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左在罗巡抚府任幕府主事。那一天,坐着轿子来到湖南巡抚府见左。湖南永州的连长谢帆是湖南省第二高的武官,仅次于知府。现在他相当于一个师长。谢帆准备进门,门卫告诉他:“范振泰,请你走慢一点,让我知道。”
谢帆说,“没必要。我不会先去见罗福泰。你带路。本将军有事求左大师。”看门人说:“大人,请慢行。还有许多事要做,所以让年轻的知道。”说完警卫连忙小跑着去报告。左此时正在写奏章。当他听说谢帆来了,他连头都没抬就命令道:“让他进来。”认为他给了左一个大面子,当他来见一个小韩包打听。他以为左会从远处迎接他,却没想到会让他进来,只好自己进门。左连头都没抬,看上去很恼火。左只是一个无能为力的。作为一个堂堂的满洲连长,他怎么能如此无礼,还讽刺左呢。
左唐宗
左知道是一个不干净的官员,他对他不满很久了。现在他敢当面讽刺自己了。左气的“腾”的一下就上去打了一巴掌,骂他:“混蛋,滚!”
当受到这样的侮辱时,他冲过去与左战斗。当外面的警察听到声音时,他们迅速跑过去拉住谢帆,劝他出去。军官对谢帆说,“算了吧,总司令。就是府尹来见左先生,也得拜见。”
谢帆别无选择,只能忍气吞声,先回去了。谢帆受了侮辱,气得把左告上了法庭。因参与左案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是著名的“京案”
由左一时冲动而引发的这起案件,不仅对左的一生,而且对中国的未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因是什么?左看到时为什么这么生气?他一个小举人,凭什么敢打二武官?为什么这个案子对中国的未来影响这么大?
谢帆
让我们来谈谈这个“范谢静案”。
你一定要看到结尾,不仅有离奇的反转,还有彩蛋。
我先介绍一下左的生平。左,1812年生于湖南湘阴县。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读书,所以他是一个学者。然而,他与当时的普通学者不同。他信奉“经世致用的治国之道”。他认为读书必须对世界有所帮助,是有用的,他不会读无用的书。21岁的左参加了三次考试。他三次都没及格,然后就不再参加考试了。他认为把时间都花在学习八股文上是浪费生命,于是自学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如农耕、盐政、军事、地理、水利等,既自学又实践。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用教书攒下的钱买了一块地,按照书本上学到的方法播种耕种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日子过得很幸福。其实左也有报国之心,只是他不想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一直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走上仕途。
左没有走上仕途,但他确实很有才华。很多见过他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赞赏有加。比如两江总督陶澍有一次回乡,偶然遇到左。谈话结束后,陶澍主动提出把自己的独子许配给左的大女儿,并让他娶左的公婆。还有胡林翼,胡林翼是未来的湖北省省长。左在京初试时,认识了胡林翼,胡林翼也很欣赏他。胡林翼在林则徐手下工作时,向林则徐推荐了左,他被选入林则徐为官,左没来。
林则徐回乡时,与左约好。由于林则徐是当时抗洋战争派的领袖,左对林则徐有着特殊的仰慕之情。林则徐和左也谈得很好,他们长谈了一夜。后来林则徐评价左是绝世天才。甚至在死前,林则徐还写信给皇帝说,他一生阅人无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向朝廷推荐一个人才。这个人才就是左。
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
别人对左评价很高,而他自己却不客气。左是一个极其傲慢的人。他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上面写着:“身无分文,忧国忧民;释万卷书,与古人为友。”从左写的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的骄傲。身无分文,忧国忧民,可见左并不在乎名利。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世界就是国家。可见当今天下,没有一个人能令左刮目相看。唯一能交流的就是经书里的古人。左甚至把自己比作今天的诸葛亮。他写给朋友的信,很多都署名“今亮”,意思是今天的诸葛亮。
左的许多朋友都很优秀,他们都推荐他做官,但左就是不出来。为什么?他跟朋友说,想当官,要么做县令,要么做巡抚,中间没有官做什么。为什么能当县长?因为知府是一县的最高官员,可以为老百姓办点实事。那你为什么能当州长?因为总督府是一个省的最高官员,也有实权,可以有所作为。这两个办公室之间的官员没有实权。为了讨好官场,左什么也没做。
因为科考没有名气,巡抚做不了,下级官员也不愿意做。他一直在家过着种田读书的舒适生活。左经常对妻子说,这样的生活可能很无聊,但很好。
1852年,也就是这一年,左的人生机遇来了。太平天国围攻长沙,长沙城危在旦夕。当时湖南巡抚是张,张没有人才可用。通过郭嵩焘的推荐,他了解到了左,于是便邀请左出来。答应左把湖南所有的兵权交给左,左果然不负众望。他带领长沙居民守城三个月,太平军久攻不下长沙后撤退。左这次出山了解长沙之围,张却诚心请他帮忙治理湖南,并把军政的一切授权都交给了他。左同意了,然后他继续在张幕府当幕府包打听。
两年后,张被调到任山东巡抚。左没有跟过去,他回到自己家里努力学习。新任总督罗也盛情邀请左入幕府。当时太平天国最凶的时候,湖南是重灾区,左被请入罗幕府。罗还把军政全权交给了左。左在罗幕府待了六年,在这六年里干得非常出色。左的战略是对内清四边,对外援五省。清朝的四大对内边界是清匪、清民、清官、清吏,整顿湖南内政,发展生产,鼓励商业,这样才会有稳定的税收,可以支持战争。这五个外援省份是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和贵州,与湖南接壤。这些都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核心地区,这些地区也是战事频繁的地区。他们不仅需要在危机时刻出兵,还要在粮款上给予帮助。在左的战略下,湖南成为中国反抗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周边省份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曾国藩的湘军在军饷方面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左在整顿官员的过程中也得罪了不少官场中人。他改变了当时湖南的收税方式,减少了官员的腐败。他还弹劾了许多腐败官员。这时候湖南很多官员特别讨厌他。那么今天我们故事的另一个主角,谢帆,是湖南的一个贪官。
谢帆是湖北恩施人。他参军后,在军事上做出了一些贡献。此外,他特别擅长赚钱。不久,他被提升为湖南永州的总兵。这个谢帆非常腐败,经常调走许多士兵在他自己家里做私人工作。连他小妾的衣服都是士兵洗的。谢帆不仅平时抽烟喝酒打牌,所有费用都在军营报销,仅挪用军饷的有案可查就有9000多起。当时湖南是太平天国的重灾区,财政非常紧张。谢帆顶风作案。他之所以敢顶风作案,不是没有原因的。谢帆背后的支持者是谁?谢帆背后的靠山是湖广总督官文。公文是当时两湖最大的官员,他的妃子是谢帆的亲戚。有了这层沉重的关系,即使谢帆的官方声音很差。
因为罗把军政大权全部交给左,公文发起人左特别反对。左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对的贪污腐败了如指掌。之所以不参加,是因为罗一直说是满清的官员,左一直隐忍不参加。这一次公文向上推荐,左忍无可忍,于是非法加入了。谢帆失去了这个作为连长的提督。很清楚,参与非法经营的皇位虽然是罗提出来的,但主谋一定是湖南的实际老板左。谢帆来到湖南巡抚衙门拜访左,看他能不能走后门,看有没有办法把咸鱼翻过来。谁知道,我一见到左,就因为他没有打听,被我骂了一顿。谢帆回去后,越来越生气,就去武汉看公文,把这个情况又告诉了公文。官员唆使他起草一份弹劾左的折子。他们指责的左行为恶劣,最后挟持巡抚衙门辱骂朝廷官员。左一向看不起公文,经常不给公文面子,还经常跟别人说公文一点本事都没有,说自己今天做官是因为满族身份。
罗·
关文对左恨之入骨已久,想借之机扳倒左。咸丰帝看到这份折子后,立即作出批示,命令关文调查左,并给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这样,左的事情就大了,他面临的形势也很严峻。左为了不连累别人,向罗递交了辞呈。此时,以胡林翼、曾国藩为首的左支持者,在京内外展开了联合营救行动。事实上,此案之所以如此轰动,是因为这是一场满汉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自清朝入主中原以来,满清集团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自太平天国起义以来,满清八旗和绿营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得已,朝廷让曾国藩开始训练湘军。经过几年与太平天国的战争,能打败太平天国的战役,基本都是以汉人为首的湘军获胜,汉人集团的实力也在逐渐增强。一方面,满清官员嫉妒汉人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也想打击汉人的力量。所以这次由发起的弹劾左的动议和公文,立即得到了在京满族官员,尤其是军部官员的支持。咸丰帝这些年实际上是用汉人官员打太平天国,同时限制汉人官员的权力。虽然这几年打太平天国,给了曾国藩很多赏赐,但一直没有给过他总督实权。这一次,听了官方的故事,有必要调查一下左,趁机打压一下汉人的阵营。
现在就来整理一下。满族和汉族是两大阵营。满清阵营以郑尔平为代表在京外发起弹劾,湖广总督公文是主要支持力量。在北京,以军事部长桂良为首的满清集团集体附和。
汉营中支持左的主要势力有湖南巡抚罗、湖北巡抚胡林翼和湘军教头曾国藩。陶和在北京。郭颂-陶现在正在为南方研究工作,在那里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所知道的所有信息传达给各方。王闿运当时是肃顺的助手之一。王闿运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他说服了让他去救左。肃顺是咸丰帝身边的一位军政大臣和红人。他虽然是满族,但一直重用汉族官员,曾国藩也多次受到他的重用。早知有才,有心保护,遂投麾下。但是,他自己的话救不了左。只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救左,而可以从侧面说话。
郭松涛和王闿运此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潘祖荫,潘祖荫是当时最有名的院士。郭嵩焘和潘祖荫一起在南书房工作。郭嵩焘知道潘祖荫喜欢什么,就把它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古董送给了潘祖荫。然后就摆平了潘祖荫。郭嵩焘向潘祖荫说明了左的冤情和左对潘祖荫的重要性。这个潘祖荫也是个少年,就答应郭嵩焘给皇上一个折子救左。
潘祖英才华横溢。他写的存折很文艺,里面有一句话甚至流传千古。这句话是什么?那就是,国家离不开湖南,湖南离不开左。潘祖荫的折子一递上去,曾国藩和胡林翼的折子此时也递上去了。再加上在侧面的保护,咸丰帝也开始犹豫要不要马上处置左,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了。这时,一件大事发生了。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那个江南营是什么?江南营是咸丰三年太平军定都金陵后,清军为了阻止太平军东进苏州常州而在金陵城东修建的军营。连续三年,太平军多次试图攻破这个江南大营,但都没有攻破。满清军官报告说,这个江南大营固若金汤,咸丰帝也对这个江南大营寄予厚望。但就在这个时候,大营被攻破了,桂良等满清集团被这个消息吓坏了,咸丰也开始慌了。
那为什么咸丰会高调处理左唐宗的案子?因为他想限制汉人集团的权力。他为什么敢发起这个限制?因为江南营给了他信心,江南营是满族控制的军队。因为江南大营表现出色,表现出能打仗的样子,咸丰帝认为太平军可以被满清打败,于是开始限制汉人。这一次江南大营已经溃败,满人的军事实力彻底失败。只剩下汉组的湘军在战场上与太平军对峙。接下来,咸丰帝很快同意潘祖荫、曾国藩、胡林翼保存左的奏折。左不仅是无辜的,而且还返回到每一个云有一线希望。因为这个案子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左的名字,“国家离不开湖南,湖南离不开左”
咸丰皇帝画像
目前也是一线用人的计划。皇帝正式任命左为四级官员,并要求左协助曾国藩处理军事事务。左就这样结束了他的幕府生涯,正式走向了他的仕途和他未来的生活。
谢帆怎么样?谢帆怎么了?左请罗参加追悼仪式,详细交代了贪污的种种事情,最终被免职。谢帆带着两个儿子回到湖北恩施,把恩施所有的亲戚都叫来,说左只是个小举人。他侮辱了我,剥夺了我的官职。现在我要为我的两个儿子考上进士点翰林请最好的老师。还把女人的衣服给两个儿子穿上,用六个字骂他:“你给我滚,混蛋。”他还告诉两个儿子,将来只有考上了,等于左的功名,才能脱下女装,只有考上了进士,才能烧木牌,告诉祖宗,你比左强。他的两个儿子接受了他父亲的命令。后来,谢帆的二儿子考上了进士。进士的那天,他恭恭敬敬地在父亲的坟前报了喜讯,并当场烧掉了“混蛋滚出去”的木牌。这起“谢帆京案”就这样结束了。
如果没有这个案子的推动,左在幕府可能还是他的包打听,他也不会进入官场,就不会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壮举。因此,这起案件不仅改变了左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如果能知道当年与他并肩作战的小喽罗左能够开疆拓土,成为诸侯,名垂千古,也许会好受些。
今天就到这里,接下来的几天,晚清的故事还会继续。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