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在宋代的重要性
虽然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是宋代的主要水运路线,但实际上汴河的运输量远在其他三河之上。据我们所知,数值观察可以证明这笔财富在当时的价值。唐太宗初年(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一年从江淮运来的大米有三百万石和一百万石。从黄河运来的只有500万石小米和300万石小米;从惠民河到陈和蔡,只有四百万石小米和二百万石小米。从广济河到齐国和鲁国,至少有一百二十万石。
此后,由于国家用途广泛,各路粮食供应量也逐年增加,其中以汴河增加最多。当然,江淮各地都是粮库,盛产米粮,应该比其他两路多一点。唐太宗晚年(公元995年至997年),从汴河运来的大米已增至580万万石。真宗中期(公元1008年)增至700万石。神管关的时候,汴河每年要运600万石,广济河要运6200万石,惠民河要运600万石。
广河和惠民河运来的大米大部分供应了冯静恩的口粮,但真正输给首都的是汴河和黄河。后来士兵在西夏和西北打仗,生产的粮食全部就地征收。首都不能再寄希望于从黄河运粮,只能依靠汴河。即使在广济运河,也有好几次没有船的时候。要运输粮食,还需要依靠汴河。宋人视汴河为最重要的河流,远在其他河流之上。唐太宗末年,汴河在开封附近决口,唐太宗亲自督工,进行封堵。一些要赶车的王公大臣也向它鞠躬,大家都是一身泥衣。从这件事可以知道宋人对汴河的重视程度。
宋代开封
北宋继承五代后,以开封为都城。开封也是北宋最繁华的地方。开封的繁荣与运河密切相关。宋代的运河是最重要的,即汴河、蔡河、张武和金水,它们都穿过开封。也就是说,这些运河以开封为中心,向外辐射,四通八达。
在这些运河中,汴河独自生活在一个特殊的位置。沿河的街道两旁都是城市。传世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详细描写了开封内外汴河两岸的壮丽景色,其中虹桥段尤其为人称道。汴河里,巨轮满载货物,桥上的车辆都在从事运输。还有一些负重的动物和负重的人。没有桥柱的虹桥,仅由巨木构架而成,像一道飞舞的彩虹,与桥名相符。
这座虹桥的修建说明当地的建筑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像这样的桥段还有很多,好像还挺常见的。因为这些运河从四面八方运输货物,开封的大街小巷各种行业都相当繁荣。孟前辈在《东京之梦》中一一描述,像现在一样生动。据说:“东角楼街,东边的乃盘楼街,街南的鹰铺,只卖鹰鹳,其余都是真珠、真帛、香药、席子。
南通巷,号称界体,不是金银彩绸交易的地方。房屋宏伟,门面宽阔。每一笔交易,举动都是几千万,骇人听闻。和“九桥门市场酒店,其五颜六色的建筑相对,有绣花的树枝,隐藏了白天的光”。例如,他逛谯周夜市,甚至到午夜。虽然这里只举了几个例子,但可以知道当时开封的繁华。
汴河河道问题
诚然,汴河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但汴河的水路经常出问题。汴河的水源是从黄河上分流的,黄河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汴河的淤积是不可避免的。要使边河的水量保持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要经常疏浚。宋初规定每年疏浚,但此后汴河频繁决口,甚至决口地点就在开封附近。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规定每三到五年才疏浚一次。之后二十年一次都没有疏浚过。由于湖泊的长期湮没,有些地方的河床甚至比附近的城市还要高。北宋后半期,从都城开封东水门到邱勇(今河南祁县)、香邑(今河南睢县),河底比堤外的平地高出一尺多两尺,从边地堤下鸟瞰房屋,如在深谷之中。
所以才在疏浚中丢失了。疏浚耗费了国家大量资金,却输在了疏浚上,不仅冲走了人畜田地,还阻碍了水运。所以当时的人想把汴河彻底梳理一遍,让它永远不会有其他问题。
汴河引水计划及其失败
最早尝试解决汴河问题的是邢永志。唐太宗末年,郭子大夫上书,请开白沟(今河南开封市附近)。从都城到彭城的吕梁口有一条600里长的运河,连接着陇、淮两大河流。拟建的运河实际上是为了恢复东汉时期的旧汴渠路。
他要把这条新河打开,边河就可以彻底废弃了。唐太宗已经接受了他的建议,开始挖掘,却发现反对的人很多。甚至有人说,它所用的园子在项城,为了不让自己的园子被汴河淹没,他要挖一条新的河。这么一喊,新河工程就停了下来。
十年后,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有人建议修一条新河来代替汴河。这条新河由定陶附近的广济河引到徐州,与清河(泗水)汇合。似乎也沿袭了古合水的遗迹,只是略有变化。新河开挖成功后,绘制了图纸并呈献给首都。真宗看到沿河地势不平,水流很浅,要经过吕梁的险要。不一定优于汴河,所以废弃了。
后来宗申上台,王安石执政,有人又旧事重提。和前两次不一样。提出这个建议的人认为,汴河经常淤塞,因为是汴河承载了黄河的水流,泥沙含量太多。如果有根本的改革,不如彻底堵住边口,改用边口附近的京水,要水,采取水闸筑坝的办法,把水流蓄起来,就可以航行了。
现在汴河已经淤塞,干脆弃之不用,白沟到彭城新开一条河。这个建议非常重要,即使众神自己也犹豫不决。王安石非常支持这个提议,于是开始挖掘。过了一年,朝野的人都觉得不方便,不得不停工。在这些失败之后,边河的废弃和用一条新的河代替再也没有被提及。
清浊之地
把罗引入迪的方案确实不错,但还是有一些缺陷。当时在光雾山脚下的河滩上修筑大堤的目的是为了阻挡河水南侵。但当时仍有两个顾虑:一是洛水河水上涨时,汴河容纳不下,剩下的水如何收场?第二,黄河的船只总是直入汴河。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希望保持老套路。因为这两个顾虑,筑堤的时候在堤上留了一个斗门,这样黄河和汴河的关系就不会断了。
起初洛水引入汴水时,洛水很清澈,汴河成了一条清澈的河流。后来黄河向南滑动,逼近大堤,河水从斗门侵入汴河,使清朝再次变得浑浊。黄河向南的大滑坡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在洛河引入汴河之前,汴河遭受黄河之水,有一定的限度,但已过了限度。只要封住边口。现在虽然是引罗入汴河,但实际上是黄河侵入汴河。那大堤上的斗门,既不能自由封闭,黄河大滑逼近大堤。如果大堤垮了,黄河的全部流量都会一起流入汴河,开封必然会被冲走。
因此,在哲宗元佑的早期,黄河被允许适度流入汴河。几年后,大家都觉得当年那些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就把洛水而不是黄河献给了他们。也有人想在光雾山附近再开一条通道,而不是靠在沙滩上的大堤,但是失败了。好在到了宋朝南渡的时候,黄河还没有完全入侵汴河。幸运的是,它没有造成大灾难。
(本文摘自石念海《中国的运河》,山东人民出版社胡杨文化2022年7月版)
中国的运河
作者简介
石念海(1912-2001),本名萧肃,山西平陆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加入龚宇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龚宇》杂志,并为其撰稿。1941年至1948年,辗转于重庆、兰州、Xi安等地,受聘为国家编译馆副主编,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48年后,他被聘为西北大学、Xi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教授。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唐史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著有《河山集》、《中国运河》、《中国历史地理大纲》、《中国疆域演变史》(与顾颉刚合著)等。
内容简介
《中国运河》是施念海推动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从运河的变迁入手,包括历史事件和人事变动,让我们看到了交织着无数赞美诗和悲剧的运河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与运河兴衰息息相关的社会画卷。通过这本书,石先生也走出了传统的演化地理学研究,向读者展示了历史上人类活动与地理变迁的辩证关系。《中国的运河》将历史肌理与现实品格同时结合,为当代中国运河史研究开了先河。
该书初版于1944年出版,后石先生在40余年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极大的补充、丰富乃至重述,才有了今天的这一版本。此次,山东人民出版社对此书进行了编辑校对,除了修订中的错漏外,还对书中47幅地图进行了全面提炼,弥补了以往文字细小模糊的缺点。
穆璐
前言
第一章古代对天然水道的利用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运河开凿及其影响。
第三章是秦汉时期水运网络的安排。
第四章:东汉以后水运网络的破坏与修复。
第五章是隋代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第六章政治中心的东移和运河的封锁
第七章大运河的挖掘和放宽
第八章破损和修复的大运河
附言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