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四月,正要去京师称帝的朱厚熜在良乡被朝廷官员拦住。官员们要求朱厚熜首先接替皇太子的位置(承认孝宗是他的父亲),然后他登基。极其孝顺的朱厚熜断然拒绝,理由是“我是皇帝的继承人,不是王子”。
注:朱厚熜被指定为继承人主要是基于明朝皇帝祖训中的“兄弟情谊”原则,而不是所谓的杨廷和。杨廷和既没有勇气也没有权力从宗法制中选择皇位继承人。
朱厚熜的坚持是正确的。毕竟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父亲。在孝为骨、父为天的古代,主动把父亲换成儿子,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非常无耻和下贱的。
但是朱厚熜的毅力很弱。
首先,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此时的朱厚熜只有14岁(即使到现在,他还是个初中生),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做一个臣子而不是皇帝。所以他的能力不足以反驳这些精通礼仪和典故的官员。心智不成熟的他面对官员的高压,在紧张的对抗中难以坚持。
第二,朱厚熜没有帮手。朝廷里没有人支持他,虽然他带了一些下属(主要是太监和宫廷侍卫)进京。但在这个涉及朝廷最高权力的问题上,这些人不说自己没资格说话,甚至不敢公开表态支持(如果不支持,就会因犯罪而入狱)。
因此,朱厚熜在良田的处境极为被动。作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如果时间长了,要么先崩溃,最终屈服于文官,要么被文官刺激做出不当行为,被剥夺继承皇位的资格。
正当朱厚熜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明孝宗、明武宗的母亲张太侯力劝群臣入朝。
大学生杨廷和等。,请由东安门入文华殿,改日登极。不允许。慈禧太后有趣的大臣们劝她入朝,她却被发配到郊外。就是我进大明门的那一天,派官员去告诉太庙和国家,给皇帝办几场酒席,去找太后出御奉天殿,也就是皇帝的位置。
《明史》卷十七
张太后的举动看似搁置了争议,但实际上却默许了朱厚熜的要求。因为她的皇太后身份可以直接宣布朱厚熜的收养,所以没有在宗法制或礼仪上称帝的朱厚熜很难反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朱厚熜最终赢得“礼貌”的基础。
张太后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损失很大。这样一来,她就不会是新皇帝的重男轻女,从地位和权力上来说,她对新皇帝的压制也会减弱。
按理说,朱厚熜应该感激为他做出牺牲并提供巨大帮助的张太后,但历史恰恰相反。朱厚熜几乎把张太后当成了敌人。为什么?
虽然我出生后就没见过她,但朱厚熜从小就对她姑姑印象不好。
张太侯在弘治朝的时候,由于生活奢靡,加上自己的亲族(主要是两个弟弟)无法无天,在朝廷的名声不太好,远离母仪。武宗即位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做太后的荣耀中,完全放弃了作为皇朝母亲和太后的责任。
比如武宗一直被后人诟病的一个大问题——信任和纵容宦官。这个问题对于别人来说很难解决,但是对于张这个太后来说处理起来会容易很多。她完全可以模仿正统年间的张太后,殴打、电击刘瑾等人,但她什么都没做。
所以,张太后对少年吴宗登的自我释放和任性也负有一定责任。因此,在郑德统治时期,张太后在朝廷的名声不仅没有随着他的地位而上升,反而变得更坏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郑德王朝,朱厚熜自然对张太后没什么好印象。
如果说这些都可以用张太后对家人和儿子的宠溺来解释的话,那么张太后在《郑王妖案》中的表现和态度却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注:“郑王奇案”发生在一个叫郑王的军人家庭谣传他的女儿是吴后主的生母的时候。郑德初年,郑王进京告诉朝廷“国母”被囚禁,请求皇帝释放她,承认她的母亲。之后郑王因“恶言”被处死。
案中,全朝盛传武宗不是张太后的亲子。但张太后对整个过程充耳不闻,既不否认谣言,也不站出来保护年幼的儿子(此时武宗才14岁)。这件事对武宗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很多人认为武宗放荡不羁的未来也是受此刺激。
德治十四年,宁王朱又把这个话题翻了出来,升级为——朱厚照不孝,以太后密诏之名谋反。张太后对此充耳不闻,既不站出来辟谣,也不主动确认武宗是孝宗的血脉。
这不仅与溺爱儿子无关,甚至可以说是主动站在宁王一边。皇帝对武宗的怀疑一度达到顶峰,这也是武宗坚坚持亲征的重要原因。
回到北京后,宗南重病在床。无论他当皇帝有多失败,作为母亲的张太后都没有理由忽视他。但即使在她弥留之际,她也没有去看望或陪伴她的儿子。武宗最后孤独终老,人生惨不忍睹。
不管张太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她对儿子的态度与的母亲完全不同(的生母蒋从小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因此,朱厚熜对张太后的行为相当鄙视,甚至可能认为她亵渎了母亲的称号。
注:有可能是张太后自身的性格和孝顺导致了她极度自私,对自己以外的人漠不关心。否则,即使朱厚照不是她的亲子,作为孝宗的独子,出于亲情和理智,她也应该主动维护这个“儿子”。
朱厚熜入京后,以皇帝的身份入宫,朝见张太后。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然而,坐在仁寿宫宝座上的张太后,视自己为皇朝至高无上的皇太后,却不把朱厚熜当作即将登基的皇帝,而是当作一个孩子。
张太后没有和朱厚熜寒暄,而是傲慢地说了几句话,就丢下朱厚熜一个人转身走了。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然而,张太后的表现不仅让朱厚熜反感,也让朱厚熜坚信“她就是我想的那样”。
这时,朱厚熜不太喜欢这个傲慢的阿姨,但也不讨厌她。自然不会刻意针对她。最多,她会更少见到对方。但是张太后很快就让当了皇帝的嘉靖恨上了自己。
德皇十六年十月,在张聪的帮助下,嘉靖终于带着生母蒋以慈禧太后的礼仪入京,这也意味着王朝有了第二个慈禧太后。
蒋太后进京后,嘉靖陪着母亲朝见张太后。但蒋太后和张太后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
从弘治五年姜被封为兴王公主(朱世元)到弘治七年随朱世元出京的两年间,逢年过节都要进宫拜谒张皇后。他们不仅见面次数多,而且蒋介石每次都向张鞠躬。
27年后的这次告别,两个人不再是同一个身份。张从皇后升为皇太后,姜从公主升为皇太后。但和过去一样,张太后还是要求蒋向自己俯首称臣。
张太后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因为他还是蒋的小姨子,也可能是想从礼仪制度上打压蒋,维护他的至高无上。但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在嘉靖看来,都是对母亲的侮辱。他怎么可能不讨厌呢?
蒋因为害怕激怒张太后会影响到自己的儿子,所以选择了屈服。贾敬此时因为心态年轻,基础不稳,不敢阻止。看到母亲为自己受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让他觉得更加受辱,对张太后的恨意更加强烈。
复仇的种子应该在这一刻种下。要想报复位高权重的皇太后,需要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年轻的嘉靖也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张太后也是自身权力的隐患,因为作为皇太后,她掌握着废黜自己的资格和权力。
真是旧仇旧恨,新仇旧恨。
随着嘉靖在“大礼”上的渐次胜利,他首先将张太后的称呼由“圣母太后”改为“伯母太后”,并将张太后从身份上降职。嘉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太后还没有成为他的重男轻女的母亲。
注:现在很多朋友都觉得,在帝王时代,有权力无视规则,为所欲为。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帝国王朝本身的权力来自于规则。权力怎么会无视规则,变成无根的浮萍?在过去,尊重礼仪和父权制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维护规则来维护权力。所以礼仪和父权制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的约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然后嘉靖逮捕了张太侯的两个无法无天几十年的弟弟,判了死刑,给他们贴上了奸诈(有灭绝种族的能力)的标签。但嘉靖并没有将他们处死,目的很明确,利用他们来折磨和报复张太后。
这个时候,张太后连想后悔都来不及了。为了救两个弟弟,也为了救自己,她用一种非常屈辱的“跪求赎罪”来表明对嘉靖的态度。但此时的世宗和当年的她一样,根本不在乎她的想法,只想发泄自己的欲望。
太后走到梳妆台前求救,她不听。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
嘉靖二十年,吃了很多苦的张太后死了。嘉靖不忘再踩一遍,下令葬在泰陵但不葬在祠堂。张太后也是明朝死后第一个不进太庙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