌克兰西部在1939年11月1日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苏联人的笨拙行为,例如在乌克兰西部组织中编入东乌克兰人,以及把苏联没收的土地分给集体农场而不是农民,很快就让乌克兰西部人与苏联疏远,破坏了赫鲁晓夫之前为了团结西乌克兰的努力,而这些分离主义者后来在二战爆发时充当了德军的带路党。
而当基辅战役前夕,斯大林就任命他为政委,苏军在很长的时间里,政委是可以与司令平起平坐的。赫鲁晓夫在多条战线上充当地方军事指挥官和苏军决策高层之间的中间沟通人。斯大林利用赫鲁晓夫对指挥官严加管束,而指挥官们则试图让他影响斯大林。
随着德国向基辅前进,赫鲁晓夫倾向死守基辅。这是由于斯大林下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这座城市,但苏军很快就被德国人包围了。尽管德国人声称他们俘虏了65.5万名囚犯,但根据苏联的说法,677085人中有150541人逃脱了德军的包围。据朱可夫在1957年被赫鲁晓夫解职并羞辱他几年后写道,赫鲁晓夫说服斯大林不要从基辅撤军。但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指出,他和布琼尼元帅提议重新部署苏军,以避免包围,直到铁木辛哥抵达为止。也就是朱可夫认为赫鲁晓夫利用其在斯大林心腹的关系从中作梗,打乱了斯大林的决策,才导致苏军在基辅溃败。
可能是斯大林对赫鲁晓夫之前的建议失败而对他丧失了信心,1942年,赫鲁晓夫在西南前线,他和铁木辛哥提议在哈尔科夫地区发动大规模反攻,但斯大林只批准了部分计划,但仍有64万苏军参与进攻。然而,德军推断苏联很可能会袭击哈尔科夫,并设下埋伏。从1942年5月12日开始,苏军的进攻最初看来是成功的,但不到五天,德军就深入苏军侧翼,苏军有被歼灭的危险。斯大林拒绝停止进攻,苏军各师很快就被德国人包围了。苏联损失了26.7万名士兵,其中包括20多万人被俘,斯大林将铁木辛哥降职,并将赫鲁晓夫召回莫斯科。当斯大林暗示要逮捕和处决赫鲁晓夫时,他被允许回到前线将功补过,于是把他送到了斯大林格勒这个碾肉机。
尽管被降权的赫鲁晓夫在苏军的决策权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他还是以能成功打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作为毕生的光荣,此时他的工作主要是检查军队的准备情况和提振苏军士气,审问纳粹囚犯,并招募一些人来做宣传。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不久,赫鲁晓夫就遭遇了个人悲剧,他的儿子列昂尼德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在1943年3月11日的战斗中被击落身亡。利昂尼德的死亡非常有争议,因为他的战友没有一个人说他们亲眼目睹了列昂尼德被击落,他的飞机也没有找到,尸体也没有找到。
因此,列奥尼德有一种说法认为列昂尼德在这次空难中幸存下来,并向德军投降,当他被苏联夺回时,斯大林下令枪杀他。尽管赫鲁晓夫以自己的性命为他儿子担保,也没能让斯大林刀下留人。这一假设后来被用来解释赫鲁晓夫后来才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讲话中全面否定斯大林。
(列昂尼德)
后来一些历史学家声称,赫鲁晓夫的档案可能在战后被篡改了。在后来的几年里,赫鲁晓夫的同僚说,他看到列昂尼德的飞机解体,但没有看到苏军的官方报告。也就是说,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分道扬镳可能不是因为此事的影响。
但是1943年中期,利昂尼德的妻子刘巴·赫鲁晓娃确实因间谍罪被逮捕,并被判在劳改营5年,她的儿子,也就是赫鲁晓夫的孙子托利亚隐姓埋名,被安置在一系列孤儿院。列奥尼德的女儿尤利娅由赫鲁晓夫和他的妻子抚养长大。或许这才是赫鲁晓夫与斯大林决裂的转折点,只是赫鲁晓夫在斯大林在世时敢怒不敢言。
在德军被赶出苏联后,赫鲁晓夫负责乌克兰的战后重建。1944年和1945年的战争年代收成不佳,1946年乌克兰和俄罗斯西部遭遇严重干旱。尽管如此,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仍被要求将52%的收成交给苏联政府。苏联试图收集尽可能多的粮食,以供应其东欧的盟友。赫鲁晓夫为了完成命令,将52%的收成比例还往上提高,这使得斯大林错误认为乌克兰会有大量的粮食产出。
尽管战时苏联的粮食是定量供应的,但整个苏联的农村非农业工人都得不到配给额度。不可避免的饥饿发生在苏联偏远的农村地区。赫鲁晓夫在1946年底意识到这种饥荒出现后,一再向斯大林求助,结果遭到了斯大林的回绝。当给斯大林的信没有效果时,赫鲁晓夫飞到莫斯科亲自陈述了他的观点。斯大林最终给了乌克兰有限的粮食援助,并出资建立了免费的救济厨房。然而,赫鲁晓夫的政治地位因此受到了损害,1947年2月,斯大林建议派卡加诺维奇前往乌克兰“帮助”赫鲁晓夫,乌克兰中央委员会撤销了赫鲁晓夫的职务,转而支持卡加诺维奇,但同时保留他为乌克兰政府总理。
卡加诺维奇到达基辅不久,赫鲁晓夫就病倒了,直到1947年9月才公开露面。在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赫鲁晓夫指出他患有肺炎;一些传记作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病完全是政治原因,因为他担心他失去地位是走向垮台和死亡的第一步。
在赫鲁晓夫绝望之际,阴晴不定的斯大林却又把卡加诺维奇召回莫斯科,将赫鲁晓夫之前在乌克兰的职务恢复。赫鲁晓夫在乌克兰的最后几年总体上是和平的,工业恢复了,1947年和1948年的收成比预期的要好,乌克兰西部的集体化进程加快了。在1949年12月赫鲁晓夫返回莫斯科之前,他完成了一个提供公共设施和图书馆等市政服务的城镇,并将其作为斯大林70岁贺礼献给了斯大林,以维持其与斯大林表面上的友好关系。
而实际上,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提到,把其被召回莫斯科,归咎于斯大林的精神错乱,晚年的斯大林总是疑神疑鬼,特别是列宁格勒事件爆发后,他不再相信年轻的官员。于是斯大林以为对赫鲁晓夫知根知底,于是赫鲁晓夫又一次在莫斯科市和州担任党魁。赫鲁晓夫传记作家陶布曼认为,斯大林召回赫鲁晓夫到莫斯科,是为了平衡马连科夫和安全部长贝利亚的权力,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此时斯大林已经很少召开苏联的政治局会议。相反,苏联政府的大部分高层工作都是在斯大林主持的晚宴上进行的。贝里亚、马连科夫、赫鲁晓夫、卡加诺维奇、克里姆特·沃罗希洛夫、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和尼古拉·布尔加宁等苏联核心人物都是座上宾。有一次,斯大林让当时年近六十的赫鲁晓夫跳一种乌克兰传统的戈帕克舞。后来赫鲁晓夫说:“斯大林说跳舞,智者就跳舞。”赫鲁晓夫试图在午餐时会小憩,这样他就不会在斯大林面前睡着了,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些在斯大林桌上打瞌睡的人,情况会很糟糕。”
在新的职位上,赫鲁晓夫继续他的集体农场科尔霍兹的合并计划,使莫斯科州的集体农场数量减少了约70%。赫鲁晓夫还试图实施他的农业城镇计划,但当他在1951年3月发表在《真理报》上时,斯大林不同意。该杂志很快发表了一篇声明,指出赫鲁晓夫的讲话只是一个建议,而不是政策。今年4月,苏联否决了农业城镇的提议。赫鲁晓夫担心斯大林会让他下台,但斯大林只是对赫鲁晓夫进行警告,然后就过去了。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患了一次严重的中风,由于斯大林下达了不被打扰的命令,12小时后他的病情才被发现。就在吓坏了的医生试图治疗的时候,赫鲁晓夫就开始和其他领导人就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政府班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证明了斯大林在其他苏联领导人心里确实不得人心。
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对斯大林是这样描述的:斯大林把所有不同意他的人都称为“人民的敌人”,他说他们要恢复旧秩序,为此,“人民的敌人”已经与国际上的反作用力联系起来。结果,几十万诚实的人丧生。那时候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中。每个人都担心到半夜里随时会有人敲门,因为半夜被敲门会证明是死期不远。”
综上所述,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关系就如同恩威难测的老板和逆来顺受的下属之间的关系,赫鲁晓夫为了生存只能夹着尾巴做人。由于平日里斯大林对包括赫鲁晓夫在内的所有下属都是刻薄寡恩。而当有朝一日,赫鲁晓夫实现逆袭成为董事长时,对他去世的老板斯大林,不仅是在朋友圈进行吐槽,还剥夺了斯大林在苏联这家公司所有的荣誉才解其心头之恨。然而正是赫鲁晓夫这种性情中人,他对斯大林的全面否定,让日后的苏联进入了错误的轨道,他个人的胜利却为苏联日后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尽管斯大林也有瑕疵,但是在战略格局和长远目光上赫鲁晓夫确实不如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