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年1月9日,北宋发生了屈辱的“靖康之变”,导致北宋彻底灭亡。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疆域虽不及汉唐,但经济、文化、科技并不逊于汉唐。甚至比现在更加繁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进的王朝,却被综合实力远不如自己的郭所灭。原因耐人寻味。贪腐之死是主要原因,与北宋从上到下很多被忽视的细节也有密切关系。
康之边
(1)为什么花团锦簇的北宋会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毁灭?当年对李的嘲讽,在身上得到了完全的验证。
北宋时,宋徽宗、蔡京集团挥霍二十余年,到宣和时,已无净土。宋徽宗也很聪明。眼看大厦就要倒塌,他借口“忧劳而感病”,把皇位让给了长子赵桓,即宋钦宗,次年改国号靖康。
宋徽宗的肖像
康元年(1126年),北宋都城汴梁被金人攻陷,和被俘。很快,两位皇帝连同皇族、皇族和大臣,以及一万多人被赶到了徐进。整个北宋彻底走上屈辱之路,第二任皇帝秦晖被押解。一天晚上,他们在森林里露宿,在冰冷如刀的月光下,他们听到一个胡人在吹笛子。“艺术大师”赵霁为此痛心疾首,朗诵了一首《怒目而视》。“玉京曾记旧日繁华,万历皇帝府,琼楼玉堂,早有箫管,晚有琵琶。花城人到此萧瑟,梦绕龙沙来。听羌笛吹梅花。”在他旁边的陈婷唱了一首歌,只因为“意义更凄凉”,所以不忍心录下来。[1]的经历与李煜基本相同,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
当年赵匡胤抓获李煜后,他们之间的对话能引起人们的深思,甚至能准确地“预测”出他们对子孙后代的担忧。赵匡胤说:“我听说每当我在江南设宴或赴宴时,都要背诗填词。你能说出最得意的对联让我欣赏吗?”李渔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有节奏地背诵了自己的《诵经扇》:“让你手中的月亮随风摇动。”赵匡胤哈哈大笑,取笑李煜说:“好极了!我想问一下,多大的风才算满?”然后不以为然地评论道:“什么院士!”他和赵匡胤的朝臣谈起李煜,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李煜当初能以诗治国,今天怎么会成为我的阶下囚呢?”此后,赵匡胤多次提出儿子们的老师的一般教育方针:“帝王之子,当当务之急,读经书,知治乱之大局,不必学大惊小怪,故无用也”。[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对李煜的蔑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匡胤没想到,他身后的后人宋徽宗在这个问题上重复了李煜的艺术创作,更是雪上加霜。不知道地下知道是什么感觉。
宋徽宗听琴图
但这次亡国,不仅仅是惠帝和秦帝的痛,也牵动着大宋朝所有人的感情。屈辱、痛苦、悔恨、愤怒成为这个曾经辉煌繁荣的帝国的主流情绪。如今被残暴的小国所灭,综合实力远不如北宋。是什么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2)“靖康之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是由于宋徽宗的软弱心理,“绥靖政策”才得以全面蔓延。
善于评论历代巨变的大学者王夫之,曾对“靖康之耻”作过深刻精辟的分析,认为这一奇耻大辱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并从周边、财力、战力、民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宋此时,难道就没有办法压制了?”接着王夫之阐述了北宋的富庶和赋税问题,认为宋徽宗虽然奢侈,但不如杨广志。在战力上,当时“两江人多,村是村,村是村。至于浪迹江南,还是有用的。”然后王夫之提出北宋的将领也可以和金人抗衡。“宗儒林、陶侃也不过如此,张效春、张叔夜、刘子玉、张浚、赵鼎都在位,却只能笃定;张、或曾尝试过容行,或在草地上奋起,但他们都勇于写作。不是没有天赋,可以利用自己的效率,寻求自己的成功。最后,王夫之得出结论:“有钱,不知道给什么;如果有兵,不知道用什么;没有他就放了他,宋朝不亡。”[3]根据王夫之的结论,北宋靖康之变,全是宋徽宗本人多年来造成的。
相关图片
当时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北宋确实不处于明显劣势。金第一次围攻开封城时,据李纲说“金人兵扩势,其实不过六万人”,多为契丹、渤海各族杂兵,“精兵不过三万”。北宋时,仅首都周边的“勤王之师”就聚集在城下,达到“二十余万”;此外,城墙上还有一万二千人,与“马步”军联合的“前、后、左、右钟君”四万人。1126年,“晋人每天到城门加钱二十多万。”当时有人得出结论:“只关心秦晖的死是不够的。”[5]其实当时各地的“勤王”人数是“南路、西南路、泾河北路兵十四万八,将赴京师。”[6]此外,“河北兵在靖康围城用蜡书招募……招募17万人。”【7】
此外,民间自发组织的抗金力量不计其数,东京有10多万正规军。[8]这些部队也很勇敢。例如,在破城前十天,刘彦卿率领的军队与金人进行了一场艰苦的战斗。“炮石堆积城下十余尺高,数万晋人受伤。”那么靖康之变是谁的责任呢?大量史料表明,这是由宋徽宗极其腐败的官员直接造成的。此外,宋徽宗文人的性格是贪生怕死,没有血腥的“绥靖政策”,只求答应金人的一切条件以换取性命。“要约就要一一遵守,这样你们就容易流血结盟,就能世世代代传下去。”“若更立,但一生所有,守祠堂,护众生,只赠一份。”[9]此前,宋徽宗就知道金军会大举南下,但他没有搞定军政,没有做好防范,还在粉饰太平。他甚至向臣下下达训令,严令手下官员以“御笔”的“瘦骨嶙峋”报告军情。当金人把宋朝的两位皇帝和一万四千多名贵族俘虏押解到北方的时候,整个宋朝陷入了最痛苦的反思。
(3)要不要王安石背这个“靖康之变”的耻辱“锅”?衰弱的宋朝到底有多弱?
时间横跨清同治六年,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与他聊天时也分析了宋朝。他说:“宋代自始祖饮酒起,天下就盛传人才济济,子孙相传,因而成为弱国。袁谭之战,寇准成了城下之盟,一时传为湄潭(谈)。”赵烈文轻蔑地说,卑微的作品不能与汉唐相比。曾国藩对此表示反对,说:“不,寇准是宋朝第一人,这不怪。”但赵烈文不肯让步,说:“一等的行动无非如此,二等、三等可见。”【10】
袁谭联盟
近代以来,许多人分析了“宋弱”的基因,支持了赵烈文的观点。而这些“弱点”的来源被归因于赵匡胤。欧阳修曾经解释过赵匡胤对五代十国之乱的不安全感,导致他把自己的国风引向“软弱”。他对此做了一个统计:“在过去的五十三年中,易武被封为十三君,而国亡则被杀了八个。长辈才十多岁,甚至三四岁就去世了。”五十三年,更换了五个家族的十三个皇帝,被杀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年龄最大的只有十几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11]为此,赵匡胤决定“重文轻武”,使“文质彬彬”成为北宋的民族风范。另外,安逸的宋朝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把北宋彻底推向了深渊。钱穆曾说,“清末主张变法的人,为龚景政治辩。”由此,从南宋到清末的近八百年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批评主要是负面的。认为王安石谋反“祖上律令,祸国殃民”,最终导致靖康之耻。南宋以后,宋高宗说“最爱元佑”,北宋蔡京以亡国之罪追杀王安石。宋高宗对王安石变法的否定代表了此后官方的最高水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元佑·米切尔的观点重建了《宋神宗实录》只有当镇压安史之罪被摆平时,宗申的成功才会使这一点清楚。【12】
除了官方机构,在当时的主流学术界,以朱为代表的理学也对王安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一是斥责王安石新学为异端,说“学不正”、“混佛混道”或“学以刑名”。其次,新学因“祖法之逆”而被视为北宋亡国的理论基础。[13]近代以来,王安石是否应该为北宋“背黑锅”被重新纳入学术讨论范围,尤其是梁启超的《王安石传》,是“翻案”的第一部著作。此后,青年毛润之先生、胡适和历史学家黄仁宇都加入了这场争论。文章亦以汉唐为荣,故可说有专士,而失败之人则无知,不知社会之原因,而采取不当之措施。”如何评价《古人与国学》
清明节期间在河边
“从北宋中期开始,亡国灭种的威胁就像一片乌云,一直笼罩在每一个宋国人的心头,最终在南宋末年成为事实。这是分析宋人性格不可忽视的背景。事实上,在大宋朝的大部分历史时期,宋人都生活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中,越到后来,对未来的预期越是灰色和悲观。这就是宋人迷恋梅花、兰花、诸子百家、菊花”的幽静、淡定意象的原因。[14]这从人格和文化背景的角度给了北宋乃至南宋灭亡的另一种解释。北宋灭亡后,孟长老作了生动的总结和回忆:“久安之后,人物众多,丧之子,惟以学为勉,而班老,不知战。”[15]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大宋的问题不仅仅是有没有缺粮缺兵,还有天灾人祸。事实上,自上而下的道德滑坡已经彻底削弱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北宋,这似乎更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
[1]《竹山堂·花刺》
[2]苏水文姬
[3]上宋,卷八
[4]李刚《靖康传新录》卷二
[5]方孝孺《中宗巩建集序》
[6]许《三朝北盟汇编》卷65
[7]《宋史》卷三五八《李刚传》
[8]《三朝与北盟汇编》
[9]大金攻伐录
[10]《安静的日记》下册,第1072页
[11]欧阳修《新五代史》
[2]《邓光明的历史回顾》第3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朱于蕾》
[14]《中国国民性的演变》,第8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
[15]《东京梦书》,第4页,中华书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