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讨董联军到底有多少路诸侯,谁的官职最大?结局各是如何?

绿茶功效与作用2022-09-24  20

汉末讨董联军到底有多少路诸侯,谁的官职最大?结局各是如何?

东汉钟平六年(189年),借东汉“十仆之乱”之机,董卓进京执掌朝政,不顾朝臣反对废小皇帝刘扁,立刘晨王为帝,为汉室献帝。关东各地的首领得知消息后,纷纷以讨要董的名义开战,推举袁绍为首领。

《三国演义》中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有18个,正史中其实没有这么多。其中《三国志》记载了十路,分别是袁术、袁绍、韩复、孔周、刘岱、王匡、张颖、乔桓、袁遗、鲍欣,而《后汉书》则补充了至于《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公孙瓒、陶谦、孔融、马腾、张杨,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参加与董联军的讨论。

[以下按求东施个人官位顺序排列]

后主袁术:篡位后,众叛亲离,吐血而亡。

袁,生于袁术四世三公,是秘书空袁风的次子。袁术被提升为孝廉,并先后担任河南尹和的中郎将。董卓入京后,打算废除汉朝年轻皇帝刘扁,建立陈留王刘协。为了拉拢袁术,封他为后将军。袁术不肯归附,逃往南阳避祸。

当时,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宛太守张子,又领兵去袁术。二人于初平元年(190)联合参加董联军议,其中孙坚在前方作战,袁术在后方供应粮草。后来,他们因为孙坚出色的军事成就而对他产生了怀疑。联军解散后,因不想立刘玉为帝而与袁绍反目,并通过与公孙瓒、陶谦结盟,与袁绍争夺霸权。

此后,在与袁绍争霸的过程中,袁术先是被曹操击败,后在寿春的基础上大举扩张。他在淮南政权中权力极大。却说攻下长安,封袁术为左将军,封为杨宅侯。兴平元年(194年),袁术在徐州攻打刘备,攻占徐州广陵等地。

孙坚早年入侵洛阳时,得到了国家的玉玺,把秘密藏在妻子吴那里。孙坚攻黄祖忠而死后,袁术从吴手中接过玉玺。

建安二年(197),袁术在寿春公然称帝。结果这一举动让他陷入了与人疏远的境地。在孙策、吕布、曹操的夹击下,先后失去师门之地,又遭受旱灾、饥荒,实力大损。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投奔袁绍,却因曹操拦住去路而返回寿春,最终于同年六月呕血而死。

冀州赋:冀州被袁绍攻占,后自杀。

颍川郡人,汉赋,曾是袁氏门生,在御史中任钟繇。董卓入京后,被任命为冀州牧。袁绍任渤海总督后,隶属于汉赋禁酒。所以当关东联军央求董,提拔袁绍为他们的首领时,汉辅对他是有所怀疑的,有很多阻碍。被刘子辉说服后,转而支持他,负责留在邺城为联军提供粮食。

平邑二年(191年),汉赋反叛曲艺,汉赋前去讨伐但被击败,袁绍开始积极谋求冀州。之后在袁绍的诱惑下,公孙瓒南下攻打冀州,汉赋一时无法决断。再加上部署的劝说,最终把冀州牧让给了袁绍。不久,韩馥求助于刘军县令张淼。但是袁绍派使者去见张淼的时候,汉辅以为是算计自己,就在厕所里自杀了。

河南省刺史孔周:盟军解散后不久就病死了。

起初,孔周是由一个著名的人福荣推荐的,并在刘晨知府戴峰手下当了一名收藏家。钟平六年(189),董卓入京后,为了收买人心,开始大量任用名士。在商卞、校尉吴琼等人的建议下,孔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争董。孔周积极响应,率兵前往颍川,但没有直接参战。联军解散后不久,孔周病死。

兖州刺史刘岱: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时被击溃杀死

刘岱出生于东汉宗室,是刘玉之子、陆游之兄。他当过侍郎,后来担任兖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刘岱参与了与董联军的商讨,与张淼、乔桓、、鲍欣等一起在酸枣上驻军。董卓熙进入长安后,盟军分崩离析。刘岱因与东郡太守桥不和将其杀死后,任命王臂谦为东郡太守。

在诸侯征讨扩张的时候,刘岱先后嫁给了袁绍和公孙瓒,而袁绍和公孙瓒争夺河北的时候,刘岱是支持袁绍的。

萍萍三年(192),青州黄塔军攻打兖州,刘岱不顾鲍欣的劝阻,执意率军出战,大败而亡。

长沙太守,武城侯孙坚:在荆州攻打刘表,中途战死。

孙坚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校尉、县丞。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出任副司令,招募千余人与中郎将朱初作战。由于屡建战功,孙坚被提升到其他职位如司马、易朗等。,并因战功被封为武成侯。

当各路诸侯发兵讨要东施时,孙坚也率军积极响应。起兵不久,直逼荆州刺史王睿,杀宛太守张子。后投奔袁术将军袁术,由上述将军孙坚担任豫州刺史。在为董而战的联军中,孙坚的功绩最为突出。他不仅打败了胡真和吕布,还杀了华雄。他还率军进入洛阳,但也被袁术怀疑。

当时除了孙坚与董卓争斗不断,其余诸侯早已将此抛诸脑后。相反,他们争夺权力,扩张领土。袁绍以周昂代替孙坚为豫州刺史,大肆掠夺其土地,令孙坚心灰意冷。

萍萍三年(192)四月,袁术派孙坚在荆州讨伐刘表,刘表派黄祖率军抵抗。黄祖大败,孙坚领兵围攻襄阳。黄祖连夜间出城调动士兵,却又败在孙坚手中。黄祖逃到仙山,孙坚率军追击。结果在竹林中被箭射死。

渤海太守袁绍,村乡侯:官渡之战败于曹操,病死于冀州。

袁绍也出生在汝南袁家,但母亲只是个婢女,出身低微。早年是濮阳县令,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隐居。公元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将军袁又做了官,后来又做了中军校尉。被杀后,何进领兵剿灭宦官。董卓入京后,袁绍因废帝与董卓决裂,随后逃离京城。董卓想杀他,却被说服任命为渤海总督,赐爵村。

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州郡反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遂从一号骑将,与河内巡抚王匡在河内驻军。董卓熙逃到长安后,盟军开始分崩离析,袁术不顾袁术的反对,以关东将领的名义建立了东汉宗室兼幽州牧刘玉为帝,但遭到了刘玉的拒绝。

平二年(191年),袁绍取代韩复为冀州牧,随后多次击败公孙瓒,竭尽全力不断扩张。先后夺取青州、并州、幽州,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峰。建安五年(200年),曾经的盟友袁绍和曹操为了争夺天下反目成仇。然而占据上风的袁绍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

官渡之战失利后,袁绍返回冀州,随后又相继平定冀州叛乱。然而英雄迟暮的袁绍很快病重,终于在建安七年(202年)病逝。

河内太守王匡:因斩其妻弟胡慕班而被杀。

王匡年轻时与名人蔡邕交朋友,名扬天下。在钟平统治时期,他在布雷兹手下担任将军的职务。为了配合刀锋剿灭宦官,王匡回到家乡兖州泰山县征兵,却在对刀锋采取行动前身死。在那之后,王匡和袁绍消灭了宦官,不久之后,他就成了河内的知府。

初平元年(190),王匡加入董联军,与袁绍会师河内,并派韩浩军至。但由于对形势的误判,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王匡再次回国,招募数千兵马。不久,董卓派吴金胡木班等人去劝袁绍,王匡奉命杀尽使者,而胡木班是王匡的妹夫。虽然王匡是在服从命令,但这一举动却遭到了胡慕班家人的不满。后来在胡慕班亲属和曹操的夹击下,王匡身死。

陈太守张淼:与陈宫等人背叛曹操,被部下杀害。

张淼年轻时以侠义著称。与曹操、袁绍交好,被朝廷征召为骑队长。不久之后,他被提升为刘晨太守。初平元年(190),张淼参与了与董联军的讨论。自从袁绍当了领袖,张淼就不认同他了。袁绍派曹操去杀张淼,曹操拒绝了。

萍萍三年(192),曹操出任兖州刺史,张淼仍为刘晨太守,归曹操管辖。后来,曹操因著名学者张让多次诽谤自己而将其杀死,这引起了兖州文人和地方豪强的极大不满。

兴平元年(194),曹操攻克陶谦,张淼反叛陈宫、许思、王杰等人,与吕布会东。在曹操带领主力到李后,吕布战败,张淼加入刘备,而他的家人留在与他的弟弟。曹操攻破邱勇后,张妙一家被杀。于是,张淼跑到袁术那里求助,没等遇到袁术就被部下杀死了。

东郡太守桥:被刘岱杀死。

邱的后裔乔桓,曾任兖州刺史,后又任太守。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乔父为了讨伐董卓,诱骗他写了一封三公书,传到益州郡,说董卓作恶多端,皇帝危在旦夕,希望义士以解国难。可以说,巧环实际上是董联军的真正发起者。

可惜的是,与张淼、刘岱、等人驻守的乔桓。,未能等到与董卓作战的机会,却因与刘岱关系不好,被刘岱杀死。

杨太守被任命为扬州刺史,战败后被杀。

袁遗,汝南人,是袁绍的堂兄弟。他一开始是长安陵,后来是杨珊太守。初平元年(190年),为响应董的号召出兵讨伐,他与刘岱等人在酸枣上驻军。酸枣粮耗尽后,酸枣守军解散,袁遗回到山阳县。

萍萍三年(192),扬州刺史陈文去世,袁绍派袁遗领导扬州刺史。然而,他很快就被袁术攻击,袁遗被击败,逃离。“他去了佩佩,被士兵杀死了”。

北包厢信:曹操征服黄巾军后,救出曹操,却死于乱军中。

在钟平统治时期,鲍欣被将军何进任命为骑兵队长。之后,他奉命回老家征兵。结果他还没回到何进就死了。等包拯回到洛阳的时候,董卓已经去了北京。包知道董卓必然会给天下带来灾难,劝袁绍、王允杀了袁绍,但都遭到拒绝,于是他回到家乡,招募了两万多士兵和700多骑兵。

初平元年(190),鲍欣和弟弟参加了与董的结盟讨论,并追随曹操。曹操和袁绍推荐鲍欣为破鲁将军。董卓西逃离长安后,鲍欣和曹操入侵荥阳汴水,董卓的大将徐荣接应。操、鲍欣受伤,陶宝死了。

平邑二年(191),曹操被袁绍封为太守,鲍欣被曹操封为济北相。次年,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青州黄塔军的战斗中牺牲,鲍欣支持曹操任兖州刺史。

之后,鲍欣随曹操进攻黄塔军,因主力未至,形势危急。包拯为救曹操而战,却牺牲了,时年41岁。最后连尸体都没找到。

凌太守张苞,随其兄背叛曹操,后兵败自尽。

张超,刘晨太守张淼的弟弟,成了广陵太守。董卓入京后,在属下臧洪的劝说下,决定为董淼而战,于是和弟弟张淼就在酸枣大战。这个臧洪不得不提,当年酸枣结盟,设坛时,各路诸侯不肯上坛宣誓,结果把臧洪推上了坛,于是臧洪上坛宣誓,以激励士气。

兴平元年(194)夏,曹操攻,张骞及其弟张淼,与陈宫、许思、等一起,推举吕布为兖州牧。第二年,吕布失去了徐州,张苞在他哥哥的命令下驻扎在邱勇。一九五0年十二月,失陷,张超自杀,张淼和张超被灭。

将军曹:成功统一北方,汉中之战后病死。

曹操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曹嵩在汉桓帝时给邱做官。曹操升任孝廉,先后任洛阳北部尉、敦丘令、谈判郎、骑尉、济南相、点军校尉。董卓入京后,曹操改名换姓逃出京城,回到刘晨“散家财,入义兵”。

初平元年(190)正月,曹操加入董联军,被袁绍任命为代理大将军汾武。董卓迁到长安后,没有人愿意追求他。只有曹操率军西进,却被董卓的大将徐荣击败。联军解散后,曹操被毒药、白饶、、余等击败。到了董军,袁绍彪封他为董军太守。

萍萍第三年(192),青州黄韬大军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死了,曹操成了兖州牧。之后曹操打败了黄巾军,得到了30多万士兵。曹操挑选自己的精锐改编成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徐贤县,“贡天子,征四方”。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领兖州、徐州,以及禹州、李思部分地区。

此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术,随后平定袁尚、袁谭,击败乌桓,统一北方。之后南下荆州,却被“赤壁之战”打败。他不得不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西北部。击败马超攻占关中、西凉,再取张鲁、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在“汉中之战”中被刘备击败,次年正月返回洛阳。他不久因病去世,享年66岁。

以上是正史。其中,四方将军袁术官职最高。虽然周目、州刺史、太守都是2000石,但周目比刺史略高,刺史比太守略高。广陵节度使张因为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中,所以排名靠后。曹操的汾武将军被袁绍封了,所以排在最后。

另外,从各路诸侯的经验也不难看出,所谓联合起来讨伐董的势力,除了孙坚有所斩获外,各路诸侯中只有曹操和鲍欣敢于主动出击,其余诸侯都各怀鬼胎。联军解散后,大部分在随后的省长改组中被淘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647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