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6日上午,“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5周年”青年学生论坛成功开幕。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共同主办,上海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承办。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德同志出任八路军总司令。正是在延安,他号召八路军官兵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坚持抗战到底。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志良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说,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每年都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抗战史在中国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7月7日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85周年。此时回顾抗日战争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个青年学生抗日战争史论坛的大部分话题都是试图以小见大。从讨论的角度来看,大多是让史料说话,以事实为依据,有原创价值。这样的网上会议是一个很好的互相学习的机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抗日战争历史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接下来,参加本次会议的8位青年学者依次发表论文。首先,南开大学博士生潘岩做了一个关于全面抗战初期中国空军作战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人道主义远征”为中心的调查。本研究以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部队赴日本九州的“人道主义远征”为考察对象。面对过去毫无经验的海外飞行,所有的执行过程都需要谨慎。为此,中国空军对飞机、机场、人员、财物的选择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密切关注中日两国的气候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过程中,有一个代码逐层缩减的过程。最后只能选择携带传单进行“人道主义远征”。实际上,中国空军队所面临的“无米之炊”的困境,是中国在面对强敌时必然出现的积贫积弱的局面,限制了作战计划的实施。尽管如此,中国空军队以坚强的决心和精心的策划,为这次行动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报告是上海师范大学蒋新凯博士的《战后初期中国对意大利抢劫文物的追捕》。抗战胜利后,中国试图追回被日本掠夺的中国文物,也包括在庚子事变中被意大利掠夺的中国文物。1943年9月,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同年年底,国民政府开始研究制定追回被意大利掠夺文物的政策。因此,通过国内文化机构和驻外使馆的联合调查,我们摸清了中国文物的流失情况,但调查结果与实际流失情况相差较大。政府在第二次巴黎和会上没有积极提出追回被意大利掠夺文物的专项基金,但即便如此,根据《对意和约》第75条关于意大利的一般规定,中国在理论上仍有机会追索这些文物。
国防大学教授韩洪泉对上述两位青年学者的论文进行了评论。他认为这两篇论文的题目很有价值。潘岩的研究有小有大,人道主义远征是战争时期的非战争行动,类似于舆论宣传战。但是,这部分论文讲的是作战准备,不是作战实施。建议标题稍微修改一下。姜博士的论文注意到了意大利劫持的文物和日本劫持的文物的对比。缺点是史料比较单一,有些个案研究似乎没有交代最终的结果,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建议今后充分挖掘史料,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如果私人日记、回忆、信件等。能找到当时的当事人,可能更有说服力。
第三场讲座是上海师范大学张如意博士的“湖南慰安妇问题研究”。文章指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中国大规模实施了不人道的“慰安妇”制度。鉴于中国军队在湖南打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四次大规模战役,作者将湖南沦陷区分为四类,即长期沦陷区、多次沦陷区、短期沦陷区和1944-1945年沦陷区。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慰安所的分布,特别是临时慰安所和日军在战争前线的肆意掠夺。
第四个报告是上海师范大学赵博士的《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及申遗进展》。作者指出,日军“慰安妇”问题不仅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战争罪行,也是二战遗留问题。由于日本政府和军队在战时实施的集体暴力的隐秘性,以及战后对这一问题的刻意掩盖和战争责任的推卸,这一历史事实被长期隐瞒。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否定“慰安妇”制度来否定日本帝国政府在二战期间的战争责任。本文分析了“慰安妇”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慰安妇”受害者在日本的诉讼、联合国关于“慰安妇”的调查报告,以及近年来“慰安妇”档案的申遗进展,具体涉及中国单独申遗、后续国际联合申遗、日本右翼势力阻挠等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的陈丽菲教授评论了上述两位博士的报告。陈老师指出,从硕士开始就参加了她领导的中国“慰安妇”问题调查团。这次提交的论文整体思路清晰,有具体案例分析。她建议作者可以考虑统一案情和核心概念,将“慰安妇”制度定义为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国家暴行,而不是一般的战争暴力。同时,湖南等地的区域研究要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分析。赵博士的研究弥补了空的空白,文章脉络清晰。然而,研究中的一些术语标题仍需严格区分。比如“慰安妇”一词,是日本军国主义强加给受害妇女的侮辱性称谓,其实质是日军性奴役。同时,她还建议,本次调研中应增加表格统计,将双方在申请过程中的观点逐一列出,以便更直观、更清晰地看到不同的历史记忆。
下午的第一个讲座是浙江大学许嵩博士的“抗战时期上海郊区青香竹篱封锁线考察——基于日伪上海委员会档案的研究”。笔者认为,1941年至1945年王伪政权在日军的授意和支持下进行的“清乡”运动,作为日军“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策在华中沦陷区的具体行动,是一次具有政治渗透、经济掠夺、意识形态奴役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行动,与日军此前的敌后突击军事“扫荡”同时存在。过去,国内外学术界对日伪“香清”运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日伪“香清区”和“和平区”为隔离占领区民众和游击队而构建的封锁体系,目前尚无相关研究专著。本研究从上海郊区竹篱封锁线的构建、作用和突破入手,旨在探讨日伪军在该地区实施“青香”封锁制度的运作以及当地居民在“青香”封锁下的悲惨生活。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上海闸北八字桥中国军队的防线。
第二篇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桂强博士撰写,从专商引岸制度到日伪“官收、官运、官销”制度——沦陷时期上海郊县食盐管理制度的变迁。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日据时期上海郊区盐政制度的演变,加深对日伪统治区盐政制度的认识,从而推动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抗战爆发后,上海郊县和松盐产区相继沦陷,原有的专商引岸体系也随之瓦解。因为盐的重要性,1938年,日伪军开始重建盐运销系统。至此,上海郊县的盐制也由战前的专商制转变为日伪政府控制下的“官收、官运、官销”制。
复旦大学教授陈艳对上述两份报告进行了评论。她认为对王沪郊傀儡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学术继承和延续,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以沦陷区上海郊区的封锁制度为研究对象,也是非常新颖和有价值的,尤其是将官方档案与民间记录、地方文献结合起来进行论证和考察。她建议文章中的一些专业词汇仍需注释和分析。此外,上海郊县的地理范围也要适当界定和说明。桂强对上海郊县盐务的研究,揭示了日本对中国的全面殖民统治如何渗透到沦陷区的方方面面,也讲述了日本与王的利益冲突。其中,有关盐务的材料中大量使用了地方档案馆的文献,可谓扎实可靠。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是,有些原引语仍需要尽量翻译成自己的文字,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推敲和探讨。
下午的第三场讲座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孟浩博士主讲的《从地方事业到国家工程:民国时期(1926-1945年)贵州公路系统的建设》。发言人指出,贵州地处云南、广西、湖南、四川四省的中心,实际上是“西南奥运区”,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民国以来,公路建设的浪潮席卷全国。贵州军阀为了加强割据统治,发展地方经济,在贵州掀起了“筑路运动”。但由于地方财力所限,贵州的高速公路建设进程十分缓慢。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民政府面临三大危机:一是红色政权的迅速扩张和挑战;二是中国地方势力集团的割据统治;第三,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但危机中也隐藏着一个“转折点”。1934年红军主力西撤,给蒋介石创造了乘势解决西南割据问题、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机会。因此,在“剿共”、“治边”、“国防”三重要求的推动下,贵州省的公路建设从“地方事业”升级为“国家工程”,为此南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这种“努力”终于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获得了预期的“回报”。以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公路网起到了连接国际通道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大后方的物资供应和出口交流。但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贵州的战略地位一落千丈,周边省份又回到了原来的交通格局和贸易体系,贵州省的公路系统终于“闲置”了。回望这段曲折的地方交通史,希望借此反思当前抗战史研究中存在的“空”的不平衡性和“时间”的局限性,同时倡导关注“公路”这一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问题。
第四个报告是上海师范大学陆轶君博士的《上海老工人抗战生活回忆》。他研究的主要史料都是基于20世纪50年代上海老工人的口述资料。1952年,上海市总工会成立了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上海工人运动史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初步研究。1957年至1958年,为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委员会向积极参加五卅运动和大革命的老工人征集口述资料。文字记录是《老工人谈话记录》,目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室。陆轶君试图通过对抗战部分的利用,找到一条脱离知识分子阶层、贴近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提供大众的反应视角,可以发掘抗战历史的“微历史”,通过抗战众生的个体经历,达到了解微历史的目的。
五卅运动
华东师范大学阮清华教授对上述两篇论文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孟浩的论文非常有意义。近年来,西南地区的区域研究越来越活跃。本文试图探讨国家建设的宏大主题,即国民党中央军进入贵州后,将如何把贵州建设成为未来抗战的大后方。本文成功地将交通史和现代化史两个方面联系起来。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是博士论文的一部分,点面太广,需要进一步细化主题,删除边细节,强化重点。陆轶君的研究课题也很有趣。这些老工人的谈话记录语言非常生动,但有些概念和分类需要特别谨慎。作为被历史打捞上来的哑巴工人(工人),他们的叙述中有多少新意,需要从知识分子的回忆口述中去分辨、比较、提炼。此外,由于这些记忆是追溯到1950年代的,因此需要考虑其内容是抗战生活经验所固有的,还是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教育和历次运动的影响,从而形成新的抗战记忆。阮还认为,目前以个案形式呈现的研究,如果以列举史实的叙述方式呈现,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建议可以做一个分类,尝试一些量化的分析和研究,会更有说服力。
会议最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主任马军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首先,他指出纪念抗战历史的主题不那么忌讳,非常开放。本次论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八位青年学者充当了主角。年轻人精力充沛,对新的史料和信息手段非常敏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其次,在重要的历史节点,要求历史学家感知历史,承担历史责任,让学术声音被听到。从今天的青年论坛可以看出,抗战研究的学术代差非常明显,研究手段和旨趣与二三十年前有显著不同。他期望青年学者在研究抗战史时,需要有全球视野,将整个二战史与中国抗战史结合起来,注意借鉴国外学术界二战史研究的热点和先进方法。同时,青年学者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把抗战历史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中,而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角度来看待。他还鼓励青年学者利用个人的生活特点和兴趣,结合研究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再次,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研究抗战历史还有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通过自己的专业探索来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加深对这段特定历史的理解和认知,妥善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深刻理解近代日本与当代日本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