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普通话的古代人是怎么交流的#
普通话这个概念在现代是新的,在古代是没有这个称谓的。那么,在古代,没有类似于普通话的词汇?中国自秦朝以来,面积已超过360万平方公里。住在这么大一个区域的人说的是同一种语言吗?
其实在古代,也有所谓的普通话,只不过在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雅言”,或者叫“官话”。
在中国古代,官话主要以首都所在的地区为基础。
夏商周时期,地理面积比较小,管理范围也不大,但国家基本都是围绕现在的河南建立的。所以那个时期的雅语是河南话,或者说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比如东周时期,就明确把当时的都城洛邑的语言作为当时的雅语。《论语》说,“子言礼,诗书持礼。”也就是说,孔子虽然是鲁人,但他讲课不是用山东话,而是用河南话。
秦朝时,都城是咸阳,所以当时优雅的官话是关中方言。
秦始皇更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写了同一本书。他废除了战国时期六国发展的一切异体字,开展了全国统一文字的运动。这场文化运动创造了2000多年的中国文化,它的持续传承不会过时。文字的统一也让所有炎黄子孙有了更强的文化认同感。也加深了大家的民族意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一直坚持大一统的思想,传承中华文化的理念。
虽然文字统一了,但是因为地方太大,各地的人都不需要见皇帝,甚至连州官、县官都很难见到,所以根本不需要说普通话,所以当地的方言还是保留了下来。
所以在古代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如果你是一个官员,尤其是各地的高官,或者是科举考试后被发配到国外的人,你得先学好普通话,这样才能面见皇帝,才能到京城报到。而普通人则不在乎这些。他仍然说他自己的方言。各级官员,无论是在自己的多语种城市,还是在自己执政的州、政府,都有通晓当地语言、用词优雅的翻译帮助他们理解民情。
汉朝以后,汉朝的魏也以洛阳为都城,所以当时的官话也是河南洛阳话。后来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城,自然继承了洛阳官话。
东晋时,迁都金陵(南京)。但是,由于杜南中原人口众多,东晋时期的官话开始由洛阳雅音向洛阳话和吴语结合的官话转变。形成了新的吴音作为雅音。而这种优雅的声音一直流传到后来的南朝。
隋朝是从北周继承下来的,是从北魏分化出来的。北魏原本是草原人进入中原建立的国家。
所以隋朝的官方方言是关中方言结合鲜卑语(隋唐都城长安)。但当时隋朝为了照顾南方人,规定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发音基础,融合南北官音,形成长安观音(三胖)。
唐朝虽然继续使用隋朝优雅的官话,但是因为洛阳曾经是首都,官话开始向洛阳靠拢。
北宋时期,开封是北宋的都城,离洛阳也很近。因为地域相关,普通话基本一致,以洛阳语音为准。当然,宋朝的标准名称是“读音”。
元朝的时候,蒙古人规定蒙古语为国语,但是蒙古人很少,中国人是最有天赋的人。除了官员,谁会学蒙古语?所以元朝也规定汉语是“天下之称”,汉人还是说汉语。而且由于汉人同化能力强。后来,元朝贵族开始逐渐学习汉语。
明朝虽然开始建都南京,但很快就迁都北京,南京只是作为首都。官员退休的地方。在迁都北京的过程中,南京的人很多,几十万。于是,这几十万在南京说着优雅话语的人,开始纠正北京本地人的语言习惯。最终形成了以南京调为基础的北京地区的发音。
清初又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名义上满语是国语,但当时北京话(明初南京的语言)是国语。由于明朝和清朝以北京为首都的关系,南京官话的声调逐渐成为当时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时间长了,“北方官话”就产生了,流行的主要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地位较低。因此,清初仍以南京官话的声调为标准读音。
清初,南京官话仍然是汉语的主流标准语。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分化,作为汉语的标准读音,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雍正八年清朝设立尹正堂,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北京话是在元代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明朝都城北移时,北京有一半以上的南京移民)融合的基础上,由少数音译满语词构成的。清朝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获得国语地位。1909年,清朝正式成立“国语编辑委员会”,这是晚清的国语。
民国初年,国家官话确定的时候,北京话和广州话竞争。最后,在广东人孙中山的努力下,北京话被选为标准普通话。孙中山虽然是广东人,但他希望团结北方人,共同建设新中国。
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民族口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混合。其中平桥、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声调在北京话,部分韵母和入声在南京话,成为以北京口音为主、南北兼顾的复合普通话。后来以北京话为民族口音,去掉了尖锐的群体区分。
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后来成为新中国的标准普通话。一直在继续。
在古代,并没有刻意向民众推广普通话的措施。而且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各个地区人口流动少,只面对同一地区的人,所以只要说一种方言,交流起来就没有障碍。
到了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虽然各地的方言还保留着,但是大部分人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走遍全国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