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
从陕西叛乱到入侵xi安,建国,他用了漫长的15年,从Xi安入侵到攻陷北京,他只用了3个月,但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在最后。从入城到收尸仇人崇祯,再到被清兵赶出北京,他只“爽”了42天。
李自成可能没有想到,命运如此精彩。
从陕西叛乱到入侵xi安,建国,他用了漫长的15年,从Xi安入侵到攻陷北京,他只用了3个月,但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在最后。从入城到收尸仇人崇祯,再到被清兵赶出北京,他只“爽”了42天。
一年后,李自成在湖北山区被村民袭击身亡,时年40岁。
李自成在最后时刻会想到什么?是15年叛乱中的风风雨雨,东征的破坏,北京的梦幻岁月,还是“MD,疼死我了!”……
谁也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从上帝的角度,分析李自成输的那么快那么彻底的原因,虚拟复出。
不管是聊以自慰,还是仅仅是后知后觉,都不需要深究,就把这篇小文章当做饭后谈资吧。
一个
1644年3月的情况
1644年3月,李自成出现大局势。
西北和关中地区之前已经攻陷,本月攻崇祯,北京自缢,黄河以北地区沦陷,半个中国在掌中。
如果李自成在南明政权建立之前出兵南下——即使建立,也绝不会阻止李自成——谁也不能否认统一中国的可能性很大。
不仅军事形势如此顺利,经济形势也同样喜人。
李自成“三年免税”的首都,是为了铲除明朝地方诸侯王、首都中央官员发现的巨额财富。财富已经到了可以满足大顺政权日常运转而不用向百姓征税的地步。
举个不严谨的例子,当时明朝廷每个基本兵的月俸约为0.7至1.5两,按2两计算。一人一年赚24两。李自成破北京后,搜出白银7000万两。仅此一项就能支撑300万大军一整年,但随李自成入京的只有10万左右。
千百年来,有两个致命的问题,其中一个为时已晚,尽管李自成很快发现并纠正了它。
另一方面,李自成看到了,假装没看到,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用顾城先生的话说,他对这个问题有一种“幼稚”的幻想。
2
李自成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早年靠驿站打工(关于养马)维持生计,但驿站很快被撤销。他不得不陷入失业,然后他的债权人被移交给政府,因为他欠了钱。活不下去了,就愤然起来。
起义后,他非常重视,或者说热衷于“打土豪分田地”的大业。他一边大吃大喝一边发泄怒气。真的没有理由对这种工作不热情。
在漫长的叛乱中,李自成养成了每次夺取土地都要杀土豪、分钱的好作风。靠着这个,他既打击了敌人又壮大了自己,大快人心。
然而,当他入侵传统封建王朝的中心城市北京,彻底颠覆明朝时,事情悄然发生了变化。
李自成于3月19日入京,随即全军开展“打土豪”工作。明朝的达官贵人要么付出生命的代价,要么受到残酷的惩罚。虽然大部分是罪有应得,但是打击的范围太广了。短短几天,他们既得罪了官僚阶级,又得罪了知识分子,无形中在脚下挖了许多暗坑。
其实得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古以来,朝代更迭居多。何况李自成还有绝对的军事实力可以依靠。这些家伙除了在心里问候李自成一家,谁还敢反抗?
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时代的权贵们要么逐渐失势,最终消亡,要么彻底告别旧势力,加入新势力。殊途同归,但有个前提条件——时间。
这次是一代人还是几代人?几年还是几十年?基本上谁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仅仅42天肯定是不够的。
李自成从进兵北京到出逃北京有42天。在这42天中,李自成只在北京待了23天,其余19天都在与吴三桂作战。
42天连一个暑假都没盖,更别说杀掉或者同化明朝的长辈了。
一方面,旧时代“被压迫”的权贵没有被杀死,也没有被同化;另一方面,新时代的达官贵人,还需要时间成长,才能与李自成抗衡。
支持者仍然无法支持他们,但反动派在坚持。表面上大顺的“打土豪”打得正欢天喜地,暗地里旧时代残余权贵纷纷潜伏,伺机反扑。
李自成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野人。也许他意识到自己从破坏者变成了建设者和捍卫者。也许他意识到,没有那些乡绅官僚(讽刺的是),封建国家是无法统治的。4月8日,他下令暂停“打土豪”。但此时(北方)全国人民完全沉浸在“打土豪”的快感中,这一禁令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本来李自成确实有时间慢慢消化那些旧时代的权贵,然后再养新的忠于自己的权贵。“屠龙者终将成为恶龙”的故事将在他身上再次得到印证,但关外清兵打断了这一进程。
三
李自成看到但假装没看到的问题是关外的满清势力。
从万历年间到那个时候,满清和明朝交战了近30年,已经从最初的“小国寡民”发展成为六次入侵中原的庞然大物。
满清实际统治者多尔衮在得知Xi安李自成称帝的消息后,深思熟虑。他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绕道蒙古,来到李自成军营。信的大意是,清朝愿意以大顺攻明,平分天下。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请尽快回复。
这封信先送到陕西榆林的警备司令那里,再送到李自成那里。按照常理,李自成同意或者不同意,无非就是这两个答案。但结果是李自成自始至终没有回复,原因也不清楚。我们来做一个最恶意的猜测:他可能在等待攻打北京的结果,无论顺利与否。
四月初,李自成进兵北京的消息传到了专员公署,他还在等待清朝的回复。与此同时,有一种抱怨是愚蠢的。
跟腐朽的明朝打仗,满清总是赢多输少,抢东西总是一件乐事。现在中原易手,过去的军事优势必然会改变,而李自成显然不够友好,所以将其视为满清的敌人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趁着中原大乱,李自成的脚跟还没有站稳,多尔衮决定来个大的。他命令全国所有“70岁以下、10岁以上的男性”参军。几天之内,整个东北平原都是兵荒马乱,车轮滚滚。
多尔衮
四月九日,全国十万兵马集结,满清空国到,必要守军除外。
相比满清明确的目标和简单的工作,入京后的李自成可谓是和稀泥。
之前攻打北京的路上,李自成因左良玉入侵荆襄,派部分兵力南下湖广增援。具体数字不清楚,但考虑到左良玉当时自称有20万雇佣军,荆襄有7万大顺军,南下增援的人数应该是几万,而不是几千。
入侵北京后,李自成投降造反的差不多有10万人。他没有花时间完善军队的构成,而是匆忙地在河南和山东周围分兵,接管明朝的领土。
至此,李自成部队的战斗力进一步下降。
可惜他居然派投降不到两个月的唐统带领八千人接管吴三桂五万大军驻扎的山海关。但吴三桂夺回山海关,带领清军入关后,就没有了。满清战败8000人,完全无法阻止清军武力入关(虽然清军当时正准备绕过蒙古入侵)。
四
之后,事情开始进一步恶化。3月26日前后,吴三桂在降服防长赴京迎接李自成的路上,从北京方面听到了各种消息。据说吴三桂的父亲因为交不出赎身钱,被大顺军打死了。据说他的妃子陈圆圆被顺军士兵任意霸占。还有人说,吴三桂在北京的家人被顺军杀死了...
这些事或真或假,后人都知道,但当时的吴三桂很难一一分辨。他立即冲向储君,折回击败唐统,重新入关,然后立即上书多尔衮,要求清兵入关,做走狗。
李自成在北京“打土豪”的负面影响,终于在这一刻生下了一颗黑色的毒果,所以即使李自成发现了问题,采取了措施,也还是为时已晚。
吴三桂勾结满清,李自成的败局看似已定,但在最后的败局来临之前,上天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
4月13日,李自成带着吴三桂的父亲、崇祯亲王,率十万大军入关。
在武力解决问题的同时,李自成显然希望吴三桂能够化解误会,再次投降。
那是李自成入侵北京的第二十三天。
在去山海关的路上,吴三桂的投降书又送到了李自成手中。看完之后,李自成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
李自成派官员到山海关与吴三桂商议投降事宜,为了表示诚意,他尽量不刺激吴三桂,下令放慢行军速度。
本来走8天只要5天,3天的短暂时间看似微不足道,但错过最后机会的原因就在这里。此时此刻,李自成才是真正的“败仗”。
因为,以清兵的位置来说,他们本来要在李自成之后四天到达山海关,但是现在吴三桂的缓兵之计奏效了,清兵只比李自成晚到了一天。
总之,只要吴三桂能在李自成的夹击下多活一天,援军将士就能及时力挽狂澜。
可惜假装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熬过了这一天,第二天兵临城下。
五
最终决战前,三方实力大致如下。
首先,李自成最多十万大军,战力参差不齐。根据前述,原来在李自成的明军已经占了军队的很大一部分。这群人占了上风就如狼似虎,处于劣势就吓得屁滚尿流。他们充其量只是人肉背景或者拉拉队,指望他们的努力比吴三桂喝水噎死还好。李自成自然知道自己部队的这个问题,所以这次远征特意多带。
有了十万到五万,对方还是一座孤城。看起来问题不大。但李自成忽略了一件事——智力。他没有想到,吴三桂此时已经和清兵取得了联系,清兵只比他晚到了一天。
吴三桂的总兵力在五万左右,整体实力肯定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不过吴三桂此战的目标不是打败李自成,而是拖延时间,所以难度降低了不少。现在已经持续了一天,明天清兵就到了。他不用担心被李自成抓去自杀流血。反而现在的情况是,他很有可能抓住李自成给他擦脖子,给他放血。
三方中,清兵的战斗力是最高的,但数量不是绝对的。如果要公开击败李自成的十万大军,怕是代价也不小。不过吴三桂已经投降了,只要你明天及时赶到,就可以和吴三桂联手,以巨大的优势打败李自成。
山海关
表面上看,李自成的对手是吴三桂,只有五万兵马坐拥孤城。其实除了吴三桂,还有七八万清军正在快速向山海关推进。李灿紫城如何不败,以一敌二,明对暗,以“无意”为“有意”?
战斗过程非常简单。第二天,当李自成和吴三桂杀得难解难分,疲惫不堪的时候,清军士兵突然插入,李自成当场受不了,大顺军彻底溃败。
五天后,4月26日,李自成回到北京,花了两天时间思考要不要留在北京。4月29日,他正式下令离开北京。
随着部队的新的失败,北京和华北的反动势力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另外,仓促集结部队的时间很紧。守不住北京,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清醒认识到承认事实,不抱幻想。
六
事后证明,李自成运气够好,跑得够快,还能多活一年。
多尔衮于4月30日晚领兵出山海关,5月2日从朝阳门入京,前后仅两天。
如果李自成真的要坚守北京,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集结所有的地方部队?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做好从造反农民军到封建王朝的过渡,二是对满清势力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很让人好奇和迷惑的。
从万历年间到那个时候,满清跟明朝打了将近30年的仗,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满清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此外,满清曾与李自成联系,携手中原,平分天下。但李自成毫无准备,被布局在山海关。这是因为李自成几次粗心大意还是像顾城先生说的对满语有“幼稚”的幻想?今天,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