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颜色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
国旗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贵族家庭的“盾形纹章”。到了近代,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国旗。
清朝同治以前,没有自己的国旗,只有皇帝出行用的鲁书旗。这些旗帜大多是三角形而不是矩形,尤其是最著名的黄龙旗,五色金龙旗,以及略低一级的五色针金龙旗。代表军队的“八旗”旗,黄、白、红、蓝四旗为方形,黄、白、红、蓝四旗为三角形边、彩色边的方形五边形,旗上图案均为龙、祥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皇帝,龙纹是寺庙身份的象征。中国皇帝得天独厚,需要根据天命来行使职权。垄断了沟通天地的龙,就是垄断了“奉天载体”的神圣权力。当时的中国以“天国”自居,不需要在国际交往中单独列出自己的标志。美国历史学家马史曾严厉地说,“它所知道的只是旗帜,是仆从国使臣进贡时用的。”然而,皇帝卤书里的龙旗,有五只爪子,代表着皇权的尊严,却不是国旗。
清末,西方列强干涉中国。引发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亚罗”号事件,起因是中方扣押了一艘在香港注册、悬挂英国国旗的中国走私船。英国外交官声称国旗表明亚罗受其保护,使清政府开始意识到国旗的作用。时任两江总督助理的曾国藩也非常赞成立一面可以代表中国的旗帜。
1962年10月,清政府将黄三角尖龙旗作为中国公务船的旗帜。它是黄色的,画着龙,水龙头朝上。大旗高一尺,小旗高七八尺。它还向英国、法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特使发出了照会。就这样,黄龙旗成为了清朝水师船的标志。然而此时的黄龙旗并不是国旗,而只是船旗。
1868年,美国驻华大使蒲辞职,清政府任命他为“外交大臣”,率领中国使团首次出访欧美。蒲使团参加了在三藩市举行的宴会,外方在会场前悬挂了伟大的龙旗和联合花旗集团。只是溥的龙旗,不是朝廷发的,是自己设计制作的,形状极窄。
1877年11月30日,中国首任驻日公使何出使,乘坐国产“海安”号战船。他记载:“船驶近长崎内门,靠泊警备队后,鸣炮二十一响,改桅杆为日章(即升日本旗)。日本守备兵也挂龙旗,枪有多少就有多少。为了互相尊重,西方人称之为大炮。此时,龙旗也被用于国家间的官方交流。
1881年8月3日下午,节日的气氛弥漫在英国纽卡斯尔港。英国外交大臣曾纪泽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巡洋舰“超级勇敢”号和“自豪”号的升旗仪式。在200多名中国海军官兵和30多名英国官员、制造商和妻子的注视下,曾纪泽将一面名为“冉冉”的龙旗升到了一艘军舰的桅杆上。随后,中国海军官兵首次驾驶自己的军舰悬挂龙旗,通过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航线回国。
1886年春亲王访海军,北洋水师旗舰“海燕”号和“定远”号客轮都升到三角龙旗26。1887年,清政府在英德定制的巡洋舰“致远”、“靖远”、“靖远”、“涞源”号也飞起三角龙,驶回祖国。
1877年,郭嵩焘作为首任驻英大使,考察各国国旗、海军旗、海军上将旗,发现基本上都是长方形的旗帜,很少用斜旗做尖角,并指出各国国旗“尖角,显得不足”。三角龙旗已经用了20多年了,尽管有些人有些抱怨。直到1888年10月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才改变。
《北洋水师章程》记载:西方国家有不同的国旗、军舰旗和商船旗,而各国国旗有不同的军旗和商旗。大致来说,方长是最贵的旗型,其次是斜长。如今,中国军用和商用船只的数量..........正在与日俱增,当他们被移交给其他国家时,他们应该重新定义国旗风格,并尊重制度。战舰的旗帜要改成长方形,还是黄色,中间画一条蓝龙,每个陆战营的旗帜都是一样的。
1990年5月26日,清朝的旗帜是由美国和日本的秘密秘书张书写的。“请将国旗分等级展示,以区别于商业旗。按照要求,“最后经法院确认,与军舰旗帜样式一致。斜插的龙旗改成了华商挂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