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谈了一系列关于河南省与周边省份区划变动的故事,比如河南省与河北省、河南省与安徽省的区划变动等等。今天我们来谈谈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区划变化。上世纪50年代,湖北省40多个村庄划归河南南阳特区管理。一个问题出现了。湖北省40多个村为什么划入河南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说一下河南省的具体情况。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的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总人口9900多万,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居全国第三位。除了西部、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山区,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平原,其中之一是马平川,非常适合农业。河南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产粮区之一,人口众多。
所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目前,河南省仍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供应地。以今年为例,河南省夏粮产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达到762.6亿斤。河南、安徽、湖北等省是我国夏粮主产区。目前,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新乡、南阳、周口、商丘、平顶山、三门峡、驻马店、信阳、安阳、濮阳、鹤壁、漯河、焦作。
另外,还有一个省会城市很特别,那就是济源市。其中,省会城市为郑州。河南省历史悠久。省内的洛阳、开封、安阳、许昌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城。近年来,河南省的交通发展迅速,尤其是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各路军阀大规模争夺河南各地。因为控制了河南各地之后,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后备兵员。在战略格局中,因为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在北方,它可以平定赵岩的所有地区。往东,可与齐鲁之地比肩。往南,是荆襄之地。当时唐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基本采取了类似的过程。但是河南也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有惊无险。河南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而在中国古代军阀混战或南北对峙的过程中,北方政权拥有骑兵集群的巨大优势。在平原地区,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很难正面对抗骑兵群。
对于南方政权来说,它必须捍卫三个战略位置。分别是:东线徐州,西线汉中,中线南阳襄阳,镇守徐州,从而镇守江淮各地。守卫汉中,从而保证巴蜀的安全。至于中线的南阳、襄阳等地,南阳、襄阳等地地形相对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便于层层封堵,处处防守。南宋后期,南阳、襄阳等地一直是保证湖广各地的屏障。
尤其是南阳失陷后,襄阳成为南宋最重要的地区。关于南阳、襄阳等地的重要性,一直有“控两京之宏阔,道百越之会”之说。西关山,可以叫兵;东江淮,可运粟;南通镜湖,巴蜀,可带货;据北三都,可遣救援”。至于襄阳等地的重要性,历代有识之士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明代著名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说:“天下之言,重在襄阳;东南方面,以武昌为主;用湖广的话说,重点是荆州...为什么把重点放在襄阳?襄阳之夫,天下之腰。中原有东西,可以和东南融合。如果你在东南得到它,你也可以在西北得到它。故重在襄阳。”后来清代学者说:“天下之言,皆荆州之胜,惟须伴项。其兵萌芽于春秋,生于东汉,分支于三国,流传于东晋六朝,亡于南宋。史策在那里,但你可以坐下来检查一下。”
唐宋时期,我国长期使用州县两级区划。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后,建立了疆域空前的庞大帝国。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的州县划分已不适合弓马娴熟的元朝。元朝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在金国推行书架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名省司。元朝将全国分为10省,如江浙省、河南省江北省、湖广省等。
元朝在分省的过程中,基本都是指江河湖海山川。当时襄阳等地隶属河南省江北省管理。至于湖北大部分地区,则划归湖广省管理。于是,元朝在分区制的过程中将南阳和襄阳一起分割。因为这个地区的地形结构是相连的,很难强行划分。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结合明朝的实际情况,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地域划分。因为明朝有南北两个都城,十三个行省,所以形成了南北直隶和十三个行省的划分格局。中国很多省份的基本区划都是在明朝时期形成的,比如山西、河南、广东、江西等等。明朝时,使用湖广省的名称。
但在划分上,明朝时期的湖广省基本就是现在的湖北和湖南。17世纪中期,清朝用了10多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建立了自己的统治。胡光省地域辽阔,地形结构复杂,人口众多,水网密集,管理难度很大。康熙初年,清朝废除湖广省,设立湖北省和湖南省。
湖北省省会为武昌府,湖南省省会为长沙府。清朝统治时期,湖北省下辖10个州、1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分别为武昌州、汉阳州、安陆州、襄阳州、云阳州、德安州、黄州州、荆州州、宜昌州、市南州、荆门州、和丰厅。同期河南省辖开封府、张德府、汝宁府、河南府、南阳府、贵德府、怀庆府、卫辉府、陕州、周琛、光州、徐州。
其中,河南南阳府与湖北襄阳府相邻。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由于军阀混战严重,对地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河南、湖北等地被不同派系的军阀控制,很多问题非常明显。
转眼间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开发建设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开始治理江河湖泊,比如淮河、黄河、洪泽湖等等。由于年久失修和自然灾害,豫鄂交界地区的几条河流灌溉和通航能力大大降低。唐河、白河等几条河流流经南阳、襄阳,既能灌溉周边农田,又有很大的商业交通价值。
但河流经过河南、湖北两省,建立了各种县镇。河道整治需要各方面人力物力的调配,地方方案的统筹。因为很多村子分属两个省,不利于各种河流的管理。1952年,湖北襄阳地区下辖的朱里湾乡、李虎召乡、万宇乡等40多个村划归河南南阳地区唐河县管理。目前,这些村庄仍归南阳市管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河南省和湖北省为实现唐白河复航做出了巨大努力。根据规划,唐河水道起于龚家嘴,止于社旗县。中途建设了5个梯级水运枢纽,常年可运输500吨级船舶。本工程建成后,船舶可通过唐白河、汉江、江汉运河、长江等河流直达上海、重庆等地。
最终形成载重千吨、长度80多公里的三级航道,从而大大完善长江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经济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通道、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豫鄂两省融合发展的大纽带。
关于中国的区域分工调整,有很多故事。以后的文章,作者会慢慢和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