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最大最伟大的思想家。从春秋到今天,中国历史延续了两千多年。但是,在这两千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这样的盛况。
众所周知,一个人可以成为学者和思想家。这个人一定读过很多书,见过很多事。但奇怪的是,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都没读过什么书。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读过什么书,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焚书”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当时有大量的书籍。因为我们现在从他们的账户里找不到更多的文件了。这说明,不管秦始皇烧没烧,他们应该没读过多少书。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除了读书,交朋友也很重要。是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确实走过很多地方。但这种徒步主要是在国内范围内,由于交通限制,去过国外的人并不多。现在的一些学者认为,像老子、墨子这样的思想家,可能去过印度、欧洲等地。但这只是一种文化上的推测(也就是说,根据他们的思想和印欧国家的思想的对应关系,认为他们的思想是继承的),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另外,要说我们走过的地方,我们现代人走过的路远比古人多。但是有多少人成为了思想家呢?
显然,你读过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并不是一个人成为思想家的决定性条件。
那么,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多思想家呢?为什么后世一直没有这样的高度?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两个层面来讨论。
第一个层面,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思想家?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接下来的两千年思想家那么少?
先说第一关。春秋时期之所以有那么多思想家,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当时有这样的需要。
春秋时期是战争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争强好胜,试图保住自己,试图通过吞并他国,占领他国人民和人民来使自己强大。战国后期,我们甚至想吞并所有的诸侯国,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
当时的君王,不像我们现在的“事后诸葛亮”,现在我们所有的“事后诸葛亮”都知道,法家和兵家的思想,才是自强和统一中国的灵丹妙药。当时的国王们都不懂,都在摸索。比如看到齐桓公的“尊王抑夷”可以厉害,大家就纷纷效仿“尊王抑夷”。看到晋文公的“修行土联盟”很厉害,大家都跟着去了。看到秦穆公可以扩张领土,大家都会在外面打。眼见楚庄王“问鼎中原”可以强大,大家反过来争相征战中原。总之是不断探索和借鉴的结果。
当然,除了学习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发展出另一套,有自己独特的治国方案。
如果需要,可以提供。当时确实有人在不断地给国王们提供这些执政方案。这种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更符合主流价值观。比如学尧舜之道,仁政之道等等。还有一种不落俗套的方法,比如永远不谈“王道”而尽量谈“霸道”。相对来说,标新立异的想法更让国王感兴趣。因此,标新立异的想法层出不穷。
还有一点,一个读书人,如果你能说出一套让国王感兴趣的标新立异的想法,那么你很快就能让你的人生发生大的改变。所以,当时非常规的观念非常重要。
当然也有学者不愿意思考政治,因为他们不了解天地,也因为人生短暂,所以他们更愿意思考天地,思考人生,思考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无论是思考政治,还是思考天地人生,因为完全没有束缚,所以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
再说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后世很少有伟大的思想家?
根本原因是后人进入了王朝社会。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国家统一,对其严加囚禁。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字狱,思想禁锢达到了悲剧的程度。一旦犯了文字上的忌讳,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九个家庭,几万人,几十万人的集体惩罚。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敢写一点标新立异的想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后世有乱世。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不都是乱世吗?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伟大的思想家出现?
也许你没注意到。其实春秋战国的乱世和后世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时期,每个国家都经历了几百年。虽然打仗不断,但除了战国后期,大多数时候都是诸侯国争霸,不得不讲道理。而且由于实行分封制,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对平等的。所以国家其实也不是很乱。在后世的乱世里,所有的诸侯都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都知道要打仗。况且春秋战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跟着做就行了,没必要再想出一套点子。所以,不可能形成伟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