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苏联的大厦即将倒塌,但所有成员国都非常高兴。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随后各加盟国纷纷效仿,各自发布独立宣言,宣告脱离苏联独立。
但在众多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只有哈萨克斯坦坚持到了最后,直到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才宣布独立,比俄罗斯独立晚了一年半。
而且这种独立是形势所迫,因为哈萨克斯坦大部分人至今还认为苏联时代不应该结束,可见哈萨克斯坦对苏联时代的热爱和怀念。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一样,过着独立的生活。虽然哈萨克斯坦历史上从未有过单独治国的经历,但现在发展得很好。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被“休克疗法”撕裂的时候,哈萨克斯坦却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
而且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夹在中俄之间的国家,不仅与中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与西方国家相处融洽,一度发展成为中亚大国。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哈萨克斯坦是如何在中亚崛起的?
哈萨克斯坦领土面积约27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2个海南岛,居世界第九位。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中国接壤,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接壤。
历史上,哈萨克斯坦与中原王朝关系很深。早在汉武帝时期,汉军北击匈奴时,就已经打下了西域,到汉武帝宣帝建立西域都护府时,哈才在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然而,哈萨克斯坦的领土大部分是平原和丘陵。这种地理特征非常适合游牧民族,但游牧民族并不定居。所以汉朝对哈萨克斯坦的统治是非常有限的,包括后唐,对哈萨克斯坦的管辖也是非常不稳定的。直到天降猛将成吉思汗来到哈萨克斯坦,这里的政权才第一次统一。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在中亚的土地上争权夺利,逐渐将240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帝国分裂为四大汗国,其中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接管了中亚的土地,两大汗国同意平分中亚。
15世纪后,金帐汗国逐渐衰落,察合台汗国被贵族内乱撕裂。这时,一个叫贾尼别克的部落首领乘势崛起,通过接收两个汗国跑出来的人,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建立了哈萨克汗国。
由于游牧民族复杂的社会组织,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以哈萨克汗国为了便于管理,就简单的在他们身上加机构来统治他们,就有了大禹子、中禹子、小禹子的概念。玉子类似于清朝的“八旗”,这种明显分化的社会阶层也为日后哈萨克汗国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1723年,漠西蒙古部落准噶尔带兵入侵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不是对手,只能寻求外援。小玉首先想到了北方的俄国,于是派人请求俄国出兵相助,并承诺战后向俄国投降。
大禹和中宇的接触是清朝在南方,清廷和准噶尔的矛盾已经出现。从1690年开始,康熙三次亲征准噶尔,应对准噶尔经验丰富。
准噶尔被灭后,小依约降俄,但大与中矛盾不断,两个为争夺更高的权力而争斗。此时俄国迅速崛起,沙皇不再满足于止步西伯利亚,开始南下进入哈萨克斯坦腹地,准备蚕食哈萨克汗国。
当时的俄军虽然已经组建了现代化的军队,没有与游牧民族作战的压力,但清朝的影响力还是靠它。在清军的支援下,打败了俄国,俄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入侵止于巴尔喀什湖以北。
然而,在过去的100年里,清朝失败了。两次鸦片战争让清廷自顾不暇,俄国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时机。在没有清军介入的情况下,俄军像搜索什么似的进攻中亚,很快就把势力范围推进到巴尔喀什湖以南。大峪子和中峪子也被俄国吞并。至此,哈萨克汗国完全被俄罗斯占领。
和俄罗斯占领的大部分土地一样,在占领哈萨克斯坦后,俄罗斯立即开始大量向哈萨克斯坦迁移俄罗斯人,普及俄语,修建各种俄式建筑。总的来说就是抹去哈萨克斯坦原有的一切痕迹,使其完全成为俄罗斯的领土。
后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覆灭,苏俄崛起,然后哈萨克斯坦并入苏俄。斯大林对哈萨克斯坦的治理相对温和,不仅没有压迫哈萨克人民,还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自治权。这种温和的管理政策使哈萨克地区保持了稳定的状态,几乎没有发生叛乱。
1936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成为苏联十五个加盟国之一。二战时,中亚和西伯利亚共享苏联后方的补给来源,苏联向中亚迁移了大量的工厂、人口和农场,所以战后哈萨克斯坦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基础。
在苏联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的工业中心和最富裕的盟国之一。
到1968年,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已经发展成为中亚第一大城市,人口增长超过36万。依靠里海的石油工业,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迅速崛起。勃列日涅夫在哈萨克斯坦投入大量资金,同时更多俄罗斯人迁入哈萨克斯坦,为哈萨克斯坦的民族冲突埋下祸根。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接管了苏联。在美国人的“洗脑”下,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时代、新思维,大力推行“民主化、自由化”。一套流程下去,一夜之间整个苏联都变了,哈萨克斯坦也受其影响。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超越哈萨克斯坦领导人,直接任命俄罗斯人根纳季·科尔宾为哈萨克斯坦第一书记,引发哈萨克斯坦民众大规模骚乱,史称“阿拉木图事件”。
虽然这一事件让哈萨克人对俄罗斯人的好感大减,但大部分哈萨克人都很清楚,苏联对哈萨克斯坦的贡献远高于此,没有苏联就没有哈萨克斯坦的崛起。
所以,即使到了90年代,在苏联大厦即将倒塌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也忍不住第一时间站出来脱离苏联,而哈萨克斯坦却保持冷静,没有采取太多的负面行动。
1991年,红巨星终于倒下,哈萨克斯坦被迫走上独立之路。独立之初,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盟国一样,被崩溃的经济和动荡的政局所笼罩,但哈萨克斯坦幸运地拥有了纳扎尔巴耶夫这位非凡的总统。
纳扎尔巴耶夫执政期间,不仅通过修改宪法、改革议会稳定了哈萨克斯坦的现状和经济,还积极向外界展示哈萨克斯坦友好的一面。对于近在咫尺的俄罗斯,纳扎尔巴耶夫曾表示愿意紧紧抱住俄罗斯的大腿,以寻求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庇护。对于虎视眈眈的西方,纳扎尔巴耶夫也表示“哈萨克斯坦不会反对西方”。
依靠这种大国平衡的战略,纳扎尔巴耶夫领导下的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地区稳步发展,为哈萨克斯坦今天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是托卡耶夫。在他的领导下,哈萨克斯坦继续深化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大国平衡战略,近年来积极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两国签署了多项经济协议,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每年都会稳定地输送到中国。
总的来说,哈萨克斯坦在中亚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政治上,哈萨克斯坦主张亲俄,经济上亲中。同时向西方表达一定的善意,警惕颜色革命的可能性。得益于这种滴水不漏的外交策略,哈萨克斯坦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发展经济的充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