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惊天谋反案,越接近真相越瘆人

孔府菜2022-09-24  15

1075,惊天谋反案,越接近真相越瘆人

文/食堂

01

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开封帝都。

宋神宗看着手里的密函,脸色铁青,双目光秃秃的,杀意凶狠。

原来是一个叫朱堂的人写了一封信举报李锋。

这是可怕的罪行,叛国罪。

叛逆?

这是杀头的大罪!

这是大宋皇帝最怕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宋神宗迅速派人去调查。

不久,徐州监狱的王庭筠接受了检查,并向宋神宗报告:

“管家,我发现了。李凤达惯于对朝廷法令说三道四,但我找不到他谋反的证据。朱堂的指责只是空。”

当宋神宗看到这份报告时,他持怀疑态度。他不放心会有叛乱?你在玩!

他派剑去查明真相。

简·周复是一名侦探。到了他手里,没有查不出来的案子。

剑不仅发现李凤真的叛变,还发现李凤友是同谋。

同伙的名单很长,其中一个名字引起了宋神宗的高度警惕!

这个人的名字叫赵世举,也叫赵,的赵。他是的第四个孙子,也是秦王赵的曾孙。

一场震惊整个大宋朝堂的叛乱浮出水面。

02

976年10月20日,宝九年,离奇死亡,其弟继位为。

从此,北宋皇位落入唐太宗一系。

但是赵匡胤有个儿子。他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弟弟?

我的衣柜里一定有骷髅!

这场争论伴随了宋太宗的一生。

让宋太宗比较舒服的是,赵匡胤下葬的时候,天司监苗昌看了永昌陵(赵匡胤陵)的风水之后,突然来了一句:

“继毛之后,将有另一个世界”!

就是这句话害死了很多人!

兴国四年(979年),赵匡胤次子赵德昭自杀;

兴国六年(981),的第四子赵,在睡梦中意外身亡。

没有人能怀疑这对兄弟是否非正常死亡。

从那以后,他们的后代一直保持低调,

尤其是赵方得的儿子南康郡公赵伟能,还有他的孙子南阳侯赵从之,简直就是夹着尾巴做人。他们可以不张扬,尽量不张扬,不要被管家盯上。

但赵从之的三子赵世举是个例外。

这个男孩很狂野。他仗义疏财,喜欢文学,附庸风雅,喜欢和人交朋友。

所以他认识了很多学者,朋友圈也很大。

“宗室,毛之孙,文好,交士,有名。”

——北宋司马光《涑水笔记》

无独有偶,李峰也是赵世举庞大的朋友圈之一。

李丰,徐州人,曾任余姚主簿。后来他突然辞职回家了。他不再做官,四处游荡结交。

而且这位大哥对大宋朝廷非常不满,经常发牢骚,“言意不符”。

当他听到“毛死后会有另一个世界”这句预言时,他有点心动了,经常出入赵世居的豪宅。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从此,李风成了神棍,打着宗教的旗号图谋叛乱。

直到被朱堂举报,李锋才栽了。

李凤轶种了一个萝卜,把它从泥坑里挖了出来,赵世举也参与其中。

03

3月4日,赵世居被御史下狱,宋神宗亲自命同知谏臣沈括、范白庐与御史一同审问赵世居。

赵世举从未见过这一幕。

没有用惩罚,他就把该坦白的和不该坦白的都坦白了。

赵世居承认与江中官宦、监察总长、糖人郝、进士等结交。

与他们一起“谈军事,谈预言”(指“毛之后必有另一个世界”),寻访天文异变,宫廷得失”。

更有甚者,赵世举还交代,天部监秦彪曾给他一张群星出行图,他自己也有一份攻守图。

好家伙,自古以来,这些东西就是一对双胞胎,他们互相密谋反对。

你想干嘛?

看到这个审判结果,宋神宗基本上断定赵世举真的要造反了。

宋神宗勃然大怒,决心成立调查组,并消灭了赵世举的同伙。

不仅是赵世举,赵世举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所有和赵世举有关的人都应该再查一遍,找出他的真相!

宋神宗不怕把事情搞大,但是越大越好。

经查,宋神宗同胞的四弟赵志与太医刘玉有亲戚关系。宋神宗亲自把他叫到宫里去骂他。

老四,老实点,不然别怪我不教而受罚!

赵志吓坏了。此前他曾多次“谈及时政”。从这以后,他再也不问任何政治。

我哥这样,我们其他人都害怕。

很快,调查组找到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李士宁!

彭州人李士宁是个神棍,道行比好得多。据说他不读书就能背诗,精通长生不老。他是开封的大咖。

而且,他胆大包天,认为赵匡胤的后代会当皇帝(“太祖赵造,宗室后代应享”)。他甚至篡改了宋仁宗为宋英宗母亲所作的挽歌,说赵世居是天命所归,还送给赵世居一把不知从何而来的钹龙剑。

赵世举喜出望外,当即给了李士宁许多好处。

“世宁以为毛昭造之,宗室子孙当享之。”惠仁宗赐英宗母仙游郡挽歌,略传。施宁偷换了中间四句,改了前四句,暗里说,活在世上,是命运给的。天下皆大欢喜,遗世甚厚。"

——“资本管理作为一般镜像的延续”

至此,李士宁成了本案的关键人物。

主人一倒下,马上就有人察觉到一丝阴谋。

因为李诗宁的朋友圈比赵世举的要广,所以他的朋友比赵世举的名气大得多!

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都是李师师的好朋友!

尤其是王安石和李士宁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相当的好。

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李士宁在东宅住了半年。首相、副首相和东宫的职员都很熟悉这个家伙。

完了,难不成有人要对付王安石?

04

事情还得从王安石变法说起。

当宋神宗继承王位时,大宋因为三次裁员而筋疲力尽,导致财政崩溃。

几乎所有有识之士都知道,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改革,摆脱仁宗王朝积累的种种弊端。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变法开始。

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受宋神宗委派参政。第二年,他正式开始了政治改革。

但王安石变法新法步子迈得太大,引起了以司马光、文彦博等人为首的大臣们的反对。就连的祖母曹皇后(仁宗皇后)、的母亲皇后(英宗皇后)和的弟弟,如长王赵薇和贾汪都强烈反对改革。

而宋神宗的君主兼大臣王安石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变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整个宋朝堂形成了鲜明的新党和旧党两派,两派互相批判,鸡犬不宁。

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宋神宗被迫罢免王安石。

罢课前,王安石特意安排了自己最好的心腹,也是变法派的二号人物吕惠卿担任参政,继续推行变法。

一边等待合适的时机回来主持政改大局。

谁曾想,心与腹是分开的。

王安石变法后,吕惠卿掌权。他不想再做王安石的影子了。他想取代他的位置,消灭王安石,成为新党的领袖。

宁八年(1075年)二月,秘密召回王安石,重新任命他为宰相。

王安石和吕惠卿彻底翻脸,撕破脸皮。

此案爆发后,很多人怀疑这是吕惠卿搞的鬼,想借此案把王安石打死。

“惠庆李奉又入狱,连李也不放过。施宁,彭州人,有道术,龚景在金陵居住数年,有意与龚景合并。”

——北宋邵伯温《邵文汶鲁文》

事实上,在李士宁被挖出来的时候,王安石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他离李士宁太近了。如果他再深挖下去,肯定会被牵连。

但王安石的克星司马光却不这么认为。

司马光在《涑水文姬》中记载此事时,根本没有提到吕惠卿。

司马光比任何人都清楚,仅凭这种私下手段,吕惠卿是不可能把王安石拉下马的。

唯一能决定王安石去留的人是宋神宗。他想让谁当总理都可以。谁不想做,谁就得滚蛋。

天下人都认为变法是王安石变法。实际上,真正主持变法的是宋神宗,王安石只是宋神宗利用的一把小刀。

全世界人民反对王安石变法,就是反对宋神宗变法。

宋神宗不想再听到反对派的声音,也不想让宗族势力与反对派扯上关系。

因此,他决心用这个案子来敲打一些人。

05

4月,宋神宗决定收网,处理涉案人员,他坚持要从严从重处理。

但王安石觉得首犯要罚,从犯要赦,不能把事情闹大,扰乱朝廷秩序。

他建议把赵世举打死,其他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法庭上一切都要稳定,否则诬告必然会被容忍。

宋神宗说,王翔,你说得对。我知道怎么处理。

宋神宗下令将首犯赵世举处死,他的后代可以免于死刑,但不能逃脱活路。他们被剥夺了皇家地位,被紧紧地扣押着。政府里的女人都被送去当修女;赵世举兄弟侄子的头衔都降了一级。

共犯刘玉玲晚些时候被处决,另一名共犯糖人被判减半。

秦彪和李士宁被张继流放到湖南,其余人员被贬流放。

大宋的屠刀从来没有没杀过平民。宋神宗想杀人,但是没有人能阻止他!

谁也不知道,这案子有没有谋杀?

没有人知道赵世举是否真的造反了。

毕竟,如果他冤死,他只能去赵匡胤。

这年10月,吕惠卿被贬周琛,次年10月,王安石再次出山。

然而,政治改革仍在继续,没有王安石,宋神宗仍然可以改革。

在这个令人震惊的案件中,只有一个赢家——宋神宗!

他成功地利用这个案子让宗室的弟子们保持诚实。

至于赵世举,他只是宋太宗镇压宋太祖后裔的延续。

当他如此接近那个可怕的预言时,他注定要死了!

PS:

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77年,赵的第六个孙子成了大宋的第十一个皇帝,也就是南宋的第二个皇帝!

从此,宋朝皇帝重回太祖第一线。

“毛后当有天下”原来是真的!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你出来总要还他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646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