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亮:明初礼部尚书,大明开国之初的祭祀之礼,是由他制定的!

河珠熙2022-09-24  21

崔亮:明初礼部尚书,大明开国之初的祭祀之礼,是由他制定的!

明初礼部尚书崔良,藁城人。起初,他为元朝效力,并成为浙江省的官员。后来朱元璋的军队到了老亭,崔亮知道抵挡不住,就直接投降了。他在朱朱身边成了曹丽的师傅,不久又升任济南知府。中间有一次因为母亲的担心,他回了一趟老家。

建国后第一年冬天,明朝礼部尚书钱永仁请辞,朱元璋起用崔良顶替。

崔良在成为礼部大臣之前,就已经策划了明朝的即位、大祭祀等诸多盛大仪式,一切都计划得井井有条。因此逐渐受到重视,在宰相李善长的推荐下在朝中声名鹊起。

崔亮出任礼部尚书后,对钱永仁之前制定和实施的所有礼仪制度都能举一反三,他新制定的一些礼仪制度也得到详细准确的考证。

洪武二年,崔亮带领一批礼部官员与他们商议,将朱元璋祖先所在的仁祖陵定为凌影陵,并举行了仪式。

对此,当时的太常大夫孙武提出反对,给出的理论理由是汉唐没有这样的先例。

对此,崔良认为:“当时汉光武帝封的献陵为常,也封高祖陵为秦,足以说明历代开国君王都会重视祖先,所以自然也重视祖先所在的陵墓。既然这样,就应该向他们致敬。要知道,礼从人情来,今天做不到,因为过去没有这样的先例。”

鉴于此事,法院经过讨论,最终认定崔亮是对的。

有一次,朱元璋去问崔亮,说:“每当我拜天地,都需要坐在中间,而文武百官上朝,都需要整理东西。这个礼仪设计是为了什么?

对此,崔亮说:“自然,这样做是为了让文武大臣们更好地避开君主的尊重。皇帝祭天,朝北,是答阳之义;朝南就是答阴。诸侯若与会,不分东西,道路不畅,故意义不同。”

总之,明朝开国之初,祭祀方面的礼制设计,多由崔良完成。终于在洪武三年的时候死在了官位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682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