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铁木真在征服了草原上的部落(鞑靼、太赤乌、米埃尔乞、奈曼、克烈布、旺固、吴萌王国)后,于1206年在沃南河畔建立了蒙古帝国。他的国名叫“大蒙古”,也被各部落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建立后,多次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服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到1259年蒙哥去世时,已经占领了包括蒙古高原、西北、东北、华北、中亚、西亚、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区,疆域约3300万平方公里。
159年蒙哥可汗死后,他的四弟忽必烈掌握了大量精锐士兵,在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后来他的七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当地蒙古贵族库力台国会选为蒙古大可汗。为了争夺皇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内战,持续了四年。直到1264年8月21日才结束,以阿里不哥的失败告终。虽然忽必烈最终在1264年打败了阿里布格,但隶属于蒙古的术赤后王、察合台后王、窝阔台后王和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的封地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成为西北四大汗国。四大汗国是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四大汗国与元朝互不隶属,战乱不断。直到元成宗时期,元朝皇帝才再次被承认为大汗国的宗主国。
钦察汗国(Kinchakhanate)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建立的,包括咸海、顿河和今天俄国境内的伏尔加河的钦察汗国,所以在国际上称为“钦察汗国”,又称钦察汗国,以示金氏族群。
成吉思汗的孙子巴斗,在控制了黑海北岸的沿海土地后,归顺了许多突厥民族,加入了他的军队。在1230年代末和1240年代初,他不断进攻伏尔加保加利亚和基辅罗斯的继承国,统一了中亚的草原,结束了俄国的封建割据局面。
巴斗率军西进,在莱格尼察战役和蒂萨河战役后入侵波兰和匈牙利。
242年,巴都定都萨勒(今伏尔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正式建立金帐汗国。八斗的弟弟Xi·班(的第五个儿子)在西征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八斗给了他一块地盘。Xi·班在乌拉尔山东部的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之间建立了自己的营地。疆域远至哈萨克斯坦阿克托别,称为蓝帐汗国。巴斗的哥哥尔达让位于巴斗,于是巴斗把东锡尔河一带的地区分给哥哥,尔达建立了白帐汗国。别地别死后,汗位由大臣马麦控制。脱脱失守后,汗位基本上由百丈单于担任。由于巴斗兄弟分别建立了蓝帐汗国和白帐汗国,钦察汗国也被称为金帐汗国。
贾尼贝格死后,比迪比登基时间很短;他死后,可汗大乱,他的两个兄弟拒绝接受他,改信基督教。尔达、西班的后代被立为可汗。在许多可汗中。汗水在马麦手里。后期,金帐分裂。1396年帖木儿入侵后,日渐衰弱。汗国继承了莫斯科的统治,但统治地区只剩下了撒莱。472年,莫斯科大公国拒绝纳税,大汗阿合玛率兵征服,但失败并失去控制。
1980年,阿合马再次征服,再次失败,死于内乱。至此,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此时,距离术赤建立汗国已经过去了260年。547年,莫斯科大公国正式更名为俄罗斯沙皇国家,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沙皇。20世纪50年代,沙俄先后进攻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其中,克里米亚汗国的寿命最长,因为它是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附庸。1783年,克里米亚法国大革命前,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奥地利帝国发生战争,无暇东顾,于是汗国并入俄罗斯帝国。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原是铁木真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当初拥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于勒都斯和玛纳斯河流域,以及今天阿姆河和西尔河之间的中亚河流地区(最强时从阿尔泰山到咸海)。都城最早建立在阿里马利附近的胡雅斯(古尔扎),即现在中国大陆新疆霍城县水顶镇西北。
由察合台、其孙哈拉旭烈及其后裔管理,建于1222年,14世纪中叶(1346年)分为东西两部分。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实际上灭亡于帖木儿帝国,1402年汗国制度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在中国史籍中被命名为国都,先后称别斯八里、伊犁八里、吐鲁番。570年,东察合台汗国(此时的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个可汗马苏与察合台体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支撑着可汗制度的终结。东察合台汗苏丹那·汉姆之子赛德于1514年建立叶尔羌汗国,1570年吞并吐鲁番汗国,也可视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延续。到1680年被准噶尔汗国所灭,东察合台汗国的历史彻底终结。
沃泰汗国
阔太汗国(1225-1309)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位于中亚的叶密里河谷,都城在叶密里。阔太汗国建立于1225年,额尔齐斯河上游,巴尔喀什湖以东。他把哈拉和林作为自己的永久住所。
1229年,窝阔台在拖雷监国两年后召开的库里尔泰会议上肯定了父亲的遗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二个大汗,随后重用了政治家卢野·楚才。使得被占领的华北地区的汉族文化依然得以保持。
241年12月,窝阔台汗死于亚洲。他的侄子巴斗(术赤的长子)在钢琴家王朝时期,向西去了保加利亚二世、罗马尼亚、摩尔达维亚、立陶宛大公国、神圣罗马帝国(波希米亚和捷克、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奥地利)、意大利东北部和威尼斯共和国、达尔马提亚、匈牙利、前南斯拉夫、拉什卡、波兰等国。然而,脱列哥那女王从1242年到1246年担任摄政王,并于1246年12月成功提拔她的儿子贵由为蒙古帝国的第三位大汗。
246年,贵由继承其父大汗位,同时拥有蒙古本部和窝阔台汗国。公元148年7月,在位仅一年零八个月的贵由,在巡视叶米利的地盘西部时,因饮酒过度而死。
贵由死后,拖雷强大的儿子蒙哥获得了蒙古帝国大汗的位置,并于1251年7月成为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君主。因为蒙哥不是窝阔台的后裔,所以对一些窝阔台皇后王有所提防,又因为他们屡遭刁难,就把他们的封地改了,分了,给了诸王,以除其势。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收复失去的权力,窝阔台的子女联合察合台汗诸王刺杀了蒙哥汗。结果,蒙戈识破了这个诡计,于是他处决并流放了所有人,包括贵由的家人和他的遗孀。窝阔台汗国的领土被窝阔台的其他儿子瓜分。其中窝阔台之子贺旦率部别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之地)。事实上,此时的窝阔台汗国已经解体。海都沃太的一个孙子被封在海亚里(今伊犁西),另一个孙子则起飞占领了叶米里。
韩猛于1259年7月27日去世后,忽必烈和阿里·布格争夺大汗(1260-1264)的位置。虽然缓解了窝阔台一家的压力,但此时窝阔台的孙子抬起头来,选择了和察合台一家站在阿里不哥一边。而窝阔台的儿子贺旦所属的家族,选择了追随原本拥有河西走廊的忽必烈,反对海都家族。阿里战败后,海都仍是忽必烈的敌人。由于海都与察合台家族的友谊,海都的实力逐渐增强,称霸中亚,连察合台汗国都在其势力范围之内。
忽必烈汗于1260年称可汗,1264年彻底击败阿里不哥。后来1271年元朝建立后,海都与察合台汗(1222-1571)和钦察汗(1219-1502)的君主结盟,抗击忽必烈汗的元军,并一度攻占了林宣威元帅府所在地哈拉和林。忽必烈死后,海都继续与元成宗作战。301年(大德五年),海都战败,不久后死去。他的儿子查巴尔利和窝阔台汗国开始衰落。304年,察合台汗国入侵窝阔台汗国,元军趁机进攻,察合台汗国战败,投靠察合台汗国。309年(大三年),察合台汗内乱,察合台汗战败,逃入元朝版图。窝阔台汗灭亡,其大部分土地并入察合台汗。
郭
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第六个儿子徐烈武,他的儿子阿八哈和他的后代统治着伊尔汉。伊尔汗国也是四汗国中第一个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时支持忽必烈并承认其汗位的汗国。其他三个汗国也承认元朝是1303年元成宗帝国的共有者。
1294年,土生土长的伊尔汉人海河都汗试图模仿元帝国发行印有汉字的纸币(钞),试图摆脱财政危机,但遭到社会各阶层的激烈反对和普遍抵制,不到两个月就宣告失败。海本人立即被击毙。白即位,但在位仅五个月就在内战中被合赞击败。
伊尔汗早期信仰藏传佛教,直到1295年何战汗登基,确立了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地位。元成宗送给他一枚刻有“王宓是治国安民之宝”汉字的方形印章,正式承认了伊尔汗国的独立地位。
1335年,他死后,布塞林没有孩子。他曾提出要找阿里布格的后代当可汗,但无法阻止分裂和崩溃。伊汗国分为东伊朗的卡尔提王朝、西伊朗的莫扎法尔王朝、扎拉伊尔的扎拉伊尔王朝、安纳托利亚的楚拜尼王朝。357年,钦察汗的汗贾尼别格入侵李涛寺,马利克阿什拉夫被杀,楚白尼王朝结束,努失子无处可去,李涛寺的伊尔汗国宣告结束。393年被帖木儿帝国摧毁。
大元帝国
159年,元宪宗蒙哥在征服宋朝中死去后,汉族四哥忽必烈与漠北蒙古贵族支持的七哥阿里布兄弟为争夺汗位而战,最终忽必烈于1264年获胜。忽必烈汗从《周易》“大哉甘源”取元,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使蒙古四大汗国相继脱离忽必烈,直到元成宗时期,元帝才被名义上承认为大汗。179年,元朝征服南宋,统治全中国,结束了自唐朝末年以来长达400年的分裂。
元朝继承了蒙古帝国的主要疆域,经过多次扩张,于1310年在元武宗达到顶峰,西至吐鲁番,西南达藏、滇、缅北,南至都布,北至北海和鄂毕河东部,东至日本海。被誉为“东临辽宁左、西流沙,北临阴山,南渡海面,汉唐鼎盛”。元朝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克汗国等四大汗国的宗主国,附庸国覆盖朝鲜和东南亚各国。
惠宗元末,由于懒政,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加重徭役,最终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占大都。袁婷退居漠北。石北苑。北元十年(1388),天元统治者以大元为名(说是1402年李鬼赤篡位建立鞑靼),北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