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让位菊花,红花岗从此改叫黄花岗

脚注怎么写2022-09-24  33

木棉让位菊花,红花岗从此改叫黄花岗

菊、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历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人们经常把它写下来,涂上颜料,挂在墙上,或者作诗歌唱。有黄色、白色菊花等各种颜色,尤其是金黄色。花有大有小,盛开时灿烂夺目。菊花的花期在深秋。天气转冷时,菊花盛开,因此被赋予了寒凉、傲雪、卓尔不群的性格。晋代陶渊明写过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是用来表达一种隐逸闲适的意境,历来备受推崇。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菊花闲适,充满文人色彩。在过去,九月九日,人们会爬上山顶,插上山茱萸和簪菊,喝菊花酒。菊花被赋予了吉祥和长寿的含义。唐代孟浩然写道:“等到山节,菊花时节我再来。”我觉得如果可以拟人化的话,菊花大概就是一个文弱语柔的人吧!

后来我读了唐代黄巢写的一首咏菊花的诗,仿佛读到了菊花金刚怒目的另一面:“九月八日留秋来,待我开尽花尽杀。满天香,满城金花。”这朵充满杀气,在秋天盛开的金菊,在我面前突然变成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勇敢将军。因为有了这首诗的铺垫,我来广州瞻仰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陵园时,在自由女神像前,面对茫茫菊花海,仿佛烈士英灵不朽,个个披挂金甲,严阵以待。

刚来广州的时候租在运河北街,离黄花岗烈士陵园不远,经常去陵园。晚饭后喜欢逛逛黄花岗烈士陵园。慢慢走,慢慢想,仿佛一个人在回到故乡,寻找失去的东西。

我说不出为什么我对这个烈士陵园一直有这么熟悉的感觉。一百年前,一群年轻人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在广州发动了一场革命。不幸战败后,其中72人葬于此。中学的课本里收录了一篇孙中山先生写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简述》,于是我通过文字了解了当时的战斗:“然而这是一场战斗,鲜血四溅,意气风发,草木悲凉,于是风云变色。全国被蛰了很久的人都激动了。怒火积聚,如汹涌波涛,无法压制,半年就发生了武昌的革命。然后,服务的价值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同生。”

在辛亥革命的所有起义中,广州起义是最著名的一次,也是最英勇、最鼓舞人心的一次。历史将永远铭记: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革命家黄兴率领160余名革命先锋队在广州举行起义。经过一昼夜的激战,起义军伤亡惨重,100多名革命者壮烈牺牲。满清当局为了以儆效尤,把革命者的尸体暴露在咨议局门口,惨不忍睹。为了约束烈士遗骸,民主革命党人、画家潘大伟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72具死难烈士遗骸安葬在广州东郊红花岗上。

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红花是广州的市花。每当木棉盛开的时候,满山都是红色。棉花树是英雄树,在满是英雄树的地方安葬烈士是合适的。但潘大伟认为“红花”二字不如“黄花”二字苍劲秀丽,红花岗的“红”字更不能体现烈士的革命精神。他引用宋代苏轼的诗句:“菊花残仍有傲霜枝”,认为菊花傲霜抗寒的形象更能体现先烈的革命精神。“菊花”又叫“黄花”,所以“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后来潘大伟在报纸上以《咨局前新鬼录,黄花岗成党员》为题报道了烈士安葬的事。报道中“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作为广州的市花,木棉在七十二烈士长眠的地方让位于菊花,红花岗在历史上声名鹊起。

苏源的诗写道:“荷花无遮雨,菊花留傲霜枝。好年景,橙黄绿时必记。”即使菊花枯萎了,傲霜挺拔的菊花枝条在寒风中依然生机勃勃。这种寓意和精神,其实和黄巢写的一样,“在秋来待到九月八日,我开完花就全杀。香阵过长安,满城金花。

菊花栽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周朝到春秋战国,《诗经》和屈原的《离骚》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晨饮木兰,晚饮秋菊”之说,可见菊花与中国文化早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人种植菊花主要是作为观赏花卉或药用。菊花作为药材,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西京杂注》:“菊花适态时以茎叶与黍米混酿,明年九月九日熟时饮之,故称菊花酒”。“当时皇宫里的后妃们都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品,互相赠送。

大约在公元8世纪,菊花作为一种观赏花卉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有一个关于菊花的有趣传说。据说在古代,中国古代有一艘载着12名贵族少男少女的大船。他们来到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并在岛上种植了金菊花。从那以后,菊花在日本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今天日本国徽的设计其实是一朵金菊。

菊花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文化融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诗人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的书《菊与刀》分析了日本人的性格。本尼迪克特说:“菊花和刀(在日本)构成了一幅画。”菊花和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互依存。把握菊和刀的形象,就是挖掘日本民族灵魂的历史。举刀杀人或开膛破肚,放下刀赏菊或赏冶——这样完全不同的意境,不过是日本国民性的两面。笃只看到了菊花从容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菊花霜抵御寒冷的杀气。菊花和刀其实是日本尚武精神的一种体现。

中国人也有武侠精神。比如黄花岗的这些烈士,也是中国尚武精神的一种体现。看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名单,每次都有一种感觉。这些葬在黄花岗的烈士,大多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保障的年轻人。他们出过国,上过学,都是为了振兴落后没落的祖国才回国的。而落后破败的满清王朝只知道对外推销,对内打压,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些年轻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当时革命洪流浩浩荡荡。参加起义的烈士中有来自广东、四川和福建的青年俊彦。其中,余培伦曾以“实业救国”为目的前往日本。然而,《辛丑条约》后的清朝日渐衰落,余培伦的科技救国热情受到重创。他加入革命党后,专门研制炸药。广州起义爆发时,他把装满炸弹的篮子挂在胸前,率先率领来自四川的盟军进攻广州的总督衙门。精疲力竭被捕时,余培伦面对敌人的口供,拒绝透露组织机密。他充满激情地陈述了革命宗旨:“我可以杀头,学术不行。尤其是革命党杀不死!”临刑前,他不停地喊:“头都能破了,理论没完没了!”“党员可以杀,但学术原则不能毁!”余培伦牺牲后,连同其他遇难同志,共72人葬于广州黄花岗。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写了一个指示,追赠他为“将军”,以表彰他在民国时期的功绩,并支持亲属和建立一个特殊的神社。

林觉民,福建人,留日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革命。广州起义前夕,他给妻子留下了《和妻子的一封信》,后来被收入中学课本:“我就用这本书和你告别吧!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当你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成了冥界的幽灵。写这本书的时候,眼泪和笔墨融为一体,看不完书,想放下。我怕你不理会我的渴望,说我忍着放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我死。因此,我为你的话忍受悲伤。忍不住哭了。”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会忍不住落泪。广州起义失败后,传闻有一个短发西装革履的美少年被俘。这个年轻人就是林觉民。两广总督张、水师来见林觉民。林觉民不会说粤语,所以用英语回答问题。他做了一个大演讲,震惊了整个法庭。两广总督张叹道:“唉,林觉民!面如玉,肝肠似铁,心明如雪。”当时有人劝巡抚为国留住人才,张认为这样的英雄绝不能留给革命党,于是下令处死。林觉民殉难时年仅24岁。青年才俊,如果是和平年代,就是国家栋梁。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逝去,像被风霜剑影摧残的金菊花。

一百多年过去了,一百多年沧桑。如今尚超滚滚,当人们重利轻义的时候,尚武精神已经荡然无存。血腥的毕华,中国人民的尚武精神埋葬在黄花岗。找不到的时候,回家淡然的浇一盆秋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91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