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原为夏口、夏口,后改为“窄口”。它因大运河在这里变窄而得名。传说这里曾经住着一户姓夏的人家。隋朝开通从北京通州到杭州的大运河时,夏村相继开通。因为交通不便,这里就设立了一个名为“峡口”的小渡口。杨光南下时路过这里,看到这里狭窄,就改名为“窄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两次南巡,所有皇家船只都停泊在这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第三次东巡路过这里。当时是凌晨,朝阳迎面出来。我觉得此地是风水宝地,就把“窄口”改名为“峡口”,留在了峡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也驻扎在夏口。
“一桥连两边,两边都是峡口。”大运河西岸是衡水市阜城县峡口镇南峡口村;另一边是沧州市东光县南霞口镇南霞口村。历史上这两个村曾经是一个“南峡口”,但分布在河两岸,所以又分为“东峡口和西南峡口”。到了近代,由于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和演变,分为两村。
在南峡口村以北约5公里的大运河右岸,还有一个叫北峡口的村子。北峡口村有许多古代遗迹,如汉代的大瓮、唐代的将军墓地、宋代的古村落、元代的铜钱、石碑、明清的寺庙和瓷器等。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了大运河以北峡口村的遗迹,称有汉至清代的文物,时间跨度较长,中间没有断档。在中原地区很少见,是典型的古村落部落。据《东光县志》记载,甘龙曾两次居东光:“行于宫中,郡北二十五里,渭河东岸、西岸筑山,高百余尺。三十一年,甘龙游江南,五十五年,山东留此。”渭河,即运河。清代的东光县,就是现在的县城所在地,也就是“北二十五里”,应该在南峡口村一带。为了节省开支,减少军事消耗,道光废除了许多宫殿,包括东光运河宫。《东光县志》载:“(宫)道光二十六年授奖”。
历史上的夏口是东光县的北大门,其地理位置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光县是“连镇控其南,南夏口扼其北”。可以称之为水旱码头,南北交通的枢纽,非常繁华。在古代,每天傍晚,运河里的船几乎把河都占满了,河内的船是连在一起的,岸上都是车水马龙。村子中间的地方,俗称“渡口”,是河东河西两岸的人和物资用船运送的地方。岸边排列着商店、成群的小贩、餐馆、酒吧、茶馆、客栈、杂货店等。,也可以称之为“川流不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商贾云集。”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提要》说,镇上“住满了居民,宛若一座城”。光绪《东光县志》卷一《地理志》记载,该镇“贯穿渭河,水陆奔流,商旅止步”。
如今,峡口镇是远近闻名的鸭梨之乡,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峡口栽培梨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开明的官员提出“种梨、种枣以食民”来维持民生。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梨树种植面积较小,直到金元时期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明清时期,梨树越来越受到重视,梨园面积逐年扩大,最多时达到16000亩。“河间大雅梨”(当时属河间府管辖)更是名扬天下,成为皇帝、妃嫔、大臣们最爱的贡品水果。每年都被大量收集,沿着大运河运到北京。建国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梨生产成为集体经济发展和梨农致富的支柱产业。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