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短短的12年历史中,1944年7月20日是最接近从内部摧毁纳粹政权的一天。当一枚1公斤重的塑料炸药在一根精巧的英国酸性导火线的驱动下爆炸时,阿道夫·希特勒离爆炸点不到2米。理论上,他会死,但无法解释的运气推迟了独裁者的死亡。
■电影《刺杀希特勒》中的阴谋家演示定时炸弹的安装方法。
奇迹和失算
会议的地点临时从密闭的混凝土碉堡搬到了通风良好的木质营房,一张用整块木板做桌腿的大会议桌,海因茨·勃兰特上校无意中移动了装有克劳斯·冯·施陶芬上校留下的炸弹的公文包。所有这些偶然因素,促成了整个反希特勒阴谋中最致命的变数:希特勒还活着!他受的伤很轻,以至于能够在遇刺当天下午陪同来访的意大利前领导人墨索里尼参观爆炸现场,生动地讲述自己九死一生的故事,并坚信这是轴心国事业的转折点!
■刺杀当天下午,希特勒陪同墨索里尼参观爆炸现场。
希特勒的生还是共谋者无法控制的因素,但如果他们能够果断行动,至少这场第三帝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叛乱不会仅仅过了11个小时就草草收场,尤其是在施陶芬堡从“狼窝”返回柏林的3个小时里,柏林的共谋者实际上什么也没做,失去了良机。然而,当“女武神”计划在施陶芬堡的推动下正式实施时,却出现了许多缺陷。回顾整个剧情过程可以发现,第三帝国历史上最惨烈的军事政变,是一场组织松散、缺乏核心的烂计划。
■电影《刺杀希特勒》中,阴谋者聚集在政变总部准备起义。
阴谋的目的很明确,推翻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权,组建新政府,与西方和谈,体面地结束战争。然而,在如何实现目标的问题上,阴谋集团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歧。相当一部分议员不赞成用暗杀的方式毁掉希特勒的尸体,而是希望将他带上法庭接受审判。就连最后亲自实施暗杀的斯陶芬堡,一开始也反对暗杀。直到1944年夏天盟军在法国登陆,战局急剧恶化,暗杀和政变才成为首选。然而,直到剧情的最后一刻,整个剧情组并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开展行动。
阴谋家集团
按理说,那些推翻纳粹政权后准备领导德国的领导人应该承担政变的领导责任。他们是谁?根据阴谋集团核心人物莱比锡前市长卡尔·加德勒拟定的内阁名单,前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将军担任临时国家元首,加德勒担任总理,陆军总部办公厅主任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将军担任战争部长,预备役陆军总部参谋长冯·施陶芬堡上校担任陆军部国务秘书, 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元帅·欧文·冯·维茨勒本,陆军总司令是埃里希·赫普纳将军。 这些人也是柏林阴谋集团的核心人物,但在他们当中,除了施陶芬堡,几乎没有人承担过实际的领导责任。
■电影《刺杀希特勒》中参与剧情的主要人物肖像。
在这份名单上,贝克将军无疑是战前旧军团中最资深的,也是反纳粹势力的领袖。然而,这个老派士兵缺乏政治头脑,没有权力战术,行事优柔寡断,在战前与希特勒的权力斗争中失利。他虽然被同谋者视为领袖,但实际上缺乏决断力和执行力。尽管贝克明确声称政变是军事行动,但他还是在7月20日身着便衣抵达了位于班德勒街的阴谋总部,以此来淡化此次行动的军事色彩。从他在政变失败后两次自杀未果就能看出他内心的软弱。显然,贝克名存实亡,很尴尬。
■路德维希·贝克(左),前陆军总参谋长,右图,在1937年的演习中与陆军总司令沃纳·冰箱交谈。两人都在战前被希特勒赶下台。
加德勒是资深律师,也是经验丰富的行政官员,但他没有军人的果断气质。虽然他早在战前就已经加入了秘密的反纳粹运动,但他对希特勒本人和纳粹权力结构的性质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在1944年5月,他试图通过采访希特勒来说服希特勒和平移交权力。他的同谋者花了很大力气说服他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可见,加德勒在政治上过于理想化,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他注定是一个失败者。政变前三天,加德勒害怕暴怒者。
■卡尔·加德勒(Karl Gardeler)是一个温和的绅士,但他显然不是一个阴谋家。
和贝克一样,本和赫普纳早在战前就秘密从事反希特勒活动,参与策划了多次军事政变,都因为时机问题而流产。战争开始时,伍尔兹勒·本和赫普纳都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伍尔兹勒从西线总司令的职位晋升为陆军元帅,但由于不同意“巴巴罗萨”行动,他被解职并退出现役。他是赫普纳战争初期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将领之一,曾担任第4装甲军的指挥官,但在1942年1月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而被解职。政变发生时,本和赫普纳远离军队。阴谋者希望用他们过去的威望控制军队,但实际上他们两人都没有发挥实际作用。7月20日,赫普纳带着装在皮包里的军装来到位于班德街的陆军总部,他同意在没有确认希特勒死讯的情况下推迟行动。至于Wuertzler,他当天还在柏林郊外的Tsosen拜访朋友!直到晚上8点多,他才一身戎装出现在班德勒街,准备接受全军总司令的职位。当他发现政变失败后,只是大发脾气,45分钟后迅速离开,回到库森,成为政变中昙花一现的小配角。
■伍茨勒·本元帅(左)和赫普纳将军(右)。
在上面提到的所有人中,只有奥尔布里希特将军和冯·施陶芬上校还在现役和实权岗位上,他们也是最有可能担当领导责任的人选,尤其是后者是柏林阴谋集团中最活跃、最坚决的人物,这从他不顾残疾,敢于担当暗杀重任就可以看出来。但正是这个任务,让他在政变最关键的时刻远离了指挥中心,没能及时介入局势的发展。奥尔布利特将军无疑是柏林政变的关键人物,正是他以后备军总司令弗洛姆的名义下令实施“女武神”计划。不幸的是,这一行动发生在施陶芬堡从“狼窝”返回之后。而在此之前,他也选择了被动等待,错失良机,可见其谨慎大于勇敢。
■奥尔布里切特上将(左)和斯陶芬堡上校(右)。
冯·施陶芬堡无疑是政变的实际领导者。但他直到很晚才发挥作用,勉强开动了政变的战车。但很多政变支持者犹豫不决,缺乏周密的行动部署和低效的通讯系统,给忠于纳粹的势力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政变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施陶芬堡作为领袖,有一个先天的缺陷。他是所有阴谋关键人物中资历和级别最低的,很多准备参与政变的指挥官比施陶芬堡还高。很明显,班德尔街的一个上校发布的命令或多或少有些可疑,缺乏权威性。
■电影《刺杀希特勒》中,施陶芬堡在政变总部与助手一起指挥行动。
就权力位置而言,掌管政变领导人的最合适人选其实是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陶芬堡的顶头上司,后备军总司令弗雷德里希·弗洛姆将军。他直属希特勒,掌管德国所有军队,有权动用后方任何资源。他的角色有点类似于康熙晚年的九都督龙克多。如果他加入阴谋集团,政变的成功率会翻倍。然而,弗洛姆是一个典型的骑墙派。他非常清楚下属的阴谋,但他既不干预也不参与。他等着看会发生什么。当他听说希特勒没有死,他立即回去见风使舵,进行了打击,但他的谋杀并没有使他逃脱死刑。
■弗洛姆在电影《刺杀希特勒》中把希特勒介绍到了施陶芬堡。
除了柏林的主谋,柏林以外还有两个参与政变的指挥官更有领导能力。一个是少将·海宁·冯·里斯科夫,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第二集团军参谋长。他是7·20事件背后的真正策划者,是1942年后军事阴谋集团的组织者,包括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陶芬堡,他们在他的教唆下参与了阴谋。同时,他还亲自策划了多次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但都失败了。此外,政变所依赖的“女武神”计划的细节几乎都是由利斯科夫拟定的。然而,他不可能在东线擅离职守,回到柏林领导政变。另一个是巴黎的军事长官海因里希·冯·斯图普·内格尔上将。接到“女武神”指令后,他迅速命令部下逮捕巴黎所有的党卫军和警察头目,并控制了局面。如果柏林的阴谋家也有同样的效率,或者情况会有所改变。
■少将·利斯科夫(左)和斯图普的内格尔将军(右)。
没有人能取代希特勒。
事实上,无论是谁领导了7·20事件的政变,他都有一个不可挽回的劣势,那就是他没有和希特勒相提并论的威望,也很难引起德国底层广大民众的共鸣和支持。即使到了1944年,德国也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国内形势日益艰难。然而,在党卫军的恐怖监视和纳粹宣传机器的长期蛊惑下,希特勒在德国社会的声誉几乎没有根本改变。大多数德国人对种族灭绝一无所知。他们可能痛恨各级纳粹官僚的腐败,也可能嘲笑戈培尔的陈词滥调。但是,他对希特勒本人还是有一种神奇的信任和崇拜。在电影《刺杀希特勒》中,陆军通信中心的女接线员得知希特勒的死讯时热泪盈眶。事实上,该集团也知道政变缺乏民众基础,所以他们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施陶芬堡的炸弹上,以消除这一最大的劣势。不幸的是,这是一个错误。希特勒从爆炸的废墟中活着出来时,政变失败了。
■德国柏林班德街前陆军总部的院子,施陶芬堡等人就是在这里遇害的。