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古代的私营旅馆

夸父逐日的故事2022-09-23  21

趣说古代的私营旅馆

春暖花开,最好去旅游。而人在旅途中,怎么会没有住宿店呢?在中国古代,旅馆虽然有各种称谓,但过夜旅客的本质是一样的。酒店历来分为官办酒店和民营酒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私人酒店的演变。

商鞅变法应废除“逆向旅行”

与官办“驿站”主要是为政务而设不同,民营酒店主要是与民营商业活动的兴起挂钩。

在中国,这种最早的私人酒店有一个有些拗口的名字,叫“逆向旅行”。逆,古语,意为相遇。所以“逆游”是遇见和招待旅行者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很难说什么时候有私人旅馆,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说,当年帝尧要让天下归许由,许由辞职不肯接受,所以一直活在敌人的旅途中。

公元前361年,公孙阳带着的《法经》来到秦国,劝说进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农抑商。为了限制生意,民间客栈行业成为新政的对象,取消“反向旅游”是其中重点之一。在商鞅看来,取消“反游”可以杜绝“奸诈”、“莽撞”、“人情”等影响农民耕种的因素。如果消除这些因素,粮食收成将会大大提高。

但是,民营酒店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靠行政力量废除。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商品经济发达,私人客栈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私人客栈”、“反游”、“招待所”是这一时期私人客栈的主要形式。

唐代私人旅馆的大发展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影响横跨大江南北,非常流行。唐代诗人杜牧说:“南朝有寺四百八十座,烟雨中多塔。”事实上,根据学者陆海明和何的研究,仅建康城当时就有700多座寺庙。到目前为止,有记录的有299个。

北朝的寺庙和庙宇也相当发达。据记载,当时洛阳城的永宁寺是一座大型佛寺:“佛寺千余座。”这些僧舍不仅用来接待僧人,还为香客和路人提供住宿。

修道院作为休息和停留的地方,尤其受到士绅们的青睐。南北朝时期,逆向旅行主要服务于商旅,人来人往,环境嘈杂。文人不习惯住宿,也觉得“失去价值”,所以往往选择干净的寺院。

隋唐时期的客栈叫反旅、招待所、村店等等。唐代酒店诗文。比如岑参的“逆风而行,惊梦方休”,王维的“渭城对雨轻尘,客舍青柳色新”,等等。

到了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热潮,包括客栈在内的各类店铺争相在街上开业,散落在城市的繁华地带。

明清时期俱乐部盛行。

会馆是明清时期独特的地域民俗客栈。它诞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最早见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北京,后来逐渐流传到全国。

明清会馆的出现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北京有的省只有一个会馆,有的县有好几个会馆。比如明清时期,京中赣西人较多,所以京中有66个江西会馆,是京中会馆数量最多的。另外,江南和东南沿海省份文化发达,考生多,公会多。云南、陕西、甘肃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会馆数量较少。

会馆的建筑规模也不一样。窄的只是一般的10、20个房间的四合院。宽敞的庭院不仅很深,而且有几个院落,还有100多间房子,还搭建了戏台,为宴席和戏台做准备。有些会馆还有花园、叠石、亭台、池塘,是休闲、宴饮的好去处。

到清朝光绪年间,北京的行会已有近400家,全国各地都有北京的行会。

许多历史名人居住在明清时期的大厅里。鲁迅先生初到北京时,从1912年5月到1919年11月,在胡同南半部的绍兴会馆住了十年。他的《狂人日记》等作品就是在这个会馆写的。

明清会馆也在清末随着华侨向海外传播。在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由华侨出资的侨乡会馆。

◎本文原载于北京日报(作者孙震),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68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