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唐赛儿
侯玉洁
滨州市蒲城水库是蒲台县的旧址。蒲县是一个千年古县,历史上有“三关市”之称。在古代,基本上每个理想的城市都是方形的,有四个门,四个大门。为什么普泰城只有三道城门?原来,在明初,蒲台县西关镇出现了一位领导农民起义的女性领袖唐赛儿。她领导的武装斗争失败后,村民受到集体惩罚,普台县西门被封锁,西门被铲平。因此,蒲台城成为“三关城”。地方志还记载,蒲台西有一座寺庙,是唐赛儿晚年居住的地方。
一、唐赛儿起义过程
元末明初,山东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大量移民从山西洪洞迁移。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迪发动了“靖难之战”,夺取了他侄子的天下。山东是主战场,人民流离失所。朱迪登基后,迁都南京,大修皇宫,组织人力挖渠,南粮北调,先后在山东招募民夫数十万人。人民徭役负担沉重,加上水旱灾害、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十分困难。于是,号称能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秘密宗教“白莲教”就在
她来自唐赛儿蒲台西部。她的父母希望她比男人优秀,所以给她取名赛尔。据说她从小就很聪明。她的丈夫名叫,所以群众都叫她“唐三姐”。婚后不久,她的丈夫林三去世了。据说她被政府在重劳役中迫害致死。唐赛儿深感悲痛。于是,她拜佛念经,自称白莲教“佛母”。她自称能预知未来,在宜都、蒲台、即墨、莒州等地暗中联系,开展传教活动,联系群众。为了制造声势,赢得人心,唐赛儿和白莲教的信徒们还编造了一些神话故事,说她在为丈夫林三哭泣回来的路上得到了一份“天书”和一把剑。从那以后,她熟悉了咒语,可以把纸剪成马,播种豆子,成为士兵等等。,并聚集了数千人。
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农历二月,唐赛儿带领一群人在斜石棚村揭竿而起。谢石棚村位于宜都县,又名“挑鸡村”。它的顶峰有数百米高,周围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也位于诸城、安丘、莒州、寿光的中心,周围基督徒众多,群众基础较好。它是唐赛儿的基地。
青州卫指挥高峰得到起义的消息,迅速带领官兵前来围剿。唐赛儿乘明军刚到师鹏村,局势不稳之际,设下埋伏,引敌入谷,趁夜突然发起进攻,当场打死高峰等人。官兵群龙无首,全军覆没。
叛军初战告捷,威望大增,乘势出击。在唐赛儿的号召下,周边各县的安百里教徒纷纷响应,如以洪斌为龙头,迁入安丘;以董为首领,活跃于莒州等十几支队伍,先后攻占莒州、即墨、诸城,围攻安丘,起义火势迅速蔓延。他们“毁官烧仓”,开仓济贫,很快发展到两万多人,大有燎原之势。
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得知唐赛儿叛军接连攻破县城,十分惊恐,赶紧派出使节求援,并紧急上报朝廷,请求出兵支援。唐赛儿大怒,拒绝投降。得到报告后,明朝皇帝朱迪非常生气。他亲自任命安源侯刘胜为连长,指挥刘忠为副,并从京城挑选了5000名精锐部队进行镇压。临行前,明·成祖特意告诉刘胜:“唐赛儿驻扎在高山上,自卫是安全的。它缺少食物和草,也没有水路。军队要稳打,要久围,不可贪功。”刘胜是明军老兵,是明成祖的爱将。由于他累积的战功,他被授予这个称号。他总是很傲慢,根本不注意叛乱者。他认为叛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消灭他们并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唐赛儿利用有利地形,静待余生,并根据风险进行防御。双方战局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在均势不利的情况下,唐赛儿利用刘胜骄横的弱点,派心腹韩彤儿假冒刘胜。韩儿劝:“村里没有水,只能靠老办法在东门打水。塞尔和其他人将讨论这个晚上撤退。”刘胜信以为真,率领主力包围旧水道,导致明军营兵力空不足。见官军中计,唐赛儿集中兵力,率领起义军在夜间突然袭击敌营。留守的指挥官让刘忠冲向战场,力战杀死了他。唐赛儿试图杀出一条血路,顺利突围。天亮后,刘胜发现,当时唐赛儿已经指挥起义军顺利前进。然而,此役之后,起义军也损失惨重,包括首领刘军在内的100多人死亡。
在唐赛儿成功突围的同时,其他起义军与明军英勇作战,其中以安丘城最为激烈。军队会自卫,但叛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进攻。莒州、即墨起义军前来支援,共一万余人。卫青,山东省司令员,原负责胶东抗日。他还亲自率领千余骑兵日夜增援,从背后打击叛军。城内守军在他们窝里,叛军腹背受敌,死了两千多人。四千多俘虏被明军打死。此外,坚守即墨、诸城等地的起义军被鳌山卫指挥的王镇击败。唐赛儿两个月的起义终于失败了。
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失败了,但唐赛儿和其他叛军首领安全逃脱并消失了,这使朝廷紧张不安。朱迪以“纵盗”、征伐弊等罪名,杀死了山东布政使、按察使等一批官员,逮捕囚禁了贻误军机的刘胜,奖励了在镇压起义军中立功的卫青等人,并下令彻查唐赛儿的下落。听说唐赛儿剪了头发当尼姑,朝廷两次下令,逮捕了京鲁数万尼姑女僧,押解到北京审判,却始终没有找到唐赛儿的下落。
唐赛儿的事迹在滨州、青州等地广为流传,她驻扎的石棚村就叫唐赛儿村。滨州人为了纪念唐赛儿,在滨州南部、滨州黄河大桥北部修建了唐赛儿雕像,成为滨州的标志性建筑。唐赛儿庙建在蒲台县西关原址蒲城水库岛上,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记载唐赛儿事迹的官方文献主要有《明史》、《明史》、《明鉴》等。其中《明史》最为详尽,全文一千多字。
二、唐赛儿的传说
唐赛儿的年轻女子成为起义的领袖,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号召起义。它的突出特点是造神,说她“天之福报”,说她“念佛经少,自称佛母”。她能知道前后的成败,也因为政府最后没有抓到她,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编造故事的想象空间。[/k0/],还有民间传说“神仙的外史”等等。主要民间故事如下。
第一,天空是神奇的。传说林三死后,唐赛儿经常去墓地祭奠。有一次,当她从林三的追悼会回家时,她在路边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个装有秘密宝剑的石头盒子。看完之后,识粗字的唐赛儿可以剪纸成马,传豆成兵,精通各种道术法术,甚至可以每空取物等等。剑也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只有唐赛儿可以使用它。最初,唐赛儿没有太大的野心,政府逮捕了安百里基督徒,这导致唐赛儿不得不反击。
第二,唐斋。谢石棚村也叫唐三寨。村顶上有一块清同治二年(1863年)竖立的石碑:“唐三斋历史悠久。明永乐十八年,蒲太民林三之妻唐赛儿创建此村,此山以此闻名。”至今仍有棚壁、米石臼等遗迹。
第三,汤泉。传说唐斋儿弃师鹏寨后,率部至博山九峪口,准备前往莱芜、莒县与那里的叛军会师。九龙口地势险要,谷中峰回路转,云雾缭绕,像一群龙在翩翩起舞。峪口有山泉,清澈甘甜。当叛军来到九龙峪时,由于连日激战和逃亡,已经疲惫不堪。看到清澈的泉水,士兵们争相饮用,唐赛儿和她的战马饱餐了一顿。士兵们喝了泉水后,感到神清气爽。就在这时,官兵们紧随其后,唐赛儿冲锋在前,经过一场血战,他脱颖而出。为了纪念这位能征善战的传奇女英雄,老百姓把山泉命名为她和起义军喝的“汤泉”。
第四,刀枪不入。传说唐赛儿被效忠者俘虏,即将被斩首,而唐赛儿却一点也不害怕。被绑到刑场后,刀都切不进去。实在没办法,只好又把她关进监狱,绑在木桩上,然后用铁链锁住她的脚,但她自己解开自己跑了。也有人说唐赛儿被绑在一辆车里,她对押解军士说,“我今天会死的。请给我一碗水解渴。”中士给了她一碗水,她却带着水汽消失了。
作者: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所(滨州市地方志研究所)
原文摘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值班:丁
出品:滨州日报全媒体
微信号:YBZ_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