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づ●─●)づ曹操篇
暑假在家作业肯定很多,我也曾“深受其害”,所以做一篇文章供参考。
“长江滚滚东流,浪花淘尽英雄。转头空。青山还在,夕阳几度红……”
——题词
第一次看《三国志》还是在小学的时候,今年暑假,在学校的号召下,我又抬手翻开了《三国志》,不禁感慨良多。
“天下大事,必分久,必分久。”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一句话。短短几句话,就把书中的内容凝练概括:汉末纷争,天下大乱;一群英雄,三分天下;筹划一生,三族归晋。
所以说这句话对整本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整本书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本书就像一杯淡淡的龙井茶。刚开始感觉没什么味道,但是仔细品尝之后,回味无穷。然而,它也包含着对人类有巨大帮助的最深层的力量。
对于这本书来说,让我刻骨铭心的人物不是刘备和诸葛,而是乱世汉奸曹操。首先,我想谈谈曹操的文学成就。相信大家一定都学过曹操的《观沧海,龟虽生》,尤其是短短的一句宋词,道出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其次,曹操也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他充满了军事谋略。比如官渡之战,他以七万兵马打了袁绍的七十马内巴,利用袁刚愎自用,军训不稳的特点,遵循谋士的策略,一举击溃袁绍的粮草基地,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曹操的军事战略非同一般。
当然,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宁教你消极,不教你消极”的自私、极端态度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不齿,但正如书中所说,曹操是“有能力的天下之君,乱世之奸臣”。刘备、孙权这种人真的是一群不沾血的正义之士吗?
在《三国演义》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毛泽东曾经把《三国演义》读了五遍,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和推敲的,好的名著是伴随人一生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